|
小说评论 》 正说三国 》
第23节:守户之犬刘璋
卢盛江 Lu Chengjiang
这样写,抑曹的倾向当怎样评价另作别论,作者艺术上的考虑是很可取的。这样本来不算太大的事件,史书上往往简单带过,《演义》作者却抓住不放,做足文章。大事件要写得恢宏壮阔,小事件也要精心编织矛盾,构思情节,写得精彩动人,这看出作者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有这种态度,才有不朽的《三国演义》。
第56讲夸张的虎将马超(略)
第57讲锦马超和老黄忠
第58讲守户之犬刘璋
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三国演义》里,刘璋都是一类诸侯的典型。
这个和他父亲刘焉先后统治西川二十多年的一方诸侯,还不算是无道之主。他的父亲刘焉曾镇压过农民起义,后来又造作乘舆车具千余乘,有僭位称帝的野心。刘璋则没有多少明显的劣迹。他没能举贤任能,法正、孟达这些贤能之士在蜀都不得志,但他也能听从吏民的请求,留用执法严正的董和,许靖也是他招请来蜀做了巴郡、广汉太守的。
他只是愚弱无能。他据有益州,不是靠自己的能力威望,而是靠父上的基业,加上偶尔的机遇。如果不是刘焉的另两个儿子因参与马腾谋反而被杀,如果不是因为温仁无威,刘焉死了以后,刘璋恐怕也不会被赵韪他们推出来做益州刺史。
他愚弱无能,因而缺少统御力、威慑力。当时,南阳、三辅人流入益州的有数万家,这些人被收为兵,称作东州兵。东州兵为非作歹,侵暴吏民,刘璋没有办法禁止他们。庞羲本是刘焉的通家故旧,又救过刘璋他们,应该是可靠的,但因为刘璋宽柔少明断,庞羲也自专权势,刘璋拿他没办法。曾推举他袭益州之位的赵韪,受到刘璋重用,却反过来勾结朋党,起兵打刘璋,刘璋又无能为力。倒是那些东州人,怕赵韪得势,同心协力帮助刘璋,才杀败赵韪之军。
由于无能,刘璋当政十几年,益州不但没有得到治理,反而弄得一塌糊涂。诸葛亮曾和法正议论过刘璋治蜀。诸葛亮说,刘璋治蜀,既没有施行德政,也没能使威刑整肃,这样,蜀土的人士都一个个专权自恣,全不顾什么君臣之道;用名位去宠络这些人,到极高的名位,这些人就连名位也看不上眼,用恩遇去顺抚这些人,恩遇完了这些人又骄横怠慢起来;这一点,刘璋自己心里也清楚。当刘备攻成都时,成都吏民都想拼死一战,他却不赞成,他说,他们父子在州二十余年,没有给百姓任何恩德,再打下去,于心不忍。
到刘备入川前后,就更能看出刘璋庸暗无能。
刘备入川,是刘璋招请而来的。招刘备入川,不仅是一大失策,而且看出刘璋连起码的政治斗争常识也不懂。刘备入川,和他当年投袁绍、投刘表时大不一样,他已经是谋臣良将济济,兵强马壮,赤壁之战打败曹兵,更势力雄厚,这样一股力量入川意味着什么,刘璋竟丝毫没有考虑过。刘备对西川,早就志在必得,还在隆中,他就和诸葛亮定下了西取益州的战略构图,而且从当时形势看,曹操占据中原,孙权占据东吴,刘备要扩张势力,只有向益州发展,刘备的枭雄性格,连曹操都驾驭不了,更不可能听命于刘璋,这是常人都不难想到的,刘璋却丝毫没有察觉。他只相信一点,刘备与他同是宗室,不会怀有异心。这已不仅是无能,而且显得太幼稚了。
由于无能,对部下他也无法察其忠奸。他派张松见曹操,张松回来劝他结好刘备,这时张松事实上就已别有意图。后来派法正见刘备,法正回来,和张松等人密谋献西川,戴奉刘备,出卖刘璋,这些活动都在刘璋眼皮底下进行,他也丝毫未能察觉。不仅如此,还一次又一次派他们连结刘备,听信他们,重用他们。
这样一个人物,最终失去西川是不足为怪的。陈寿在《刘璋传》后评论说:“璋才非人雄,而据土乱世、负乘致寇,自然之理,其见夺取,非不幸也。”《三国演义》里,曹操在“煮酒论英雄”时评他是“守户之犬”,他确是只能守点成业,从后来的情况看,他连父业也未守住,似连称职的“守户之犬”也够不上。
这个人物,《三国演义》作了真实的描写,从这个人物身上,人们可以看到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无能的一面。这个人物,为我们提供了又一类封建统治者的典型。
第59讲马超大战葭萌关是虚构(略)
第60讲张松未曾献地图(略)
第61讲蜀中四英是怎么回事
《华阳国志》记载:“时蜀人以诸葛亮、蒋琬、费炜及(董)允为四相,一号四英也。”在这四相或称四英中,诸葛亮是人们熟悉的,另外三人,《演义》却写得不多。
蒋琬是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诸葛亮生前曾上密表给后主,说他身死之后,国事宜交付给蒋琬。诸葛亮病重时,后主派尚书仆射李福专程到汉中省侍并咨询后事,诸葛亮又一次明确指定蒋琬为接班人,蒋琬之后则是费炜。
诸葛亮为什么选定蒋琬为接班人呢?首先当是看中了他的治国才干。蒋琬最早只是一个文书小吏,随刘备入蜀以后,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广都长。一次,刘备恰好有事到广都,看到蒋琬喝得醉醺醺的,不理政事,像当年庞统治耒阳一样。刘备大怒,要将蒋琬治罪杀掉。诸葛亮却看出来蒋琬是个人才,对刘备说:“蒋琬是治国的栋梁之才,不是治理小县的人物。他为政以安民为本,并不善于修饰外表。希望主公进一步加以考察。”他后来果然一步步得到提拔重用,显露出他的才干。诸葛亮南征北伐,率大军外出作战,就是蒋琬留守成都,治理内政,保证了充足的物资和兵源供给前线。
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因为他谦恭忠谨,不计个人得失,有容人之度。一次,诸葛亮举他为茂才,他坚决辞让,认为还有比他更合适的。后来,他又曾把益州刺史的要职让给费炜。他和杨戏谈话,杨戏有时不回答他的问题,有人挑拨说,杨戏太傲慢了。蒋琬却说,杨戏想赞成我的主张,但不是出于他的本心,想反对我的主张,又显得我不对,所以才不作声,这正是他正直爽快的表现。杨敏曾说过他的坏话,说他办事糊涂,根本比不上前人(指诸葛亮)。这话传到蒋琬那里,有人主张惩治杨敏,蒋琬却说,我确实不如前人,这没什么可推究的。有人还不服气,要去追问杨敏,到底哪里办事糊涂。蒋琬说,假如我不如前人,则这件事不当究理,不当究理却一定要去究理,这就糊涂了,还用再问吗?后来杨敏因事入狱,大家都认为这回杨敏死定了,蒋琬却不当一回事,并没有加重处罚他。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话说三国 |
|
|
第1节:桃园结义的由来之迷 | 第2节:关羽是怎样从人变成神的 | 第3节:三国人眼中的曹操 | 第4节:曹操杀人如麻 | 第5节:曹操挨骂何时了 | 第6节:三英战吕布之谜 | 第7节:张飞吕布这两个对头 | 第8节:孙坚何以成了油滑的小丑 | 第9节:大闹石榴园到煮酒论英雄 | 第10节:古城聚义纯属虚构 | 第11节:千里走单骑之谜 | 第12节:曹操残暴的另一面 | 第13节:曹操的御人之术 | 第14节:诸葛亮身世之迷 | 第15节:诸葛亮羽扇的来历 | 第16节:诸葛亮长于奇谋吗 | 第17节:揭密历史真实上的张飞 | 第18节:《三国演义》委屈了鲁肃 | 第19节:周瑜赚蒋干,演义成真计 | 第20节:周瑜不曾打黄盖 | 第21节:赤壁之战曹军失败的原因 | 第22节:马超起兵颠倒了因果 | 第23节:守户之犬刘璋 | 第24节:蜀中四英是怎么回事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