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 翁帆编译杨振宁文集:曙光集   》 CCTV的访问(1)(图)      Chen Ning Yang    Weng Fan

  2005年1月26日,CCTV《面对面》栏目的王志先生来清华园访问杨振宁。下面是那次访问的记录。
  (旁白:清华大学专家公寓B栋是杨振宁先生在北京的居所。从2003年11月回到国内,杨先生就一直住在这里,并把这里取名为“归根居”。回归祖国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这位八十多岁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屡屡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2005年1月26号,CCTV《面对面》栏目的记者来到这里,对处在新闻旋涡中的杨振宁进行了独家专访。)
  王志:我想从您回国的这件事情开始说。回来定居的决定是怎么做出的?
  杨振宁:我虽然在美国住了五十多年,可是就像我的一个朋友所讲的,说杨振宁你血管里所流的是你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
  王志:但是您在美国功成名就,美国的生活您舍得下吗?
  杨振宁:假如15年以前,有许多在美国的东西在这儿买不着的话,现在已经完全改过来了。事实上,我想多半我在美国的朋友,当然都是学术界的,可以说他们对于我在八十多岁搬了一个地方,要想创建一个新的事业,我想正确的描述是赞赏跟羡慕的。我这一辈子非常幸运,简直可以说是没法子比我更幸运了。我人生里头每一个转折点我都选择了正确的道路,我想很少有人能有我这么幸运。
  王志:我们替杨先生高兴。
  杨振宁:我还要讲,我还有最后一个幸运。就是上帝给了我一个最后的礼物。所以没法比我这个人更幸运的了。
  (旁白:杨振宁所说的上帝给他的最后的礼物,指的是他的新婚的妻子翁帆。2004年12月24号八十二岁的杨振宁和二十八岁的硕士生翁帆在广东汕头登记结婚。消息传出,舆论一片大哗,杨振宁一下子成为了全球瞩目的新闻焦点。)
  王志:您介意说一说她吗?
  杨振宁:你今天预备不预备谈呢?
  王志:我们想问啊,当然大家非常关心。
  杨振宁:你给我写的那几条(提纲)上没有这一条。
  王志:是,所以我们君子协定,我想现在给您请求。
  杨振宁:我想提一下可以,不过不必深谈。
  王志:好。好像您这一次引起大家那么强烈的关注,就是因为您的婚事。
  杨振宁:是,这个问题是我们预先想到的。我想大家觉得年龄差距这么大,是比较少有的。所以就发生兴趣了。不过我们觉得,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所以虽然有压力,我们觉得我们可以承受的。确实也是有些人觉得,这个跟一般的情形不一样,有些人很天然的就有一些反感。
  王志:您不在乎吗?
  杨振宁:当然翁帆跟我都有一点点在乎。(不过我们觉得)我记得当时跟她说,我说不管现在别人怎么讲,过了30年以后、40年以后,大家一定认为我们这个结合是一个美丽的罗曼史。翁帆跟我这两天在看一个电视连续剧,叫做《人间四月天》,是讲徐志摩的。那上面其实主要讲的,就是说一个新思潮之下的人,跟许多旧时的想法之间有许多很大的冲突。在那个情形之下出现的一些,也可以说是悲剧。我相信我们这次结合,最后大家会认为是绝对美好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翁帆编译杨振宁文选《曙光集》出版(1)翁帆编译杨振宁文选《曙光集》出版(2)
杨振宁文选《曙光集》前言翁帆:杨振宁文选《曙光集》编前言(图)
翁帆:杨振宁文选《曙光集》编后言邓稼先(1)(图)
邓稼先(2)邓稼先(3)
邓稼先(4)父亲和我(1)
父亲和我(2)(图)父亲和我(3)(图)
父亲和我(4)(图)父亲和我(5)(图)
父亲和我(6)(图)杨振宁:保守的革命者(1)
杨振宁:保守的革命者(2)杨振宁:保守的革命者(3)
归根反思(1)归根反思(2)
归根反思(3)归根反思(4)
CCTV的访问(1)(图)CCTV的访问(2)(图)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