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曠世纔女魂歸何處:張愛玲傳 》
讀書歲月(4)
餘斌 Yu Bin
以他對張愛玲的賞識、擡舉,以及在打油詩風波中對她的回護,汪宏聲可以算是張的一位“恩師”的,可是他似乎與聖瑪麗亞女校一起,都在張愛玲不想提起、願意忘卻之列。不知她對這位老師作何感想,她從未在文章中提起過這段師生之誼,也從未表示過感激之情,她肯定讀過老師寫自己的那篇文章,但我們不知道她的反應。不過我們也不妨把涉及到她中學時期習作的那篇《存稿》看做一種含蓄的表示:她否認自己從她的國文教師那裏得到了什麽為文之道,她把那些受到奬掖的作文都給否定了。——既然她對新文藝已漸生不滿乃至鄙薄之意,她對熱心鼓吹這種“新臺閣體”的汪先生當然也就說不上有什麽敬意了。
中學畢業以後,張愛玲在傢溫書準備考大學,我們在此可以回過頭來補接上前面寫到的她在母親傢的那段生活,等她母親的淑女培訓兩年計劃過去,她已經準備着啓程去香港念大學了。她母親的兩年計劃宣判了她最終是一個不合格的淑女,但她在另一種考試中是合格的——那時英國倫敦大學在上海舉行招生考試,她考取了。也恰在此時太平洋戰爭爆發,英國去不成,她這纔改入了香港大學。
自從接受私塾式的教育開始,張愛玲就一直是個用功的好學生。因為要好,上進心強,她似乎從來沒有讓大人、先生為她的讀書操過心。小時候因為背不出書,她自動加班加點,枯燥乏味的課程她也學得用心盡力。似乎衹有沾上淑女味的科目她纔會偷懶耍滑,比如鋼琴。她喜歡鋼琴正是她醉心母親那種生活情調的那一時期,“其實喜歡的不是鋼琴而是那種空氣”。當她明白了學鋼琴是怎麽一回事,而琴先生又因為她偷懶常打她的手之後,鋼琴在她眼中就成了“苦難”,常在應當練琴的時間坐在鋼琴後面的地板上看小說。但是對於那些於她的前途有影響的課業她從來不敢怠慢,不管喜歡不喜歡。
似乎從中學時起,她已經認定自己不會像周圍的同學一樣,走“女學生——少奶奶”的路,中學畢業後她母親更是明確地讓她自己做過選擇。她稱她母親提出過“很公允的辦法”:如果要早早嫁人的話,就不必讀書,用學費來裝扮自己;要讀書,就沒有餘錢兼顧到衣裝上。這同她在逃離父親傢之前母親捎話讓她想明白的問題實質上是一樣的。不用說,張愛玲選擇了後一條路。不論走哪條道,好的成績當然都需要,但對於走“女學生——少奶奶”路綫的人,好成績在更大的程度上衹有裝飾的意味,對於張愛玲,好成績、高分數卻有更實際的意義——她是要仗恃它們去獲取深造的機會,最終為自己贏得社會地位與名聲,所以她格外地用功。到了香港大學以後就更是如此。她的目標很明確:爭取在畢業後能到英國繼續深造。
張愛玲的反應並不快,她的聰明不是屬於那種捷纔型的,而且在港大學習的那些課程肯定不都是她擅長並且喜歡的,她也不見得都能做到舉重若輕,但是用她自己的話說,那時她“真的發奮用功了”,她“能夠揣摩每一個教授的心思”,所以“每一樣”功課總是考第一,並且連得了兩個奬學金。有一位教授曾說他教了十幾年的書,從來沒給過他給張愛玲的分數。於此可見她對分數的看重,而她為這些第一是付出了代價的。代價包括她暫時放棄了寫小說的嗜好,自她斷文識字、上小學、上中學,我們都可看到她的習作(規定的作文之外的),而這三年卻是空白;她也不再大看她所喜愛的章回小說,直到日本人進攻香港,她的計劃被打斷,她纔在舊小說中陶然忘情了一回。大約衹有繪畫沒有完全被她犧牲掉,但那也是因為不占太多的時間,而且她放開手來盡情地畫,也還是在戰事發生之後。此外她犧牲的還有閑暇遊玩時的一種輕鬆的心境。偶與同學出去遊山玩水、看人、談天,她總是被迫着的,心裏很不情願,認為是糟踏時間。
後來她承認,在香港的三年,於她真正有益的也許還是學業之餘的這些與山水、人,與環境、社會的接觸。此話當然不難從她後來創作的那些香港“傳奇”中得到印證。香港對於張愛玲是個全新的天地,這裏的接近熱帶的地理自然環境,藍的海、紅土的山崖、長得潑辣妖異的植物,總之是濃得化不開的景物,還有殖民地的怪異的風俗人情,無一不給她留下新鮮、深刻的印象。在她這個外來者的眼中,這一切都化為一種刺激的、犯衝的、不調和的色彩和情調。這裏的人也是令她感到新鮮而又陌生的。她的同學多半來自英國各殖民地國傢,印度人、安南人、馬來西亞人、南洋華僑的子弟、英國移民的後裔、歐亞混血兒都有,種族、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她中學的那些同學與她的背景縱有不同,相去亦不至太遠,何況大都是在相同的環境中長大的,她現在的同學,則其心理、行為方式對她都有幾分謎的味道。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南京大學出版社 |
|
|
引言1 | 引言(1) | 引言(2) | 從前(1) | 從前(2) | 從前(3) | 從前(4) | 家庭生活場景(1) | 家庭生活場景(2) | 家庭生活場景(3) | 家庭生活場景(4) | 家庭生活場景(5) | 家庭生活場景(6) | “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1) | “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2) | “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3) | “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4) | “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5) | “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6) | 讀書歲月(1) | 讀書歲月(2) | 讀書歲月(3) | 讀書歲月(4) | 讀書歲月(5)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