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武术 葉隱聞書:一部武士修養書   》 第23節:葉隱聞書捲一(16)      山本常朝 Chang Korean Yamamoto

  97張良得了黃石公傳授的書,義經得了天狗的傳授等,這樣的傳說,都是為了在兵法上別樹一幟而編出來的故事。
  98我二十五歲那年,主君的近侍被編製為長崎警備組,我看到了警備組的規劃,有一年和兩年輪流的,就立即申請加入。我說:"值此警備編製之際,不能成為主君的扈從,在下礙難服從。在主君下發的傳閱文件上,竟然沒有對我加蓋絶對認可的印章,即使以弓矢之神的名譽,我也要被認可。在下得益於擔任過主君的文書,如果沒有文件認可我,我就自己給自己發文件認可。"又說:"如果我有不周之處,希望被免職,切腹也是幸運的。"說完就走了。然後,商議的結果,决定重新遴選。年輕的時候,就應該憋着勁兒。
  99修養卓爾不群的氣質,要經常照鏡子,修正自己。我十三歲時,主君命令要竪前發,所以我蓄發整整一年,閉居傢中。人們都說:"這孩子看上去聰明伶俐,所以難以出人頭地--主君特別討厭的,就是這種看上去顯得聰明的面相。"聽了這話,我决心修正自己的相貌,於是經常對着鏡子自我修正。一年後,剛出仕時,又被人說我長着一張弱不禁風的小白臉。面相可是奉公的根本。賢能表現在臉上的人,被人不當回事兒;擺出一副沉着卻不嚴厲的樣子,身姿、形態和表情就不那麽自然;最好是真正謙虛的人,有一張面色微黑、輪廓分明的男性美的臉型,動作舉止安靜。
  100不知怎麽辦,又無人商談時,想要做出明智的判斷,那就對照四誓願,自然好主意就浮出來了。
  101監督役沒有大才幹就會為害。設置監督役,是為了治理藩國。主君一人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從這兒到那兒地查看,所以,有關主君本人平時的行為、傢臣們的邪正、主君的處置得當與否、世之輿論、庶民苦樂,等等,都由監督役聽取監察,為的是對政治進行反省。可以說,監督役是主君的眼睛。但如果總是觀察、探聽、匯報下層社會的惡事,惡事就會不斷,並為害社會。下層的人,大多素樸老實,雖為惡,但不會危害藩國。又,監督役在調查犯罪時,應該一邊體恤下情,一邊想方設法減輕罪刑,歸根到底,這也是為我們藩國。
  102勸諫主君的方式多種多樣。誠意勸諫,應該在沒旁人時進行,且不忤逆主君的情緒,以修正主君的嗜癖。這就是過去細川賴之細川賴之(1329-1392):日本南北朝時代的武將,追隨足利尊氏,武功卓越,作為室町幕府的管領輔佐幼將軍足利義滿。的那種忠義。
  有一個故事,說主君在旅途中,突然要繞遠道而行,有一位傢老聽到後,說:"我捨一命也要勸諫主君。旅行已經延緩了數日,卻還要繞道遊玩,這是不合時宜的。"甚至還嚮衆人訣別,然後沐浴清身,穿上白帷子白帷子:用生絲或麻絹織成的單服,多用於裙褲,白色,一般讓死者穿,江戶時代切腹的時候穿。的裙褲,來到御前,一會兒退了出來,對衆人說:"我的勸諫,主君非常理解,沒有比這更令人高興的事啦。而且主君决定再次接見諸位,真是想不到的幸運啊!"如此等等,說得很誇張。這完全是直截了當地展示主君之非而揚我之忠義、立我威勢的做法。當然,這是別的藩國常有的事。
  103善於在金錢上算計的人,是膽小鬼。因為在金錢上算計,必然時時斟酌利害得失。死是損,生是得,當然不喜歡死,因此多做出膽小鬼的行為。有學問的人,因善思善辯而隱藏了與生俱來的膽小和貪欲,對此,人們常常誤解。
  104禁止追腹追腹:傢臣追隨逝世的主君而切腹殉死。鍋島藩二代藩主光茂,朱子學教養深厚,於寬文元年(1661)先於幕府和各藩頒布"追腹禁止令",主旨:傢臣為報答主君之恩,就要忠心輔佐嫡子。隨後幕府在全國頒布"追腹禁止令"。後,那種懸命冒死為主君的心腹傢臣越來越少了。長子即便年幼,也能照舊繼承傢業,所以沒有奉公的激勵。因為停止攜帶束前發的小小姓小小姓:日本男童十二歲行冠禮以前束前發。小小姓多為主君、武士或貴族的侍童。天和元年(1681),鍋島藩主光茂停止攜帶侍童到江戶覲見。,武士的風氣也惡俗起來。主君過於慈悲,對奉公之人是不好的。真希望主君立即恢復小小姓的侍從風俗。如今到十五六歲纔束前發,又作為一名武士來對待,所以不能控製自己,熱心的都是吃喝或下流庸俗的話題,不註意禁忌之語以及風俗品位,衹要閑暇,就沉迷於無聊之事,所以不能造就優秀的傢臣。勤於做小小姓的人,從幼時就接受各種各樣的職能訓練,成長後纔會有用於主君。副島八右衛門四十二歲、鍋島勘兵衛四十歲纔行冠禮。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狂與死的美學--《葉隱聞書》導讀(1)第2節:狂與死的美學--《葉隱聞書》導讀(2)
第3節:狂與死的美學--《葉隱聞書》導讀(3)第4節:狂與死的美學--《葉隱聞書》導讀(4)
第5節:狂與死的美學--《葉隱聞書》導讀(5)第6節:狂與死的美學--《葉隱聞書》導讀(6)
第7節:狂與死的美學--《葉隱聞書》導讀(7)第8節:葉隱聞書捲一(1)
第9節:葉隱聞書捲一(2)第10節:葉隱聞書捲一(3)
第11節:葉隱聞書捲一(4)第12節:葉隱聞書捲一(5)
第13節:葉隱聞書捲一(6)第14節:葉隱聞書捲一(7)
第15節:葉隱聞書捲一(8)第16節:葉隱聞書捲一(9)
第17節:葉隱聞書捲一(10)第18節:葉隱聞書捲一(11)
第19節:葉隱聞書捲一(12)第20節:葉隱聞書捲一(13)
第21節:葉隱聞書捲一(14)第22節:葉隱聞書捲一(15)
第23節:葉隱聞書捲一(16)第24節:葉隱聞書捲一(17)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