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國學基本教材·論語捲   》 第23節:論修養(9)      李鍌 Li Xian

  註釋
  ①不器不像器物,衹限於某種固定用途。
  析論
  孔子治學,首在修德,而進德修業以通貫為先,不以一技一藝為貴。《裏仁》篇中,孔子對曾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曾子解釋這一貫之道是"忠恕",忠恕是修德之事,因此,"君子不器"正是孔子修德的目標。孔子曾自評"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為,不至於逾越規矩。)(《為政》篇)正是修德到了通達的地步,這時候,孔子做起什麽事來,都能得心應手。所以"君子"一詞,可以說是"德"與""都出衆的代名詞,而"德"是體,""是用,唯其"德"周備,""的發揮應用纔有意義,否則有纔無德,可能還會做出危害社會的事來。
  所謂"不器",是指不像器物,衹限於某種固定用途。引申到人事上來,一個人衹具一技一藝之長,而不能通貫萬事萬物共同道理的就叫"器",譬如有些警察偵查犯罪;有些警察維護治安;有些警察指揮交通,他們各有一技一藝之長,但是指揮他們的警政長官,卻不必去偵查犯罪等事,而能把這些警察領導指揮得很好。如果說這些警察有些類似"器",而長官,就有些類似"不器"了。這種不器,有一點類似現代人所說的通纔,通纔者,多半通其理,不必斤斤於技藝,孔子主張有德者在位,以德化人,就是"不器"的表現。
  (五)
  子曰:"君子不重①則不威②,學則不固③。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④,過則勿憚⑤改。"(《學而》第一·八)
  章旨
  孔子說做一個君子要莊重、忠信,結交益友,知過能改。
  註釋
  ①重莊重。
  ②威威儀。
  ③固堅實。
  ④無友不如己者不結交不如自己的朋友。友,動詞,結交朋友。
  ⑤憚音dàn,畏懼。
  析論
  本章為孔子教弟子修養的功夫:態度要莊敬、厚重,使自身有威儀,才能為學堅實。做人能忠誠信實,結交益友,相互切磋,知過必改。全章精神在於"踏實厚重",以之修身、為學、交友、砥礪品行,則無往而不利,亦可一生受用。
  "無友不如己者"這句話很重要。我們的朋友,不外三等人:一種是勝過自己的,一種是和自己相若的,一種是不如自己的。如果照這句話字面的意義來說:張三勝過了你,你想和他做朋友,而在張三說來,你不如他,他豈不是不願和你做朋友?所以這句話要好好體驗。春秋時,齊國的鮑叔牙和管仲相友善,後人稱為"管鮑之交"。論地位,鮑傢是齊國的世傢,門第很高,管不如鮑;論纔具,管大纔,鮑不如管。二人曾合夥經商,按當時情形,這營業是鮑出資、管出力,但分紅利時,管卻多拿了,但鮑很諒解,認為管仲傢貧,應該多拿些。管、鮑二人,一個是纔具較高,一個是德行較好,各有勝己之處,可供對方學習,交情才能建立,所以交友要學習對方的長處、優點,這樣才能"以友輔仁"。
  (六)
  子曰:"質①勝文②則野③,文勝質則史④;文質彬彬⑤,然後君子。"(《雍也》第六·一六)
  章旨
  孔子教人本質和文采要配合得當,才能成為彬彬君子。
  註釋
  ①質本質,指內在。
  ②文文采,指外表。
  ③野鄙陋粗俗。
  ④史本為官府中掌文書的人。此指像史官之見聞寬廣,外表文雅,雖不致鄙陋粗俗,但本質未必樸實。此處作形容詞用,與"野"意義相反。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第2節:論道德(1)第3節:論道德(2)第4節:論仁愛(1)
第5節:論仁愛(2)第6節:論仁愛(3)第7節:論仁愛(4)第8節:論仁愛(5)
第9節:論仁愛(6)第10節:論孝友(1)第11節:論孝友(2)第12節:論孝友(3)
第13節:論孝友(4)第14節:論孝友(5)第15節:論修養(1)第16節:論修養(2)
第17節:論修養(3)第18節:論修養(4)第19節:論修養(5)第20節:論修養(6)
第21節:論修養(7)第22節:論修養(8)第23節:論修養(9)第24節:論修養(10)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