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論語新解 》
附孔子年表
錢穆 Qian Mu
魯襄公二十二年(西歷紀元前五五一年)孔子生。
魯襄公二十四年孔子年三歲。父叔梁紇卒。
魯昭公七年孔子年十七歲。母顔徵在卒在前。
魯昭公九年孔子年十九歲。娶宋幵官氏。
魯昭公十年孔子年二十歲。生子鯉,字伯魚。
魯昭公十七年孔子年二十七歲。郯子來朝,孔子見之,學古官名。其為魯之委吏乘田當在前。
魯昭公二十年孔子年三十歲。孔子初入魯太廟當在前。琴張從遊,當在此時,或稍前。孔子至是始授徒設教。顔無繇、仲由、曾點、冉伯牛、閔損、冉求、仲弓[光案:“仲弓”,乃“冉雍”之字。此處所舉諸人皆舉姓,故宜稱冉雍,不宜稱仲弓。否則會誤以為姓仲,名弓矣。]、顔回、高柴、公西赤諸人先後從學。
魯昭公二十四年孔子年三十四歲。魯孟釐子卒[光案:“孟釐子”,當是“孟僖子”之誤植。參“孟懿子問孝”章。又,查《中文大辭典》,無“孟釐子”條。東大版亦誤。],遺命其二子孟懿子及南宮敬叔師事孔子學禮。時二子年十三,其正式從學當在後。
魯昭公二十五年孔子年三十五歲。魯三傢共攻昭公,昭公奔於齊,孔子亦以是年適齊,在齊聞《韶》樂。齊景公問政於孔子。
魯昭公二十六年孔子年三十六歲。當以是年反魯。
魯昭公二十七年孔子年三十七歲。吳季札適齊反,其長子卒,葬嬴、博間,[光案:“葬嬴、博間”之有一頓號,東大版原作“葬嬴博間”之無一頓號。]孔子自魯往觀其葬禮。
魯定公五年孔子年四十七歲。魯陽貨執季桓子。陽貨欲見孔子,當在此後。
魯定公八年孔子年五十歲。[光案:“孔子年五十歲”之有一“年”字,東大版原作“孔子五十歲”之無一“年”字。依本年表例,當遵聯經版。]魯三傢攻陽貨,陽貨奔陽關。是年,公山弗擾召孔子。
魯定公九年孔子年五十一歲。魯陽貨奔齊。孔子始出仕,為魯中都宰。[光案:“中都”是魯邑名,故“魯中都宰”,當作“魯中都宰”,中都二字宜加私名號。]
魯定公十年孔子年五十二歲。由中都宰為司空,[光案:“中都”二字宜加私名號,改作“中都”。]又為大司寇。相定公與齊會夾𠔌。
魯定公十二年孔子年五十四歲。魯聽孔子主張墮三都。墮郈,墮費,又墮成,弗剋。孔子墮三都之主張遂陷停頓。
魯定公十三年孔子年五十五歲。去魯適衛。衛人端木賜從遊。
魯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歲。去衛過匡。晉佛肸來召,孔子欲往,不果,重反衛。
魯定公十五年孔子年五十七歲。始見衛靈公,出仕衛,見衛靈公夫人南子。
魯哀公元年孔子年五十八歲。衛靈公問陳,當在今年或明年,孔子遂辭衛仕。其去衛,當在明年。
魯哀公二年孔子年五十九歲。衛靈公卒,孔子當在其卒之前或後去衛。
魯哀公三年孔子年六十歲。孔子由衛適曹又適宋,宋司馬桓魋欲殺之,孔子微服去,適陳。遂仕於陳。
魯哀公六年孔子年六十三歲。吳伐陳,孔子去陳。絶糧於陳、蔡之間,遂適蔡,見楚葉公。又自葉反陳,自陳反衛。
魯哀公七年孔子年六十四歲。再仕於衛,時為衛出公之四年。
魯哀公十一年孔子年六十八歲。魯季康子召孔子,孔子反魯。自其去魯適衛,先後凡十四年而重反魯。此下乃開始其晚年期的教育生活,有若、曾參、言偃、卜商、顓孫師諸人皆先後從學。
魯哀公十二年孔子年六十九歲。子孔鯉卒。
魯哀公十四年孔子年七十一歲。顔回卒。齊陳恆弒其君,孔子請討之,魯君臣不從。是年,魯西狩獲麟,孔子《春秋》絶筆。《春秋》始筆在何年,則不可考。
魯哀公十五年孔子年七十二歲。仲由死於衛。
魯哀公十六年(西歷紀元前四七九年)孔子年七十三歲,卒。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 | 再版序 | 論語新解 上編 | 為政篇第二 | 八佾篇第三 | 裏仁篇第四 | 公冶長篇第五 | 雍也篇第六 | 述而篇第七 | 泰伯篇第八 | 子罕篇第九 | 鄉黨篇第十 | 先進篇第十一 | 顔淵篇第十二 | 子路篇第十三 | 憲問篇第十四 | 衛靈公篇第十五 | 季氏篇第十六 | 陽貨篇第十七 | 微子篇第十八 | 子張篇第十九 | 堯曰篇第二十 | 附孔子年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