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情到深处即为诗 》
第23节:李白,为梦碎为梦醉(2)
纳兰秋 Na Lanqiu
李白有一个道士朋友,名叫吴筠,这个人仙风道骨,仿佛世外神仙。玄宗为了祈求长生,经常向吴筠打听一些可以延缓衰老的神方。吴筠因此成了玄宗皇帝的座上客,就趁机向玄宗推荐自己的老朋友,也同样喜欢修炼道术的李白。
有老神仙的推荐,玄宗觉得李白自然脱俗超群,就征召这位不甘寂寞的大诗人到长安做待诏翰林。
待诏翰林是个什么样的官呢?说好听点是御用文人,说不好听的就是文学弄臣。不过李白倒不在意这些,管它是御用文人还是文学弄臣呢,能见到龙颜就非常有幸了。在李白的心里,得宠是第一部的,如果得不到玄宗的青睐,下一步建功立业还怎么展开?
消息传到李白耳朵里,高兴劲怎么形容呢,他简直是疯了。或许这是自他出生以来的最大的快乐,他感觉周身上下轻飘飘的,来一阵风就能轻扬九霄。他痛痛快快的豪饮了三百杯,狂醉之余写下了令人传唱千古的文字: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个发狂、极乐的形象呼之欲出。这就是李白,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怒,高兴就是高兴,没必要故作镇定伪装深沉,自己梦寐以求的希望变成了现实,无论怎么庆祝都不为过,高歌取醉,起舞落日,杀鸡酌酒……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李白的真性情、直率可爱的性格至今读来都让人神往。
然而,快乐只是短暂驻足。
残酷的现实令诗人发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悲叹。
待诏翰林以后,李白的任务不过是写一些轻薄诗文哄杨贵妃开心。他写的诗令杨贵妃非常开心,因此得到了玄宗的青睐。不过玄宗皇帝一直在严格的控制着青睐的程度,那就是控制在文学的范围内,绝不让李白染指政治。
李白没有进入朝廷中枢参与朝政的机会,使他又一次感到了绝望的降临。
绝望的时候,李白想到了酒。酒可以帮助人得到暂时的麻醉,使人忘怀不如意不称心的事情。
李白心里对玄宗充满了抱怨,为什么把我当作文学弄臣?在你的眼里,我和其他的小太监有什么区别吗?华清池内,小太监用来搓背擦澡,搓背擦澡的同时,还需要我这个待诏翰林躬立一旁,朗读那些奢靡艳情的诗词,这种事是我李白要做的吗?
李白的心中一汪苦水,他决定以酒浇愁。于是就有了杜甫笔下的那个醉汉李白: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痛苦不仅仅来自玄宗不让李白参与朝政,还有因李白的狂傲任性而招致的诽谤和嫉妒。李白是个桀骜不驯的大师,他的眼光高得使人难以企及,他的率性而为的性格和行径更是世人一辈子都不敢奢望的。
有时候他的自信让人窒息,自信不仅仅是他的性格特色,而且还是他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支柱,他容易沉浸于那种不可一世、旁若无人的状态中,他觉得整个世界只有他是高大的,因而招致他眼中那些"渺小而可鄙"的小人物的怨恨和嫉妒。
李白的"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政治理想和热情,玄宗皇帝并不喜欢。玄宗喜爱的是他的绮靡华美的艳诗。李白的待诏翰林不过是玄宗眼里的类似于汉武帝时期东方朔一样的文学弄臣,只有在玄宗苦闷无趣的时候,才会想到这个诗思才华俱为一流的诗仙。
痛苦让李白感到刻骨铭心的孤独。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大概是李白清醒地觉察自己的处境时的心情了。
自己太孤独了,只有天上的明月和自己的影子可以相伴,互相慰藉,可是为什么会有浮云遮住月影呢?浮云遮住了明亮的月影,也葬送了李白举杯邀月痛饮的梦想。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前言:诗人的眼泪为谁而流 | 第2节: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1) | 第3节: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2) | 第4节: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3) | 第5节: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4) | 第6节:骆宾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1) | 第7节:骆宾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2) | 第8节:骆宾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3) | 第9节:骆宾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4) | 第10节:王勃:生如夏花(1) | 第11节:王勃:生如夏花(2) | 第12节:王勃:生如夏花(3) | 第13节:陈子昂:千古文人侠客梦(1) | 第14节:陈子昂:千古文人侠客梦(2) | 第15节:孟浩然:人生不堪说(1) | 第16节:孟浩然:人生不堪说(2) | 第17节:孟浩然:人生不堪说(3) | 第18节:孟浩然:人生不堪说(4) | 第19节:李季兰,春心怦动(1) | 第20节:李季兰,春心怦动(2) | 第21节:李季兰,春心怦动(3) | 第22节:李白,为梦碎为梦醉(1) | 第23节:李白,为梦碎为梦醉(2) | 第24节:李白,为梦碎为梦醉(3)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