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 宋元學案   》 第022捲捲二十二 景迂學案(全氏補本)      黃宗羲 Huang Zongxi

    景迂學案全祖望補本
    景迂學案表
    晁說之           朱弁
    (涑水、姜氏、楊氏門人)  王安中(別見《荊公新學略》。)
    (泰山、徂徠、百源再傳)
    晁詠之           邵溥(別見《劉李諸儒學案》。)
    劉羲仲(別見涑水學案。)
    汪革(別見《滎陽學案》。)
    (並景迂學侶。)
    吳棫
    (景迂同調。)
    景迂學案序錄
    祖望謹案:涑水嘗令景迂續成《潛虛》,景迂謝不敢,然《易玄星紀》之譜,足以紹師門矣。景迂又私淑康節,惜其晚年之好佛也。然元城亦不免此。呂成公曰:「景迂雖駁,其學有不可廢者。」述《景迂學案》。(梓材案:是捲《學案》亦謝山所特立。)
    ◆涑水門人(孫、邵再傳。)
    詹事晁景迂先生說之
    晁說之,字以道,一字伯以父,澶州人也,參政宗懿曾孫。元豐五年進士。東坡稱其自得之學,發揮五經,理緻超然,不踐陳,嘗以「文章典麗,可備著述」薦之。范公淳夫亦以「博極群書」薦之,曾文昭公亦薦之。先生慕司馬文正公之為人,故以景迂生自號。文正着《潛虛》,未成而病,屬先生補之,先生遜謝不敢。然文正之門,傳其《太玄》之學者惟先生。又從康節弟子楊賢寶傳其先天之學,和劑斟酌,以窮三《易》之旨;其於泰山孫氏之門,從薑至之講《洪範》;不名一傢。元符三年,知無極縣,應詔上書言十事,其一曰祗德,其二曰法祖,其三曰辨國疑,其四曰歸利於民,其五曰復民之職,其六曰不用兵,其七曰士得自致于學,其八曰廣言路,其九曰貴多士,其十曰無欲速,無好名高。凡數十萬言,大抵指荊公政事之非,紹述諸臣之謬。入邪等,奉嵩嶽祠,監陜州集津倉。再請奉華嶽祠,監明州船場。通判鄜州,提舉南京鴻慶宮,知成州。先生氣質剛毅,不以貶錮屈。其在關中,留心橫渠之學。其在甬上,與豐尚書相之相唱酬。及守成州,歲旱,先生盡蠲其稅。轉運使大怒,欲減其分,先生持不可,遂丐致仕去。靖康初,召至京,除秘書少監兼諭德。已而以中書捨人兼詹事,淵聖以宿儒待之。先生學於溫公,守其疑孟之說;又惡荊公,而荊公最尊孟。先生請去《孟子》於講筵,欽宗從之,太學之士嘩然,言者紛起。又力言三鎮不可割,兼諫止飲宗不可棄汴京出狩,皆與當國者不合。又言荊公不應配享神宗,安得配享孔子。於是耿南仲既傾吳敏、李綱,遂言先生與許景衡二人視大臣升黜為去就,懷姦徇私,落職,提舉西山崇福宮。鬍文定公爭之,不報。高宗即位,馳驛召許翰、楊時及先生三人即赴行在,未至,即授以徽猷閣待製兼侍讀。先生少長承平,至是流離喪亂,避兵於高郵,於海陵,於建康,病甚。其在海陵,嘆曰:「平生著述,悉為灰燼,惟《易》不可以已。」力疾追述舊作。建炎三年,卒於舟中,竟未得入見。遺言無得志墓。先生粹然儒者,惜乎晚年頗信佛氏之說,日誦《法華》,自稱「國安堂老法華」,又稱「天台教僧」。論者謂其盛時欲詆孟子,而老不自振。然其遺命,令子孫訪類遺文,當以嵩山景迂生目之,則未敢背師門之傳也。所著有《易商瞿大傳》、《易商瞿小傳》、《商瞿易傳》、《商瞿外傳》、《京氏易式》、《易規》、《易玄星紀譜》、《晁氏詩傳》、《詩論》、《晁氏書傳》、《書論》、《晁氏春秋傳》、《春秋辯文》、《春秋年表》、《中庸傳》、《古論大傳》、《論語講義》、《壬寅孝經》及《五經小傅歷譜》,凡十九種,皆經學。餘書尚十餘種。晚年海陵着《周易太極傳》六捲,《因說》一捲,《外傳》一捲,今惟《易玄星紀譜》、《易規》、《中庸傳》見《景迂生集》中。(雲濠案:先生所著文集又名《嵩山集》,別有《儒言》一捲。謝山《學案札記》載先生《古易》十二捲,《易規》一捲,《京氏易式》一捲,其《太極傳》、《外傳》、《因說》與傳同。)
    祖望謹案:昭德晁氏兄弟大率以文詞遊坡、𠔌間,如補之、詠之,衝之皆盛有名,獨景迂湛深經術,親得司馬公之傳,又為康節私淑弟子。其攻《新經》之學,尤不遺餘力。世但知推龜山、了翁,而不知景迂更過之。《宋史》乃為補之、詠之作傳,而景迂失焉,陋矣!
    儒言
    《六藝》之志在《春秋》。紛然雜於釋、老、申、韓而不知其弊者,不學《春秋》之過也。
    祖望謹案:《儒言》中所述,大抵為《新經》而發。
    皇道帝德,出於《尚書中候》,緯書也,嘉佑學者未嘗道也。孔子定《書》,斷自二帝,何皇之貴、武陵先生、劉道原皆云然。
    祖望謹案:武陵先生,竜昌期。
    剋己之言,則嘗聞之矣;勝物之言,未之聞也。苟志以勝物,則枯木朽株皆吾仇也,其為有位之害則又大。
    極高明而道中庸,一物也。或者既以一事極高明,又以一事道中庸,不亦戾乎!廣大、精微亦然。
    凡變律亂常,則不當乎人心。昔公孫祿斥國師秀顛倒《五經》,毀師法,宜誅以慰天下。候景陳梁武之失曰:「敷演《六經》,排擯前儒,王莽之法也。」當彼時猶有是言。彼乘勢怙力以肆說者,果誰欺!溫公曰:「經猶的也,一人射之,不若衆人射之,其中者多。」此公天下之言,顧肯伸己而屈人,必人之同己哉!
    害辭未至於害義,害義未至於害教。害教,則三綱五常絶矣。謂天不足畏,兇德不足忌,百姓或可咈之類,其害教柰何!
    指鹿為馬,一時跋扈之言也。顛倒破壞先王之格言,以天下為鹿而指之也,不亦甚乎!
    經言體而不及用,其言用則不及體。體用所自,乃本乎釋氏。
    博學而不闕疑,則誣先哲而欺後生。
    崔浩威震宇內,其《五經》之註,學者尚之,至勒為石經。浩誅之後,無一人稱道其說者,則前之所傳者非經也。
    荀卿之弟子與叔孫通之弟子皆以其師為聖人。範陽祀安、史,亦曰「二聖」。
    祖望謹案:此誚蔡卞之以荊公為聖也。
    貞觀詔修《五經正義》,用以取士,而兩漢以來諸儒之說存而傅者不過十之二三。逮今《新義》之行,而所傳十之二三者又不知何在矣!
    於《詩》、《書》自為一說以授學者,觀其嚮背而寵辱之,使之靡然趨己,較之焚書坑儒,其術更有善焉。
    (梓材謹案:《儒言》與《晁氏客語》,謝山稿底雜入《景迂集》中,今各表而出之。)
    景迂生集
    使《周禮》而尚完,王者猶損益之,況殘偽之物乎!(《辯誣》。)
    祖望謹案:景迂謂《周禮》為新室之書,曰《詩》、《書》但稱四嶽,新室稱五嶽,《周禮》亦稱五嶽。類此不一。
    惟通人有蔽,夫三先生者,亦豈無蔽哉!明道取人太吝,橫渠輕視先儒,伊川時出奇說,亦不可不知也。
    今之配享孔子者,以講說文字為功,謂劉嚮於漢強聒,商鞅能必行其令。釋、老、申、韓之說,雜然並傳《六藝》中。(以上皆《答袁季臯》。)
    鄭康成說「中庸」曰:「用中為常道也。」質諸安定先生、溫公皆然。新學始析中庸為二端,伊川亦畔二先生之說,他人何望哉!(答《朱仲髦》。)
    (梓材謹案:《儒言》、《晁氏客語》之外,謝山所節《文集》七條,今移入《廬陵學案》者一條,移入《新學略》者二條。)
    晁氏客語
    志於道德,功名不足論也。志於功名,富貴不足論也。志於富貴,則其與功名背馳亦遠矣。
    事固有其理昭然而橫辯之勝不可折者。人皆以辯勝者為然,未可謂知言也。
    古人顧是非,不顧利害。若顧利害者,古人所恥。今人並利害亦不顧。古人責名必責實。但責名者,古人所恥。今人名亦不責。
    「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事君如國人」,此為君而言也,非為臣者所以責君。「父子之間不責善」,此為父而言也,非為子者所以責父。
    無為其所不為,能正其行而已。無欲其所不欲,則能正其心者也。
    聞見之知非德性之知。
    《禮記》除《中庸》、《大學》,惟《樂記》為最近道,《表記》亦近道。
    名數之學,君子學之而不以為本。
    論理,論己之所當為,須從根本上論。論事,論人之所當為,須就事勢上論。
    古之學者為己,其終至於成物。今之學者為物,其終至於喪己。
    柳,荀子之說也。湍水,楊子之說也。
    事上之道莫若忠,待下之道莫如恕。
    《中庸》之書,學者之至也。其始曰「戒慎」、「恐懼」,蓋言誠也。
    必井田,必封建,必肉刑,非聖人之道也。善得聖人之意者,不取其。
    古者卜筮以决疑也,今校其窮通聞達,亦惑矣!
    (梓材謹案:謝山所節《晁氏客語》二十條,今移入《高平學案》者二條,移入《滎陽學案》者一條,移入《陳鄒諸儒》者一條。又一條引陳述古雲「人不可為人所容」,與《古靈學案》復出,刪之。)
    易玄星紀譜
    初鬥十二 星紀 大雪兌 (鶡旦不鳴 復初九 難(人陽上下)  初火水,二火火,
    度(溫公 (吳 上六   )復初九 未濟九 火(七)蹇    三火木,四火金,
    、康節同 醜)           二   (初一日入鬥十  五火土,六火水,
    。                 蹇六二 三度。範望。)  七火火,八火木,
    頤六二 (初一三百五十二 九火金。
    中孚九 日,自鼕至至此。
    二   郭元亨。)
    勤(陰上中)木  初木水,
    (八)蹇
    (虎始交)
    復六二   復六二 (初一日入鬥十七 二木火,三木木,
    度。)
    未濟六 (初一三百五十六 四木金,五木土,
    三   日。)
    蹇九三          六木水,七木火,
    頤六三          八木木,九木金。
    中孚六 養(陽上上)金  初金水,二金火,
    三   (九)頤
    (荔挺出) 復六三 (初一日入鬥二十 三金木,四金金,
    復六三       二度。)
    未濟九 (初一三百六十一 五金土,六金水,
    四   日,次九三百六十
    五日之書。)
    蹇六四 (九之末天度氣餘 七金火,八金木,
    頤六四 猶六十分二十四秒 九金金。(跨水閏
    ,跨當四十分一十 ,贏火閏。)
    六秒,贏當二十分
    八秒。溫公。)
    中孚六 中天陽下下)   初水水,二水火,
    四   水(一)中孚
    (兼準坎。溫公。)
    牛八度 鼕至坎初六(蚯蚓結)復六四復六四(初一日起牛一度鼕至)三水木,四水金,
    未濟六(一之初,日捨牽牛 五水土,六水水,
    五初度,鼕至氣應,鬥指子。)
    蹇九五(黃鍾用事) 七水火,八水木,
    頤六五  九水金。
    周(陰下中)火  初火水,
    (二)
    中孚九 (初一日入牛五度 二火火,三火木,
    五   。)
    (麋角解) 復六五 (初一五日之夜, 四火金,五火木,
    復六五       次八日捨婺女。)
    未濟上          六火水,七火火,
    九
    蹇上六          八火木,九火金。
    女十二度              頤上九 周(陽下上)木  初木水,二木火,
    (三)屯
    中孚上 (初一日捨女二度 三木木,四木金,
    九   。)
    (水泉動) 復上六 (初一十日。)  五木土,六木水,
    復上六
    屯初九          七木火,八木木,
    謙初六          九木金。
    閑(陰中下)金  初金水,
    (四)屯
    睽初九 (初一日入女六度 二金火,三金木,
    ,次三鼕至氣絶,
    次四小寒。
    升初六 (初一十四日之夜 四金金,五金土,
    玄枵 小寒坎 (雁北鄉) 臨初九 ,次四十八分二十 六金水,七金火,
    (齊 九二  臨初九       三秒。(梓材案: 八金木,九金金。
    子)               溫公作「二十四秒
    」許翰傅太玄歷亦
    然。日次枵,小寒
    氣應,北斗建醜,
    律中大呂。)
    謙六二 少(陽中中)土  初土水,二土火,
    (五)謙
    睽九二 (初一日入女十一 三土木,四土金,
    度。)
    升九二 (初一十九日,次 五土土,六土水,
    五日捨虛。)
    虛十度         (鵲始果) 臨九二          七土火,八土木,
    臨九二
    屯六三          九土金。
    戾(陰中上)水  初水水,
    (六)睽
    謙九三 (初一日入虛三度 二水火,三水木,
    。)
    睽六三 (初一二十三日之 四水金,五水土,
    夜。)
    升九三          六水水,七水火,
    (雉始雊)
    臨六三   臨六三          八水木,九水金。
    屯六四 上(陽上下)火  初火水,二火火,
    (七)升
    謙六四 (初一日入虛八度 三火木,四火金,
    ,次六小寒終,次
    七大寒。)
    睽九四 (初一二十八日, 五火土,六火水,
    升六四 次八日捨危,三十 七火火,八火木,
    危十七度    大寒坎 (雞始乳) 臨六四 六分十四秒。(梓 九火金。
    六三  臨六四       材案:溫公「次八
    :作「次七」,「
    十四」作「十五」
    。許翰傅本亦作「
    十五」。大寒氣應
    。)
    幹(陰上中)木  初木水,
    (八)升
    屯九五 (初一日入危二度 二木火,三木木,
    。)
    謙六五 (初一三十二日。 四木金,五木土,
    )
    睽六五          六木水,七木火,
    升六五          八木木,九木金。
    (騺鳥疾) 臨六五 (陽上上)金  初金水,二金火,
    臨六五     (九)臨
    屯上六 (初一日入危七度 三金木,四金金,
    。)
    謙上六 (初一三十七日。 五金土,六金水,
    )
    睽上九          七金火,八金木,
    升上六          九金金。
    羨(陰下下)水  初水水
    (一)小過
    (水澤腹堅 臨上六 (範準《臨》,郭 二水火,三水木,
    )臨上六     又準《解》,非
    。)
    小過初 (初一日入危十一 四水金,五水土,
    六   度)
    蒙初六 (初一四十一日。 六水水,七水火,
    )
    益初九          八水木,九水金。
    漸初九 差(陽下中)火  初火水,二火火,
    (二)小過
    諏訾 立春坎 (東風解凍 泰初九 (初一日入危十六 三火木,四火金,
    (衛 六四  )泰初九      度。
    亥)
    小過六 (初一四十六日, 五火土,六火水,
    二   次三十三分二十一
    蒙九二 秒。(梓材案:溫 七火火,八火木,
    益六二 公興許翰傅本「二 九火金。
    十一」並作「二十
    二」。日次諏訾,
    立春氣應,鬥建寅
    ,律中太族,五日
    捨營室。)
    童(陰下上)木  初木水,
    (三)蒙
    漸六二 (初一日入室三度 二木火,三木木,
    。)
    (蟄蟲始振 泰九二 (初一五十日。) 四木金,五木土,
    )泰九二
    小過九          六木水,七木土,
    三
    蒙六三          八木木,九木金。
    益六三 增(陽中下)金  初金水,二金火,
    (四)益
    漸九三 (初一日入室八度 三金木,四金金,
    。)
    (魚上冰) 泰九三 (初一五十五日。 五金土,六金水,
    泰九三       )
    小過九          七金火,八金木,
    四
    蒙六四          九金金。
    銳(陰中中)土  初土水,
    (五)漸
    益六四 (初一日入室十二 二土火,三土木,
    漸六四 度,次二立春終, 四土金,五土土,
    次三雨水,次四鬥
    指寅,太蔟用事。
    )
    雨水坎 (獺祭魚) 泰六四 (初一五十九日, 六土水,七土火,
    九五  泰六四       次五三十一分十二
    小過六 秒。(梓材案:溫 八土木,九土金。
    五   公興許翰傅本「十
    二」作「十三」。
    驚蟄氣應。)
    蒙六五 達(陽中上)水  初水水,二水火,
    (六)泰
    益九五 (初一日入壁一度 三水木,四水金,
    。)
    漸九五 (初一六十四日。 五水土,六水水,
    初一日捨東壁。)
    (鴻雁來) 泰六五          七水火,八水木,
    泰六五
    小過上          九水金。
    六
    交(陰上下)火  初火水,
    (七)泰
    蒙上九 (初一日入壁五度 二火火,三火木,
    。)
    益上九 (初一六十八日。 四火金,五火土,
    )
    漸上九          六火水,七火火,
    (草木萌動 泰上六          八火木,九火金。
    )泰上六
    需初九 (陽上中)木  初木水,二木火,
    (八)需
    奎十六度              隨初九 (初一日入奎一度 三木木,四木金,
    ,次七雨水終,次
    八驚蟄。)
    晉初六 (初一七十三日。 五木土,六木水,
    解初六 初一日捨奎,次七 七木火,八木木,
    降婁 驚蟄坎 (桃始華) 大壯初 八分十九秒。(梓 九木金。
    (魯 上六  大壯初九  九   材案:溫公興許翰
    戌)               「次七」作「次九
    」,「十九」作「
    二十」。日捨降婁
    ,雨水氣應,鬥建
    卯,律中鍾。)
    傒(陽上上)金  初金木,
    (九)需
    需九二 (初一日捨奎五度 二金火,三金火,
    。)
    隨六二 (初一七十七日。 四金金,五金土,
    )
    晉六二          六金水,七金火,
    解九二          八金木,九金金。
    (倉庚嗚) 大壯九 從(陽下下)水  初水水,二水火,
    大壯九二  二   (一)隨
    需九三 (初一日入奎十度 三水木,四水金,
    。)
    隨六三 (初一八十二日。 五水土,六水水,
    )
    晉六三          七水火,八水木,
    解六三          九水金。
    進(陰下中)火  初火水,
    (二)晉
    (鷹化為鳩 大壯九 (初一日入奎十四 二火火,三火木,
    )大壯九三 三   度。)
    需六四 (初一八十六日, 四火金,五火土,
    次六日捨婁。)
    隨九四          六火水,七火火,
    婁十二度              晉九四          八火木,九火金。
    解九四 釋(陽下上)木  初木水,二木火,
    (三)解
    春分震 (玄鳥至) 大壯九 (兼準震。溫公。 三木木,四木金,
    初九  大壯九四  四   )
    需九五 (初一日入婁三度 五木土,六木水,
    ,次二驚蟄終,次
    三春分,半卯,爽
    鍾用事。)
    隨九五 (初一九十一日, 七木火,八木木,
    晉六五 次三二十六分一十 九木金。
    秒。(梓材案:溫
    公興許翰「一十」
    作「十一」。春分
    氣應。)
    格(陰中下)金  初金水,
    (四)大壯
    解六五 (初一日入婁七度 二金火,三金木,
    。)
    (雷乃發聲 大壯六 (初一九十五日。 四金金,五金土,
    )大壯六五 五   )
    需上六          六金水,七金火,
    隨上六          八金木,九金金。
    晉上九 夷(陽中中)土  初土水,二土火,
    (五)豫
    解上六 (準豫,溫公同。 三土木,四土金,
    範準大壯,郭準解
    ,非。)
    胃十四度        (始電)大 大壯上 (初一日入婁十二 五土土,六土水,
    壯上六   六   度。)
    豫初六 (初一一百日,次 七土火,八土木,
    三日捨胃。)
    訟初六          九土金。
    樂(陰中上)水  初水水,
    (六)豫
    蠱初六 (初一日入胃四度 二水火,三水木,
    ,次四春分終,次
    五清明。)
    萃初九 (初一一百四日, 四水金,五水土,
    大梁 清明震 (桐始華) 萃初九 次七三分一十七秒 六水水,七水火,
    (趙 六二  夬初九       。(梓材案:「一
    酉)               十七」溫公興許翰
    豫六二 作「十八」。日次 八水木,九水金。
    大梁,𠔌雨氣應,
    鬥建辰,律中姑洗
    。)
    訟九二 爭(陽上下)火  初火水,二火火,
    蠱九二 (初一日入胃九度 三火木,四火金,
    。)
    革六二 (初一一百九日。 五火土,六火水,
    )
    (田鼠為駑              七火火,八火木,
    )夬九二
    豫六三          九火金。
    務(陰上中)木  初木水,
    (八)蠱
    訟六三 (初一日入胃十三 二木火,三木木,
    度。)
    蠱九三 (初一一百一十三 四木金,五木土,
    日,次四日捨大昴
    。(梓材案:『大
    』字疑衍。))
    昴十一度              革九三          六木水,七木火,
    (虹始見) 夬九三          八木木,九木金。
    夬九三
    豫九四 事(陽上上)金  初金水,二金火,
    (九)蠱
    訟九四 (初一日入昴四度 三金木,四金金,
    。)
    蠱六四 (初一一百一十八 五金土,六金水,
    日。)
    革九四          七金火,八金木,
    彀雨震 (萍始生) 夬九四          九金金。
    六三  夬九四
    更(地陰下下)  初水水,
    水(一)革
    豫六五 (初一日入昴八度 二水火,三水木,
    ,次八清明終,次
    八清明終,次九𠔌
    雨,鬥指辰,姑洗
    用事。)
    訟九五 (初一一百二十二 四水金,五水土,
    蠱六五 日,初一二十分十 六水水,七水火,
    革九五 九秒。(梓材案: 八水木,九水金。
    許翰「十九」作「
    九」一作「八」。
    清明氣應,次八日
    捨天華。)
    華十六度        (鳴鳩拂其 夬九五 斷(陽下中)火  初火水,二火火,
    羽)夬九五     (二)夬
    豫上六 (初一日入華二度 三火木,四火金,
    。)
    訟上九 (初一一百二十七 五火土,六火水,
    日。)
    蠱上九          七火火,八火木,
    革上六          九火金。
    初木水,
    毅(陰下上)木
    (三)夬
    (戴勝降於 夬上六 (初一日入華六度 二木火,三木木,
    桑)夬上六     。)
    旅初六 (初一一百三十一 四木金,五木土,
    日。)
    師初六          六木水,七木火,
    比初六          八木木,九木金。
    小畜初 裝(陽中下)金  初金水,二金火,
    九   (四)旅
    實瀋 立夏震 (螻蟈鳴) 幹初九 (初一日入華十一 三金木,四金金,
    (晉 九四  幹初九       度,𠔌雨終,次二
    申)               立夏。)
    旅六二 (初一一百三十六 五金土,六金水,
    師九二 日,次四三十八分 七金火,八金木,
    比六二 三十一秒。(梓材 九金金。
    案:溫公興許翰「
    三十一」作「三十
    二」。日次實瀋,
    立夏氣應,鬥建已
    ,律中仲呂)。
    衆(陰中中)土  初土水,
    (五)師
    小畜九 (初一日入華十五 二土火,三土木,
    二   度。)
    (蚯蚓出) 幹九二 (初一一百四十日 四土金,五土土,
    幹九二       ,次四日捨觜鑴,
    次八日捨參。)
    觜二度               旅九三          六土水,七土火,
    師六三          八土木,九土金。
    參九度               比六三 密(陽中上)水  初水水,二水火,
    (六)比
    小畜九 (初一日入參二度 三水木,四水金,
    三   。)
    (王瓜生) 幹九三 (初一一百四十五 王水土,六水水,
    幹九三       日。)
    旅九四          七水火,八水木,
    師六四          九水金。
    親(陰上下)火  初火水,
    (七)比
    比六四 (初一日入參六度 二火火,三火木,
    ,次六立夏終,次
    七小滿。鬥指已,
    仲呂用事。)
    小畜六 (初一一百四十九 四火金,五火土,
    四   日,次八日捨東井
    小滿震 (苦菜秀)     ,一十六分六秒。 六火水,七火火,
    六五  幹九四       (梓材案:「六秒
    旅六五 」溫公作「七秒」 八火木,九火金。
    。許翰「一十六」
    作「八十六」,「
    六」作「七」。小
    滿氣應。))
    井三十三              師六五 歙(陽上中)木  初木水,二木火,
    度                     (八)小畜
    比六五 (初一日入井二度 三木木,四木金,
    。)
    (初一一百五十四
    日。)
    小畜九
    五            五木土,六木水,
    (靡草死) 幹九五          七木火,八木木,
    幹九五
    旅上六          九木金。
    (陰上上)金  初金水,
    (九)
    師上六 (初一日入井六度 二金火,三金木,
    。)
    比上六 (初一一百五十八 四金金,五金土,
    日。)
    小畜上          六金水,七金火,
    九
    (小暑至)              八金木,九金金。
    幹上九
    大有初 睟(陽下下)水  初水水,二水火,
    九  (一)
    傢人初 (初一日人井十一 三火木,四水金,
    九   度。)
    井初六 (初一一百六十三 五水土,六水水,
    日。)
    鹹初六          七水火,八水木,
    鶉首 芒種震 (螗螂生) 姤初六          九水金。
    (秦 上六  姤初六
    未)
    盛(陰下中)火  初火水,
    (二)大有
    大有九 (初一日入井十五 二火火,三火木,
    二   度,小滿終,次二
    芒種。)
    傢人六 (初一一百六十七 四火金,五火土,
    二   日,次二三十三分
    井九二 九秒。(梓材案: 六火水,七火火,
    鹹六二 溫公興許翰「九秒 八火木,九火金。
    」作「三十」。日
    次鶉首,芒種氣應
    ,鬥建午,律中蕤
    賓。)
    (鶪始鳴) 姤九二 居(陽下上)木  初木水,二木火,
    姤九二       (三)傢人
    大有九 (初一日入井二十 三木木,四木金,
    三   度。)
    傢人九 (初一一百七十二 五木土,六木水,
    三   日。)
    鹹九三          九木金。
    法(陰中下)金  初金水,
    (四)井
    (反舌無聲 姤九三 (初一日入井二十 二金火,三金木,
    )姤九三      四度。)
    大有九 (初一一百七十六 四金金,五金土,
    四   日。)
    傢人六          六金水,七金火,
    四
    井六四          八金木,九金金。
    鹹九四 應(陽中中)土  初土水,二土火,
    (一)
    夏至離 (鹿角解) 姤九四 (兼準離。溫公、 三土木,四土金,
    初九  姤九四       範準離,皆非。)
    大有六 (初一日入井二十 五土土,六土水,
    五   九度,次四芒種終
    ,次五夏至,鬥指
    午,蕤賓用事。)
    傢人九 (初一一百八十一 七土火,八土木,
    五   日,次六一十一分
    井九五 四秒。(梓材案: 九土金。
    溫公興許翰「一十
    一」作「十八」,
    「四」作「五」。
    夏至氣應。)
    迎(陰中上)水  初水水,
    (六)
    鹹九五 (初一日入井三十 二水火,三水木,
    三度。)
    鬼四度         (蜩始鳴) 姤九五 (初一一百八十五 四水金,五水土,
    姤九五       日,次二日捨興鬼
    。)
    大有上          六水水,七水火,
    九
    傢人上          八水木,九水金。
    九
    井上六 遇(陽上下)火  初火水,二火火,
    (七)姤
    柳十五度              鹹上六 (初一日入柳一度 三火木,四火金,
    。)
    (半夏生) 姤上九 (初一一百九十日 五火土,六火水,
    姤上九       ,初一日捨柳。)
    鼎初六          七火火,八火木,
    豐初九          九火金。
    (陰上中)木  初木水,
    (八)鼎
    渙初六 (初一日入柳五度 二木火,三木木,
    ,次七夏至終,八
    小暑。)
    履初九 (初一一百九十四 四木金,五木土,
    鶉火 小暑離 (溫風至) 渙初六 日,次九二十八分 六木水,七木火,
    (周 六二  遯初六       二十七秒。(梓材
    午)               案:許翰「二十七
    鼎九二 」亦作「二十八」 八木木,九木金。
    ,溫公作「廿八」
    。日次鶉火,小暑
    氣應,鬥建未,律
    中林鍾。)
    豐六二 大(陽上上)金  初金水,二金火,
    (九)
    渙九二 (初一日入柳十度 三金木,四金金,
    履九二 (初一一百九十九 五金土,六金水,
    日。)
    (蟋蟀居壁 遯六二          七金火,八金木,
    )遯六二
    鼎九三          九金金。
    廓(陰下下)水  初水水,
    (一)
    豐九三 (初一一日入柳十 二水火,三水木,
    四度。)
    渙九三 (初一二百三日, 四水金,五水土,
    次四日捨七星。)
    星七度               履六三          六水水,七水火,
    (鷹乃學習 遁九三          八水木,九水金。
    )遁九三
    鼎九三 文(陽下中)火  初火水,二火火,
    (二)渙
    豐九三 (初一日入星四度 三火木,四火金,
    。)
    渙六四 (初一二百八日, 五火土,六火水,
    次九日捨張。)
    履九四          七火火,八火木,
    大暑離 (腐草為螢 遁九四          九火金。
    九三  )遁九四
    禮(陰下上)木  初木水,
    (三)履
    張十八度              鼎六五 (初一日入張一度 二木火,三木木,
    。)
    豐六五 (初一二百十二日 四木金,五木土,
    渙九五 ,次四六分二秒。 六木水,七木火,
    (梓材案:許翰「
    二秒」作「三」。
    大暑氣應。)
    履九五          八木木,九木金。
    (土潤溽暑 遁九五 逃(陽中下)金  初金水,二金火,
    )遯九五      (四)遯
    鼎上九 (初一日入張六度 三金木,四金金,
    。)
    豐上六 (初一二百一十七 五金土,六金水,
    日。)
    渙上九          七金火,八金木,
    履上九          九金金。
    唐(陰中中)土  初土水,
    (五)遯
    (大雨時行 遁上九 (初一日入張十度 二土火,三土木,
    )遯上九      。)
    恆初六 (初一二百二十一 四土金,五土土,
    日。)
    節初九          六土水,七土火,
    同人初          八土木,九土金。
    九
    損初九 常(陽中上)水  初水水,二水火,
    (六)恆
    鶉尾 立秋離 (涼風至) 否初六 (初一日入張十五 三水木,四水金,
    (楚 九四  否初六       度,次五大暑終,
    已)               次六立秋。)
    恆九二 (初一二百二十六 五水土,六水水,
    節九二 日,次七二十三分 七水火,八水木,
    同人六 二十五秒。(梓材 九水金。
    二   案:溫公興許翰「
    二十五」作「二十
    六」。立秋氣應,
    日次鶉尾,鬥建申
    ,律中夷則,次九
    日捨翼。))
    度(陰上下)火  初火水,
    (七)節
    翼十八度              損九二 (初一日入翼一度 二火火,三火木,
    。)
    (白露降) 否六二 (初一二百三十日 四火金,五火土,
    否六二       。)
    恆九三          六火水,七火火,
    節六三          八火木,九火金。
    同人九 永(陽上中)木  初木水,二木火,
    三   (八)同人
    損六三 (準同人。溫公同 三木木,四木金,
    (寒蟬嗚) 否六三 。二宋、陸、範、 五木土,六木水,
    否六三       王皆準恆,非。(
    梓材案:許翰作『
    永、節』。))
    恆九四 (初一日入六度。 七木火,八木木,
    )
    節六四 (初一二百三十五 九木金。
    日。溫公曰:「吳
    曰:『常首象恆卦
    ,次六起立秋,初
    一當二百三十六日
    ,行張十五度,於
    易日恆卦九四。
    次度首節卦,初一
    已行二度,九度於
    易日同人卦。』
    今從之。」(梓材
    案:今木溫公大玄
    解「三十六」作「
    二十六」,節卦「
    初一」作「次二」
    。))
    昆(陰上上)金  初金水,
    (九)同人
    同人九 (初一日入翼十度 二金火,三金木,
    四   ,次九立秋終。)
    損六四 (初一二百三十九 四金金,五金土,
    日。)
    處暑離 (鷹乃祭鳥 否九四          六金水,七金火,
    六五  )否九四
    恆六五          八金木,九金金。
    節九五 減(人陽下下)  初水水,二水火,
    水(一)損
    同人九 (初一日人翼十五 三水木,四水金,
    五   度,處暑,鬥指申
    ,夷則用事。)
    損六五 (初一二百四十四 五水土,六水水,
    (天地始肅 否九五 日,初一一分。( 七水火,八水木,
    )否九五      梓材案:「初一一
    恆上六 分」,許翰作「一 九水金。
    、四十一、十七」
    ;溫公作「初一四
    十一分一十七秒」
    。處暑氣應,次九
    日捨軫。))
    (陰下中)火 初火水,
    (二)否
    軫十七度              節上六 (初一日人軫一度 二火火,三火木,
    。)
    同人上 (初一二百四十八 四火金,五火土,
    九   日。)
    損上九          六火水,七火火,
    (農乃登彀 否上九          八火木,九火金。
    )
    巽初六 守(陽下上)木  初木水,二木火,
    (三)否
    萃初六 (初一日入軫六度 三木木,四木金,
    。)
    大畜初 (初一二百五十三 五木土,六木水,
    九   日。)
    賁初九          七木火,八木木,
    壽星 白露離 (鴻雁來) 觀初六          九木金。
    (鄭 上九  觀初六
    辰)
    翕(陰中下)金  初金水,
    (四)巽
    巽九二 (初一日入軫十度 二金火,三金木,
    ,次二處暑終,次
    三白露。)
    萃六二 (初一二百五十七 四金金,五金土,
    大畜九 日,次五一十八分 六金水,七金火,
    二   二十三秒。(梓材
    賁六二 案:許翰「二十三 八金木,九金金。
    」作「二十四」,
    溫公作「三十四」
    。白露氣應,日指
    壽星,鬥建酉,律
    中南呂。))
    (玄鳥歸) 觀六二 聚(陽中中)土  初土水,二土火,
    觀六二       (五)萃
    巽九三 (初一日入軫十五 三土木,四土金,
    度。)
    萃六三 (初一二百六十二 五土土,六土水,
    大畜九 日,次七日捨角, 七土火,八土木,
    三   (梓材案:許翰雲
    賁九三 :「考軫角之間一 九土金。
    度興太玄錯,此歷
    蓋木漢志。」))
    積(陰中上)水  初水水,
    (六)大畜
    (群鳥養羞 觀六三 (初一日入角二度 二水火,三水木,
    )觀六三      。)
    巽六四 (初一二百六十六 四水金,五水土,
    日。)
    萃九四          六水水,七水火,
    大畜六          八水木,九水金。
    四
    賁六四 飾(陽上下)火  初火水,二火火,
    (七)賁
    兼準兌,溫公。
    秋分兌 (雷乃收聲 觀六四          三火木,四火金,
    初九  )觀六四
    巽九五 (初一日入角七度 五火土,六火水,
    ,次五白露終,次
    六秋分,鬥指酉,
    南呂用事。)
    萃六五 (初一二百七十一 七火火,八火木,
    大畜六 日,次八三十六分 九火金。
    五   一十四秒。(梓材
    案:溫公興許翰「
    一十四」作「十五
    」。秋分氣應。)
    )
    疑(陰上中)木  初木水,
    (八)賁
    賁六五 (準賁,溫公同。 二木火,三木木,
    (蟄蟲壞戶 觀九五 宋、陸、王、郭象 四木金,五木土,
    )觀九五      巽,範象震,非。
    (梓材案:許翰作
    「疑、觀」。))
    亢九度               巽上九 (初一日入角十一 六木水,七木火,
    度。)
    萃上六 (初一二百七十五 八木木,九木金。
    日,次四日捨亢。
    )
    大畜上 視(陽上上)金  初金水,二金火,
    九   (九)觀
    賁上九 (初一日入亢四度 三金木,四金金,
    。)
    (初一一百八十日
    。
    (水始涸) 觀上九          五金土,六金水,
    觀上九
    歸妹初          七金火,八金木,
    九
    天妄初          九金金。
    九
    瀋(陰下下)水  初水水,
    (一)觀
    明夷初 (準觀,溫公同。 二水火,三水木,
    九   諸傢象兌,非。(
    梓材案:許翰作「
    瀋、歸妹」。)
    睏初六 (初一日入亢八度 四水金,五水土,
    。(梓材案:許翰
    作「四、氏」。)
    氏十五度 木火 寒露兌 (鴻雁來賓 剝初六          六水水,七水火,
    (宋 九二  )剝初六
    卯)
    歸妹九 (初一二百八十四 八水木,九水金。
    二   日。)
    無妄六 內(陽下中)火  初火水,二火火,
    二   (二)歸妹
    明夷六 (初一日入氏四度 三火木,四火金,
    二   ,次二秋分終,次
    三寒露。)
    睏九二 (初一二百八十九 五火土,六火水,
    (爵入水為 剝六二 日,次三一十三分 七火火,八火木,
    )剝六二      二一十秒。(梓材
    歸妹六 案:溫公興許翰「 九火金。
    三   二十一」作「二十
    二」。日次大火,
    寒露氣應,鬥建戌
    ,律中無射。))
    去(陰下上)木  初木水,
    三無妄
    無妄六 (初一日入氏八度 二木火,三木木,
    三   。)
    明夷九 (初一二百九十三 四木金,五木土,
    三   日。)
    睏六三          六木水,七木火,
    (鞠有黃華 剝六三          八木木,九木金。
    )剝六三
    歸妹九 晦(陽中下)金  初金水,二金火,
    四   (四)明夷
    無妄九 (初一日入氏十三 三金木,四金金,
    四   度。)
    明夷六 (初一二百九十八 五金土,六金水,
    四   日,次七日捨房。
    )
    睏九四          七金火,八金木,
    房五度     霜降兌 (豺乃祭獸 剝六四          九金金。
    六三  )剝六四
    瞢(陰中中)土  初土水,
    (五)明夷
    歸妹六 (初一日入房二度 二土火,三土木,
    五   ,次四寒露終,次
    五霜降,鬥指戌,
    無射用事。
    無妄九 (初一三百二日, 四土金,五土土,
    五   次六三十一分二
    明夷六 十二秒。(梓材案 六土水,七土火,
    五   :許翰「二十二」
    睏九五 作「十三」,溫公 八土木,九土金,
    作「一十三」。霜
    降氣應,次八日捨
    心。))
    心五度         (竹木黃落 剝六五 窮(陽中上)水  初水水,二水火,
    )剝六五      (六)
    歸妹上 (初一日入心二度 三水木,四水金,
    六   。)
    無妄上 (初一三百七日, 五水土,六水水,
    九   次九日捨尾。)
    明夷上          七水火,八水木,
    六
    睏上六          九水金。
    割(陰上下)火  初火水,
    (七)剝
    尾十八度        (蟄蟲鹹俯 剝上九 (初一日入尾一度 二火火,三火木,
    )剝上九      。)
    艮初六 (初一三百一十一 四火金,五火土,
    日。)
    既濟初          六火水,七火火,
    九
    噬嗑初          八火木,九火金。
    九
    大過初 止(陽上中)木  初木水,二木火,
    六   (八)艮
    析木 立鼕兌 (水始冰) 坤初六 (初一日入尾六度 三木木,四木金,
    (燕 九四  坤初六       ,次八霜降終,次
    寅)               九立鼕。)
    艮六二 (初一三百一十六 五木土,六木水,
    日。)
    既濟六          七木火,八木木,
    二
    噬嗑六          九木金。
    二
    堅(陰上上)金  初金水,
    (九)艮
    大過九 (初一日入尾十度 二金火,三金木,
    二   。)
    (地始凍) 坤六二 (初一三百二十日 四金金,五金土,
    坤六二       ,初一八分十九秒
    艮九三 。(梓材案:溫公 六金水,七金火,
    既濟九 興許翰「十九」作 八金木,九金金。
    三   「二十」。日次析
    木,立鼕氣應,
    建亥,律中應鍾。
    ))
    噬嗑六 成(陽下下)水  初水水,二水火,
    三   (一)既濟
    大過九 (初一日入尾十五 三水木,四水金,
    三   度。)
    (雉入大水 坤六三 (初一三百二十五 五水土,六水水,
    為蜃)坤六     日,次九日捨箕。
    三         )
    艮六四          七水火,八水木,
    既濟六          九水金。
    四
    (陰下中)火 初火水,
    (二)噬嗑
    箕十一度              噬嗑九 (初一日入箕一度 二火火,三火木,
    四   。)
    大過九 (初一三百二十九 四火金,五火土,
    四   日。)
    小雪兌 (虹藏不見 坤六四          六火水,七火火,
    九五  )坤六四
    艮六五          八火木,九火金。
    既濟九 失(陽下上)木  初木水,二木火,
    五   (三)大過
    噬嗑六 (初一日入箕六度 三木木,四木金,
    五   ,立鼕終,次二小
    雪,鬥指亥,應鍾
    用事。)
    大過九 (初一三百三十四 五木土,六木水,
    五   日,次四二十六分
    (天氣上騰     一十秒。(梓材案 七木火,八木木,
    地氣下降)     :溫公興許翰「一
    坤六五       十」作「十一」。
    艮上九 小雪氣應。))  九木金。
    劇(陰中下)金  初金水,
    (四)大過
    既濟上 (初一日入箕十度 二金火,三金木,
    六   。)
    噬嗑上 (初一三百三十八 四金金,五金土,
    九   日,次四日捨鬥。
    )
    鬥二十六              大過上          六金水,七金火,
    度                 六
    (閉塞而成 坤上六          八金木,九金金。
    鼕)坤上六
    馴(陽中中)土  初土水,二土火,
    (五)坤
    (初一日入鬥四度 三土木,四土金,
    。)
    (初一三百四十三 五土土,六土水,
    日。)
    七土火,八土木,
    九土金。
    將(陰中上)水  初水水,
    (六)未濟
    未濟初 (初一日入鬥八度 二水火,三水木,
    六   ,次二小雪終,次
    三大雪。
    蹇初六 (初一三百四十七 四水金,五水土,
    頤初六 日,次八。(梓材 六水水,七水火,
    中孚初 案:許翰「次八」 八水木,九水金。
    九   「八、三十八」。
    日次星紀,大雪氣
    應,鬥建子,律中
    黃鍾。))
    ----
    其《後序》曰:說之在嵩山,得溫公《太玄集解》讀之,益知楊子云初為《文王易》而作《玄》,姑托基於《高辛》及《太初》二歷。此二歷之鬥分強弱,不可下通於今,亦無足議。溫公又本諸《太初歷》而作《玄歷》,其用意加勤矣,然簡略難明。繼而得康節先生《玄圖》,布星辰,辨氣候,分晝夜,而《易》、《玄》相參於中,為極悉矣。復患其傳寫駢委易亂,歲月斯久,莫知其躅。手欲釋而意不置,乃朝維夜思,取《歷》於《圖》,合而譜之。於是知子云以首準卦,非出於其私意,蓋有星候為之機括,不得不然。古今諸儒之失則多矣。如《羨》準《小過》,而以準《臨》則失之。是時水澤腹堅已終於《臨》上六,而《小過》初六用事矣。或者以《羨》準《解》,尤非是。《夷》準《豫》,而以準《大壯》則失之。是時始電終於《大壯》上六,而《豫》初六用事矣。《應》準《鹹》而非《離》,《瀋》準《觀》而非《兌》。惟《震》、《離》、《兌》、《坎》,是謂四正卦,《易》所不用,則《玄》亦無所準矣。且《玄》既不準《坎》、《震》,而乃獨準《離》、《兌》邪﹖《永》準《同人》而非《恆》,先此涼風至,《常》已準《恆》,繼之以白露降,《度》乃準《節》,今《永》當寒蟬鳴,則準《同人》,豈可汨亂後先,乃復準《恆》於後邪﹖《疑》準《賁》而非《巽》,蓋鴻雁來而《翕》準《巽》,玄鳥歸而《聚》準《萃》,群鳥養羞而《積》準《大畜》,雷乃收聲而《飾》準《賁》矣,《疑》當蟄蟲壞戶,則又可汨亂後先,乃復準《巽》邪﹖或者以《疑》準《震》,尤非是。此難與諸傢口舌辯,而案《譜》以視之,則彼自屈矣,此《譜》之所以作也。《睟》準《幹》而在地中,則無當於《幹》。《瀋》準《觀》而在人中,則無當於《觀》。《守》再準《否》而無當於《否》。《馴》準《坤》而星窮候盡,則無當於《坤》。《將》準《未濟》而析木之已終,星紀之《未》見,則火不能降以濟水,水不能升以濟火。此《玄》又以明《易》之陰陽進退盈虛之幾者也。惟《坤》既無當於卦,則無當於爻,以示為用者八十而一則虛也。虛一者,即虛五也。《易》天地五十五之數,與夫大衍四十九之數,《復》七日之數,其所以虛而無用者,《坤》以藏之也。陰虛無用而運行無疆,陽則始終變化而不息,故《強》準《幹》而為鼕至之終,《睟》又再準《幹》而為夏至之始,與《馴》之準《坤》者不同也,《易》乾坤之闢闔乃着。《易》以《頤》、《中孚》為一氣,《玄》則始之於《中》,終之於《養》,通而候之,則《養》退乎一日,《中》進乎一日,《易》之歲功乃建。《中》先乎《周》以明《中孚》之生《復》,《迎》先乎《遇》以明《鹹》之生《姤》,《易》之月紀乃正。《易》三百八十四爻以直日而夜藏其用,《玄》之用百二十九贊則各分晝夜而用事,《易》之日法乃全。曰《中》曰《更》曰《減》,是謂三《玄》,而三《易》之相蕩乃不誣。凡此之類,若《玄》之異乎《易》者,而於《易》則深,研幾之功則大矣。如《養》為陽而《中》不為陰,《》為金而《羨》不為土之類,則又若《玄》之自相詭異者,然變化之微於是乎在。學者案《譜》以視之,則皆易了矣。《圖》、《歷》所用鬥分自有強弱,不能同,並古今諸傢異同之說悉以着之,學者可自考焉。顧僕之愚,何足以與此,然用意專而私竊好之,以俟將來之知《易》者。嗚呼,苟不明乎《易》,則亦無以《玄》為;而不通乎《玄》者,則又乃徒為《易》也。可不勉諸!今之學者,知尚其辭耳,而莫知其辭之所自來,寧顧此邪!或曰:「歐陽公不讀《玄》,而於《易》何如﹖」曰:「子非歐陽公,柰何!」
    (梓材謹案:《易玄星紀譜》,謝山《學案》稿本謂宜全錄,而未錄入。初校時未得其譜,秖從朱氏《經義考》錄其《後序》,及餘三入都門,始得見之徐星伯儀部傢。而初刻之版旋毀於逆夷,今因重校,具載之。)
    《太極傳》、《外傳》、《因說》則康節之學。其紹聖中所作《商瞿傳》,本以兵火失去,晚年居海陵,復為此書。
    祖望謹案:景迂不喜孟子,蓋亦迂叟之派,其說經不苟同於前儒。
    李巽岩曰:晁氏專主北學,凡故訓多取許叔重《說文解字》、陸德明《音義》。僧一行、李鼎祚、陸希聲及本朝王昭素、鬍翼之、黃聱隅輩所論,亦時釆掇。呂汲公《古易》於文字句讀初無增損,景迂則輯諸傢異同,或斷以己意,有增有損。蓋呂、晁各有師承,初不祖述,而其指歸則往往暗合。
    呂東萊《與朱侍講書》曰:晁景迂其學固雜,然質厚而少穿鑿,可取者固多。大抵北方前輩議論雖各有疵,要可養忠厚,革浮囂,自當兼存。
    謝山《景迂先生船場祠堂碑銘》曰:景迂先生以大觀之庚寅謫居甬上船場,其後七十餘年而監官王季和為立祠,放翁記之詳矣。雲濠案:季和名鉛,襄陽人。又案:放翁於景迂為彌甥。先生經學奧衍,不肯苟同箋疏,自成一傢,誠如放翁所言。顧其謂諸經皆成於甬上,則未然。蓋先生經說皆早出,其晚年《易玄星紀譜》則在船場。先生最師法溫公,故取其《太玄歷》及康節《太玄準易圖》合而譜之,謂楊氏以首準卦,皆有星候為之機括,非出私意,因歷辯諸傢談《玄》之失,亦奇作也。先生自跋其尾曰:「今年始見剛說明州,令人意氣自倍。」蓋先生當百折之餘,風節嶒若此,固非窮愁著書者所可比也。當是時,甬上經學尚未盛,先生首以正學之傳,博聞精詣,倡教於此。於是陳文介公有諸經說,而王茂剛以處士喜說《易》,彬彬興起,其有功於吾鄉為甚侈。先生之對漕使,嘗有「無船無木」之誚,則想見當日之場務,蕭然無有,故得布卦吞爻,分辰列算。其暇,則終日一杯,哦詩於超然亭畔而已。
    (梓材謹案:景迂生《答吳纔老先輩書》雲:「以足下鄉裏論之,紫徽陳捨人、御史孫中丞、秘書崔監,皆高郵老成人也。」蓋陳謂陳希顔,孫謂孫莘老,崔謂崔伯益,皆高郵人物,又見《答陳廷藻書》,則先生本高郵人。景迂元豐五年進士,先重和三十餘年,猶稱先生為先輩,殆引為同調矣。)
    ◆景迂學侶
    太中晁先生詠之
    晁詠之,字之道,以道之弟。少有異材。東坡為楊州時,先生從兄補之為倅,以先生詩獻。東坡曰:「有纔如此,獨不令一識面乎﹖」舉宏詞第一。元符末,以黨籍廢斥。後官終左太中大夫。(參《姓譜》。)
    宣教劉漫翁先生羲仲(別見《涑水學案》。)
    教授汪青溪先生革(別見《滎陽學案》。)
    ◆景迂同調
    大常吳先生棫
    吳棫,字纔老,建安人。舉重和元年進士,召試館職不就,除太常丞。忤時宰,出通判泉州。剛直有謀,明恕能斷。所著有《書裨傳》、《詩補音》、《論語指掌考異續解》、《楚辭釋音》、《韻補》。又作《字學補韻》。朱子謂近代訓釋之學,唯才老為優,因據以《三百篇》之韻。(參《閩書》。)
    ◆景迂門人(孫、邵三傳。)
    直閣朱先生弁
    朱弁,字少章,婺源人。少穎悟,讀書日數千言。既冠,入太學。晁景迂見其詩,奇之,與歸新鄭,妻以兄女。新鄭介汴、洛間,多故傢遺俗,先生遊其中,聞見日廣。靖康之亂,傢碎於賊,先生南歸。建炎初。粘罕不聽,使就館,守之以兵。先生復與書,言用兵、講和利害甚悉。紹興二年,正使王倫歸,先生曰:「古之使者有節以為信。今無節有印,印亦信也。願留印,使弁得抱以死,死不腐矣。」倫解以授先生,先生臥起與俱。金人迫先生仕劉豫,且訹之曰:「此南歸之漸。」先生曰:「豫乃國賊,吾嘗恨不食其肉,又忍北面臣之﹖吾有死耳!」金人怒,絶其餼遺以睏之。先生固拒驛門,忍饑待盡,誓不為屈。金人亦感動,緻禮如初。久之,復欲易其官。先生曰:「自古兵交,使在其間,言可從從之,不可從則囚之殺之,何必易其官﹖吾官受之本朝,有死而已,誓不易以辱吾君也。」且移書耶律紹文等曰:「上國之威命朝以至,則使人夕以死;夕以至,則朝以死。」又以書訣後使洪皓曰:「殺行人非細事,吾曹遭之,命也。要當捨生以全義爾!」乃具酒食,召被掠士夫飲,半酣,語之曰:「吾已得近郊某寺地。一旦畢命報國,諸公幸瘞我其處,題其上曰『有宋通問副使朱公之墓』,於我幸矣!」衆皆泣下,莫能仰視。先生談笑自若曰:「此臣子之常,諸君何悲也!」金人知其終不可屈,遂不復強。王倫還朝,言先生守節不屈,帝為官其子林,賜其傢銀帛。會粘罕等相繼死,先生密疏其事及金國虛實,曰:「此不可失之時也。」遣李發等間行歸報。其後倫復歸,又以先生奉送徽宗大行之文為獻,其辭有曰:「嘆馬角之未生,魂消雪窖;攀竜鬢而莫逮,淚灑冰天。」帝讀之感泣,官其親屬五人,賜吳興田五頃。帝謂丞相張瀎曰:「歸日當以禁林處之。」八年,金使鳥陵思謀、石慶充至,稱先生忠節,詔附黃金三十兩以賜。十三年,和議成,先生得歸,入見便殿,先生謝,且曰:「人之所難得者時,而時之運無已。事之不可失者幾,而幾之藏無形。惟無已也,故來遲而難遇。惟無形也,故動微而難見。陛下與金人講和,此皆知時知幾之明驗。然時運而往,或難固執;幾動有變,宜鑒未兆。金人以黷武為至德,以苟安為太平,虐民而不恤民,廣地而不廣德,此皆天助中興之勢。若時與幾,陛下既知於始,願圖厥終。」帝納其言,賜金帛甚厚。先生又以金國所得六朝御容及宣和御書畫為獻。秦檜惡其言敵情,奏以初補官易宣教郎、直秘閣。有司校考其十七年應遷數官,檜沮之,僅轉奉議郎。十四年,卒。先生為文慕陸宣公,援據精博,麯盡事理。詩學李義山,詞氣雍容,不蹈其險怪奇澀之弊。金國名王貴人多遣子弟就學,先生因文字往來,說以和好之利。及歸,述北方所見聞忠臣義士朱昭、史抗、張忠輔、高景平、孫益、孫𠔌、傅偉文、李丹、五臺僧寶真、婦人丁氏、晏氏、小校閻進、朱績等死節事狀,請加褒錄,以勸來者。有《聘遊集》四十二捲、《書解》十捲、《麯洧舊聞《三捲、《續骫骳說》一捲、《雜書》一捲、《風月堂詩話》三捲、《新鄭舊詩》一捲、《南歸詩文》一捲。(參史傳。)
    祖望謹案:景迂弟子可考者,惟王太保安中、朱奉使弁二人而已。然安中當景迂令無極時,修長箋,執及門禮,自言「以新學竊一第為親榮,非其志也」,景迂曰:「為學當謹初,何患不遠到!」安中所以築室榜曰初寮者,此也。議論聞見,多得之景迂。及既貴顯,遂諱景迂之學,但稱「成州使君四丈」,無復「先生」之號,君子醜之。且安中本由梁師成得大用,則亦辱其傳矣。故不為立傳,而但以麯洧附見。(梓材案:初寮之傳,當立於《新學略》,而是捲第為標目於門人之末可也。)
    太保王初寮安中(別見《荊公新學略》。)
    ◆太中門人
    待製邵澤民溥(別見《劉李諸儒學案》。)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000 捲首 宋元儒學案序錄第001 捲一 安定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第002 捲二 泰山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第003 捲三 高平學案(全氏補本)
第004 捲四 廬陵學案(全氏補本)第005 捲五 古靈四先生學案(全氏補本)
第006 捲六 士劉諸儒學案(全氏補本)第007 捲七 涑水學案(上)
第008 捲八 涑水學案(下)第009 捲九 百源學案(上)
第010 捲十 百源學案(下)第011 捲十一 濂溪學案(上)
第012 捲十二 濂溪學案(下)第013 捲十三 明道學案(上)
第014 捲十四 明道學案(下)第015 捲十五 伊川學案(上)
第016 捲十六 伊川學案(下)第017 捲十七 橫渠學案(上)
第018 捲十八 橫渠學案(下)第019 捲十九 範呂諸儒學案(全氏補本)
第020 捲二十 元城學案(全氏補本)第021 捲二十一 華陽學案(全氏補本)
第022捲捲二十二 景迂學案(全氏補本)第023 捲二十三 滎陽學案(黃氏原本、全氏補定)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