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远去的国学大师及其时代:狂人刘文典   》 第23节:痛斥蒋介石(5)      章玉政 Zhang Yuzheng

  1928年3月,在刘文典等人的积极奔走呼吁下,省立学校教职员联合会呈请省政府,提议派员赴芜湖征收卷烟凭证税,解决安徽教育经费困难问题。3月29日,芜湖举行游行大会,力争将卷烟凭证税作为教育基金,"到者数万人,皆义愤填膺,誓死抗争,不达目的不止,民情激昂,数年来未有如此之甚者"。参与游行的人都认为,将卷烟税收归国税,纯粹是中央相关部门的个别人听凭帝国主义烟草商人有意从中作祟,置整个安徽的教育事业于危难之境。
  看到民情如此激愤,政府官员们也坐不住了。芜湖举行游行大会的第二天,安徽省政府紧急致信财政部部长宋子文:"前大部(指财政部)饬就所征卷烟税内月拨五成,付皖省年约百十三余万元,尚难应付中等教育。其大学经费七十余万元,并无着落。各界闻此电讯,人心弥形惶恐,以为皖省教育事业,势非全停不可。险象环生,呼吁愈迫。特再据情电陈,务恳俯赐查照迭案,另指的款救济,无任迫切待命之至。"5
  在此前后,安徽教育界已主动组织起来,积极推选代表,赴沪、宁两地请愿,要求国民政府兑现"空头支票"。1928年3月初,刘文典当仁不让,与安徽教育经费管理处处长程滨遗一道,赶到了上海黄浦外滩的中央银行总部,向宋子文面呈安徽教育经费的艰难状况,慷慨陈词:"今后唯一之希望,即为如何确定教费之来源。根据大学院教育经费独立之明令,划分何项税收,使教育行政机关能直接征收、直接保管、直接支配;在可能范围内,做可能之事业;斯则行政当局与热心教育诸同志,所共同努力以赴之者也。"
  刘文典态度很明确,中央既然断了地方政府的教育经费来源,要么允许地方政府"开小灶"收点什么税费,要么每月多给一点补助。财政部此前承诺拨付月助七万元,对于安徽的教育实际来说可谓杯水车薪,刘文典认为,每月最低限度,不得少于十六万元。
  只可惜,话不投机半句多,尽管刘文典费尽口舌,但宋子文却岿然不动,依然坚持原来的决策,每月拨付七万元,气得刘文典连"骂娘"的心都有了,与宋子文"颇起争执"。两人争得脸红脖子粗,却互不买账,于是相约赶到南京,请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先生公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刘文典很快就得到了满意的回应。在安徽各界的抗议与请愿声中,1928年4月7日,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兼中央银行总裁宋子文做出让步,同意每月拨给安徽十万元教育经费补助。余谊密也承诺,除了中央月拨款外,省财政部门也将在地方税项下,月筹四万元。
  "空头支票"终于有了兑现的可能。于是,安徽省政府下令裁撤芜湖卷烟凭证税局,"教费问题,乃告一段落"。
  "宣传共产"诬案
  1928年5月2日,安徽大学筹备委员会举行第八次全体会议,汤志先、刘文典、韩安、廖方新、吴承宗、胡春霖、吴善等出席。财政厅厅长因故未到,请人代为参加。会议主席为韩安。
  这是安徽大学筹建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在韩安宣读完省政府关于安大经费预算的答复函后,随即进入安大办学筹备的核心程序,最终形成四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决议:一是确定先办文学院、农学院,其余法、工学院,须延聘专门人才,分别积极筹备,等第二年秋季再办;二是决议文学院筹备主任暂设二人,公推刘文典、汤志先充任;三是决议公推吴承宗为工学院筹备主任;四是公推汤志先兼任法学院筹备主任。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节:序篇 被忽略的"国学狂人"(1)第2节:序篇 被忽略的"国学狂人"(2)第3节:序篇 被忽略的"国学狂人"(3)
第4节:朋友胡适之(1)第5节:朋友胡适之(2)第6节:朋友胡适之(3)
第7节:朋友胡适之(4)第8节:朋友胡适之(5)第9节:朋友胡适之(6)
第10节:朋友胡适之(7)第11节:朋友胡适之(8)第12节:朋友胡适之(9)
第13节:朋友胡适之(10)第14节:朋友胡适之(11)第15节:朋友胡适之(12)
第16节:朋友胡适之(13)第17节:朋友胡适之(14)第18节:朋友胡适之(15)
第19节:痛斥蒋介石(1)第20节:痛斥蒋介石(2)第21节:痛斥蒋介石(3)
第22节:痛斥蒋介石(4)第23节:痛斥蒋介石(5)第24节:痛斥蒋介石(6)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