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弘道悟語 》
第23節:弘道書院(3)
錢弘道 Qian Hongdao
逢五一、國慶、春節,或獨自,或攜傢小,或約一兩位摯友到書院臨帖、品茗、飲酒、展畫、賦詩、縱論古今,其樂不足與外人道也。年年聽朋友說,一到休假,名勝古跡人山人海,你擠我推,他叫我喊,遊興索然。可這些朋友年年軋堆,不知是喜歡還是無奈。每個節假日,因為車禍,總要死一堆人,甚至有全家駕着新車覆沒的。
一個人成於習慣,也敗於習慣。每天守着電話的人,一天沒有電話響,他會坐立不安。忙於應酬,習慣於人來人往的人,一天沒有人來看他,他會覺得寂寞難耐。習慣於打牌搓麻將的人,一天離開撲剋麻將,他會覺得活着真沒意思。而我,抽煙喝酒撲剋麻將一樣不會,一天沒有書捧在手上,好像心裏空蕩蕩的。睡覺前不讀幾頁書,睡不着。最痛苦的是,手機關不掉,還有公事人情拖纍。最煩人的是,在我聚精會神讀書寫文章的時候,手機突然怪叫。人生至樂無如讀書。人心至靈至動,不可過勞,也不可過逸,唯讀書可以養之。閑適無事之人,終日不看書,身心無所棲泊,眼睛無所安頓,勢必心意顛倒,恓恓惶惶,處逆境不樂,處順境亦憂。大多讀書人做了官,不再勤學。"經濟出自學問",方有本源。《顔氏傢訓》曰:"自古明王聖帝,猶須勤學,況凡庶乎?"諺曰:"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我讀書越多,越覺得自己淺薄;我越寫文章,越不敢寫。我今後無論如何沉浮,終生都會以讀書為本。哪怕讀呆了,也認了。讀書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讀書既已成為習慣,就將這習慣繼續保持,發揚光大罷。
這是一個浮躁的年代。讀書做文章的人也耐不住寂寞了。有的人也學會不三不四,不像個讀書人了。人越是容易不清醒的時候,我越是要清醒;人越是容易耽誤自己的時候,我越是不容許耽誤自己。任憑世事風雲變幻,任憑人生飄落,我矢志不渝。曹丕《典論o論文》中說:"蓋文章,治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
今世之人處於貧賤則害怕饑寒,處於富貴則沉迷於逸樂,衹顧眼前,而將讀書作文的千秋事業丟棄一旁。日月流逝,體貌衰枯,轉眼間灰飛煙滅。我不願犯常人所犯的通病,而要刻意學習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的作風,興許我還能留點好文字給後人。
古之書院都有極好的對聯。我才力有限,目前還想不出好對聯,所以書院的柱子上還空着。實在沒有好聯,就不妨藉用古書院的好聯了。如:
博學雖未能,審問慎思明辯篤行,期與諸君共勉;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
第1節:序 | 第2節:人生大事(1) | 第3節:人生大事(2) | 第4節:山中一日(1) | 第5節:山中一日(2) | 第6節:山中一日(3) | 第7節:寵辱不驚(1) | 第8節:寵辱不驚(2) | 第9節:人非機器(1) | 第10節:人非機器(2) | 第11節:江南的雪(1) | 第12節:江南的雪(2) | 第13節:江南的雪(3) | 第14節:故鄉的雨 | 第15節:風雨春秋(1) | 第16節:風雨春秋(2) | 第17節:風雨春秋(3) | 第18節:風雨春秋(4) | 第19節:重新讀書(1) | 第20節:重新讀書(2) | 第21節:弘道書院(1) | 第22節:弘道書院(2) | 第23節:弘道書院(3) | 第24節:弘道書院(4)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