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   》 第23节:第一章 姆庇之家(14)      Harold R.Isaacs

  后革命时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承诺一个国际社会主义的新秩序,以取代资本主义的无政府、帝国主义的压迫,以及民族主义对抗所导致的战争。在苏联,布尔什维克所承诺的,正是这样的一个社会与政治体制,全国的100多个民族,有些享有领土的独立,但全部都享有文化与语言的自主,同时又能在中央权力机构享有某些代表权。但是,所有这些承诺都破灭了,而问题正好就出在"民族问题"上。民族问题,在共产主义理论中始终是个中心议题,在共产党的政策里也始终是个棘手的议题。
  苏联会变成一个民族的共产主义政权(national?Communist power),开始的时候是身不由己,到了斯大林的手上,则是出于故意。基于自己的民族战略目标与政策,苏联甚至出卖了其他地方的革命运动,这在德国、中国、西班牙与法国所造成的后果尤其重大;在1920到1940年之间,这些国家如果没有苏联的介入而能走自己的道路,可能早已大幅改变世界历史的进程。这一段历史,后来又直接导致苏联民族共产主义与中国民族共产主义的决裂--今天在苏联,"黄祸"之说言之凿凿,其威胁远甚昔日之美国或霍亨索伦日耳曼(Hohenzollen Germany)。
  在苏联国内,共产主义承诺的新秩序同样是空话一句。共产主义在苏联一党专政了60年,在东欧也有将近30年的历史,无论是国家内部或集团内部的政策,大部分仍然是围绕着古已有之的对抗在打转,组成这些国家的数十个民族之间,过去未能解决的问题今天依然存在。各自分立的共和国是建立了,处理民族问题的相关机构也成立了,政治上与文化上的民族自主玩得有模有样,但是,理论上尊重民族与文化的那条线,仍然与中央集权那条威权主义的线纠缠不清,不论在哪一方面,都落入一套设计好的环节,不是配合权力行使的需要,就是迎合当权者的基本教义。民族问题不仅在苏联未能解决,甚至斯大林长达30年的统治也无能为力--斯大林本人是格鲁吉亚人(Georgian),也是"民族问题"理论专家--在他当权期间,一声令下,有的民族整个遭到连根拔除与放逐,被处死的人数以百万计。另一方面,1945年掌握东欧与东南欧以来,帝国权力所能达到的民族,苏联同样无法有效控制。至于各个附庸国政权,对内部的民族问题也是束手无策。在捷克,捷克人与斯洛伐克人仍然闹得不可开交;斯洛伐克已于1993年脱离捷克独立。--译注苏联1968年挥军入侵这个国家时,就是充分利用了这种内部的矛盾。在南斯拉夫,年老的铁托(Tito)迟暮之年仍然费尽心思,防堵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黑山人(Montenegrin)、波斯尼亚人以及其他寻求分家的民族把这个国家撕裂。1991年,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马其顿等先后独立,大南斯拉夫瓦解。--译注罗马尼亚与匈牙利之间,仍然为了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争缠不休,双方都利用对方的少数民族--阿尔巴尼亚人(Albanian)、马其顿人、匈牙利人或其他族群--作武器,从外部施压或进行反制。这种模式不仅见于俄国的西缘,同样也出现在东边。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自序 政治变迁压力下的族群认同(1)第2节:自序 政治变迁压力下的族群认同(2)
第3节:自序 政治变迁压力下的族群认同(3)第4节:原版序 族群认同的先知(1)
第5节:原版序 族群认同的先知(2)第6节:中译本序 本书对族群本质提出新的解构(1)
第7节:中译本序 本书对族群本质提出新的解构(2)第8节:推荐一 读历史,也读预言
第9节:推荐二 两种时间意识第10节:第一章 姆庇之家(1)
第11节:第一章 姆庇之家(2)第12节:第一章 姆庇之家(3)
第13节:第一章 姆庇之家(4)第14节:第一章 姆庇之家(5)
第15节:第一章 姆庇之家(6)第16节:第一章 姆庇之家(7)
第17节:第一章 姆庇之家(8)第18节:第一章 姆庇之家(9)
第19节:第一章 姆庇之家(10)第20节:第一章 姆庇之家(11)
第21节:第一章 姆庇之家(12)第22节:第一章 姆庇之家(13)
第23节:第一章 姆庇之家(14)第24节:第一章 姆庇之家(15)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