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康震品李白 》
氣宇不凡“謫仙人”(2)
康震 Kang Zhen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岩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顔。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挂倚絶壁。
飛湍瀑流爭喧,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鬍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傢。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蜀道難》是一首鬼斧神工的作品,詩人展開豐富的想象,藝術地再現了蜀道崢嶸、突兀、崎嶇的磅礴氣勢,展現了一個唐代知識分子的精神面貌。關於這首詩的主題,後世衆說紛紜,詩中所藴涵的寓意,歷代也爭論不休。有人說是送友人入蜀,有人說是歌詠蜀地山川壯麗,還有人認為此詩是以山川艱險比喻仕途險惡,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懣。它雖然以七言為主,但將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九言乃至散文句法都運用其中,使它衝破古典規範的束縛,獲得新的生命。
明人鬍震亨曾在《唐音癸簽》中說:“太白於樂府最深,古題無一弗擬。或用其本意,或翻案另出新意。合而若離,離而實合,麯盡擬古之妙。嘗謂讀太白樂府者有三難:不先明古題辭義原委,不知奪換所自;不參按白身世遭遇之概,不知其因事傅題、藉題抒情之本旨;不讀盡古人書,精熟《離騷》《選》賦及歷代諸傢詩集,無由得其所伐之材與巧鑄靈運之跡。”的確是精深的見解。
毫無疑問,《蜀道難》是一首典型的謫仙之作,它當然會引起落拓不羈的賀知章極大的共鳴。賀知章對李白的稱譽是非常重要的——他不但政治地位高,在文壇上地位也很高——這就使得李白名聲更大了。
其實在此之前李白的名氣也並不小。李白少年時期寫過一篇《大鵬賦》,這是一篇模擬漢代大文學家司馬相如的賦作。司馬相如是李白最崇拜的文學偶像之一。他曾希望自己能夠“做賦凌相如”,要超過司馬相如,所以他寫了《大鵬賦》。當時長安城裏很多人傢都收藏有《大鵬賦》,說明李白的詩賦在當時已經廣為人知。這樣看來,李白初到長安,不但在政治上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在文學上也有了自己的知音。
由此我們大體知道,李白這次進入長安,的確得到上至天子、下至大臣的器重,那麽他究竟擔任了什麽官職,又做了哪些工作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傢講壇 |
|
|
內容簡介 | 作者介紹 | 目錄 | 說在前頭:走下“仙壇”的李白 | 李白是鬍人嗎 | 貴族身份是自許的嗎(1) | 貴族身份是自許的嗎(2) | 李白是倒插門嗎(1) | 李白是倒插門嗎(2) | 李白是倒插門嗎(3) | 李白絶嗣了嗎(1) | 李白絶嗣了嗎(2) | 李白絶嗣了嗎(3) | 李白倒底長什麽樣 | 怎樣實現“鯉魚跳竜門” | 李白心中的政治神話(1) | 李白心中的政治神話(2) | 李白心中的政治神話(3) | “公主渠道”之謎(1) | “公主渠道”之謎(2) | “公主渠道”之謎(3) | 氣宇不凡“謫仙人”(1) | 氣宇不凡“謫仙人”(2) | 將楊妃比作“飛燕”是不敬嗎(1)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