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 三國志通俗演義嘉靖壬午本   》 司馬昭破諸葛誕      羅貫中 Luo Guanzhong

  卻說姜維被陳泰睏住,如鐵桶相似,維死戰不能脫。
  且說蕩寇將軍張嶷,聽知薑難受睏,引數百騎殺入重圍,來救姜維。維見嶷殺到,遂乘勢殺出。嶷收拾軍馬斷後,被魏兵亂箭射死。維得脫重圍,復回漢中,因感張嶷忠勇,歿於王事,乃贈其子孫。因此蜀中將士多於陣亡者,皆歸罪於姜維。維照武侯街亭舊例,乃上表白貶為後將軍,行大將軍事。鎮西大將軍鬍濟等,因會定取上邽,不至,亦貶一級。
  卻說鄧艾見蜀兵退盡,乃與陳泰設宴相賀,大賞三軍。泰表奏鄧艾之功。此時魏主曹髦改正元三年為甘露元年,司馬昭遣使持節捧詔,加鄧艾官爵,賜印綏。詔曰:
  逆賊姜維連年狡黠,民夷騷動,西土不寧。卿籌劃有方,忠勇奮發,斬將十數,馘首千計;國威震於巴、蜀,武聲揚於江、岷。今封卿為鎮西將軍,都督隴右諸軍事;進封卿之子鄧忠為亭侯,仍賜黃金五十兩。甘露元年秋九月日詔。
  加封鄧艾之後,司馬昭自為天下兵馬大都督,出入常令三千鐵甲驍將前後簇擁,以為護衛;一應事務,不奏朝廷,就於相府裁處。自此,有篡位之心,衹恐南北人心未順。有一心腹人,姓賈,名充,字公閭,乃故建威將軍賈逵之子,為昭府下長史。充語昭曰:“今主公掌握大柄,四方人心必然未安,且宜暗訪。”昭曰:“吾正欲如此。汝可與吾東行,推慰勞出徵軍士為名,以探消息。慎之!慎之!”
  賈充拜辭司馬昭,徑到淮南,入見鎮東大將軍諸葛誕。誕字公休,乃琅琊南陽人,武侯之族弟也,諸葛豐之後。因武侯在蜀為相,因此不得重用。後武侯身亡,誕在魏歷任重職,封高平侯,總攝兩淮軍馬。賈充慰勞三軍已畢,誕設宴待之。酒至半酣,充以言挑曰:“近來洛陽諸賢,見魏王懦弱,不堪為君。大將軍三輩輔國,功德彌天,可以禪代魏國。未審鈞意若何?”誕大怒曰:“汝乃賈豫州之子,世食魏祿,安敢出此亂言也?”充急應曰:“某具他人之言,特告明公耳。”誕曰:“朝廷有難,吾當以死報之,安忍使匹夫犯上耶!”充默然。
  次日辭歸,乃見司馬昭,細言其事。昭大怒曰:“鼠輩安敢如此!”充曰:“誕在淮南,深得人心,今若使人召之,必然不來,隨即必反,為禍乃小;若不召之,民反雖遲,為禍甚大,不如早早召之。”昭曰:“若匹夫果反,吾當自討之。”昭遂暗發密書與揚州刺史樂綝,然後遣仗徵誕為司空。
  誕得了詔書,已知是賈充告變,遂捉下使命拷問。使告曰:“想是樂刺史知之?”誕曰:“他如何知之?”使曰:“早有人送密詔去矣。”誕大怒,叱左右斬了來使,棄於後園,即時設宴,大會心腹將校約七百餘人。酒巡數次,誕曰:“前者所造衣袍鎧甲、旌旗器械,以擊盜賊。今天子取吾為司空,此物又無用矣。汝等可披挂,隨吾出城,遊戲旦夕便回。”衆皆應曰:“願從尊命。”各人遂皆全副披挂上馬,隨誕出城,投揚州而來。將至南門,城門已閉,吊橋拽起。誕勒馬停刀言曰:“吾早晚回洛陽,暫出遊戲,何為閉門?汝欲反耶?”城上無一人答言。誕引兵轉至東門,其門亦閉。誕大怒曰;“樂綝匹夫,安敢如此!”遂令將士打城。手下十餘驍將,下馬渡濠,飛身上城,殺散軍士,大開城門。於是諸葛誕引兵入城,乘風放火,殺至綝傢。綝慌上樓避之。誕提劍上樓,大喝曰:“汝父在日,受魏國大恩,不思報效,反欲順司馬昭耶?”綝未及言,被誕一劍斬之,將首級以木匣盛之,令人賫表並首級赴洛陽。
  表曰:
  臣誕受國重任,統兵在東。揚州刺史樂綝專詐,說臣與吳交通,又言被昭當代臣位,無狀日久。臣奉國命,以死自立,終無異端。忿綝不忠,輒將步騎七百人,以今月六日討綝,即日斬獲,函頭驛馬傳送。若聖朝明臣,臣即魏臣;不明臣;臣即吳臣。不勝發憤!即日謹拜表陳愚,悲感泣血,哽咽斷絶,不知所如,乞朝廷察臣至誠。謹表以聞。
  且說諸葛誕上表已畢,仍回壽春,大聚兩淮屯田戶口十餘萬,並揚州新附降兵四萬餘人,積草屯糧,足用一年;又令長史吳綱,送子諸葛靚音淨入吳為質求救。
  此時東吳丞相孫峻病亡,立從弟孫琳輔政。琳字子通,為人強暴,殺大司馬滕胤,將軍呂據、王惇等,因此權柄皆歸於琳。吳主孫亮雖然聰明,無可奈何。於是吳綱將諸葛靚至石頭城,入拜孫琳。琳問其故,綱曰:“諸葛誕乃蜀漢諸葛武候之族弟也,今不得已,故屈膝事魏。近被司馬昭侵欺侮慢,特來歸降。誠恐無憑.專送親子諸葛靚為質,伏望臨危相救,平定之後,永為臣下。”琳大喜,加賞吳綱,便遣大將全懌、全端為主將,王祚為合後,朱異、唐咨為先鋒,文欽為鄉導引進,大起吳兵七萬,分三路而來接應。吳綱回壽春報知諸葛誕。誕大喜,遂陳兵準備。
  卻說使命將樂綝首級並表文到洛陽,見了司馬昭,昭大怒,就欲自討。長史賈充曰:“主公承父兄之基業,恩德未及四海,今棄天子而去,若一朝有變,悔之何及!不如奏請太後及天子一同出徵,可保無虞。此萬全之計也。”昭大喜曰“此言正合吾意。”遂入奏太後曰:“諸葛誕謀反,臣與文武官僚計議停當,請太後同天子御驾親徵,以繼先帝之遺意。”太後畏懼,遂從之。次日,昭請魏主曹髦起程。髦曰:“大將軍都督天下軍馬,任從調遣,何必膚自行也?”昭曰:“不然。昔日武祖縱橫四海,文帝、明帝有包括宇宙之志,並吞八荒之心,凡遇大敵,必須自行。陛下正宜追配先君,招清故孽,何自畏也?”髦懼威權,衹得從之。昭遂下詔,盡起兩都之兵二十六萬,命徵南將軍王基為正先鋒,安東將軍陳騫為副先鋒,監軍石苞為左軍,兗州刺史周泰為右軍,護車駕大進南徵,浩浩蕩蕩,殺奔淮南而來。
  東吳先鋒朱異引兵迎敵。兩軍對圓,魏軍中王基出馬,朱異來迎。戰不三合,朱異敗走。唐咨出迎,又戰不三合,亦大敗而走。王基驅兵掩殺,吳兵大敗,退五十裏下寨,報入壽春城中。諸葛誕自引本部銳兵,會合文欽並欽二子文鴦、文虎,雄兵數萬,來退司馬昭。未知勝負如何?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話說三國
前言三國志宗僚
捲之一: 祭天地桃園結義劉玄德斬寇立功安喜張飛鞭督郵何進謀殺十常侍
董卓議立陳留王呂布刺殺丁建陽廢漢君董卓弄權曹孟德謀殺董卓
曹操起兵伐董卓虎牢關三戰呂布捲之二: 董卓火燒長樂宮袁紹孫堅奪玉璽
趙子竜磐河大戰孫堅跨江戰劉表司徒王允說貂蟬鳳儀亭布戲貂蟬
王允授計誅董卓李傕郭汜寇長安李傕郭汜殺樊稠曹操興兵報父仇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