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華麗血時代   》 養狼反噬 悔之無及(4)      梅毅 Mei Yi

  此時,梁朝荊州刺史、梁武帝第七子湘東王蕭繹聽聞建康臺城被圍的消息,移檄其所督統的湘州刺史河東王蕭譽、雍州刺史嶽陽王蕭察,命他們率兵勤王。同時,梁朝江州刺史當陽公蕭大心、郢州刺史南平王蕭恪等人皆發兵入援。
  知道梁朝宗室紛紛派軍趕來,侯景在王偉等人勸告下,用箭往城內射了許多“勸降書”,其中不少內容確確實實揭開了梁武帝統治時代的“傷疤”:梁自近歲以來,權倖用事,割剝人民,以供嗜欲。如曰不然,公等試觀:今日國傢池苑,王公第宅,僧尼寺塔……及在位庶僚,姬薑百室,僕從數千,不耕不織,錦衣玉食。不奪百姓,從何得之……今城中指望四方入援,吾(侯景自稱)觀王侯諸將,志在全身,誰能竭力致死與吾爭相勝負哉……蕭傢宗室,真不知是何種遺傳基因導致生成如此之多父子兄弟相殘之徒。蕭衍本人並非兇暴之父君。其侄蕭正德叛梁逃魏,回來後蕭衍唯哭泣申斥而已,照用不誤,且當以重位。至於兒子輩,蕭倫衹是荒悖無斷識,不算壞人;蕭繹觀望成敗,居心叵測;蕭紀、蕭範、蕭譽、蕭察等人,似乎聞有君難馬上提兵赴援,但都是“遷延坐視”,唯一的目的就是等敵人把骨肉親屬幹掉後自己稱尊。找遍蕭傢子弟,衹有簡文帝太子蕭綱是個全忠全孝的人物,至死不背君叛父。後人分析蕭梁傢族這種“不忠不義”病,大至皆認為是蕭衍疏於教誨所致,所謂“慈過而背慈”。蕭傢各位翩翩子弟,“皆有文章名理之譽”,智商個個高出正常人,但因他們“所習有讀者,宮體之淫詞;所研諸慮者,浮屠之邪說”。因此,忠孝仁義的道德教育方面十分虧欠,故造成傢國速亡的惡果。
  至此,侯景又遣使於東魏,肉麻的猛誇東魏皇帝和高氏一傢上下,表示自己正在為東魏打江山,要高傢兄弟放回他的傢屬。蕭衍好騙,高傢諸兒可個個是人精,書報,人傢連理也不理。
  此時,發生了一件極富戲劇性的事件。
  白馬將軍陳慶之的兒子陳昕先前為侯景俘獲,囚在侯景屬下範桃棒的軍營。陳昕有好口才,以忠義打動範桃棒,勸他襲殺侯景大將宋子仙等人,詣城降梁。範桃棒從計,暗送陳昕連夜入城。
  梁武帝大喜,下敕刻銀券賜範桃棒,並答應封其為河南王。朱異等人贊同(皇上所講他沒有不贊同的),太子蕭綱猶豫,怕範桃棒是詐降,衆人議來議去,一直沒有下文。
  緊急關頭,範桃棒又派人表示:“我馬上率親隨五百人來降,到城下後,我們一齊脫甲,乞望朝廷開城容納,事濟之後,必破侯景。”本來是情急事切,太子蕭綱聽此更以為疑,一個勁搖頭。老姦臣朱異此刻倒真清醒,撫胸大哭:“皇梁社稷大事去矣1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範桃棒部下有人密告侯景,侯景立刻殺掉範桃棒。陳昕不知範桃棒死,出城接應,被侯景抓住,也丟了性命。
  原先奉命出擊侯景的邵陵王蕭倫聽說侯景已渡采石進圍臺城,忙回軍京口,率三萬精兵自京口西上。侯景聞訊,忙調軍到江乘(今江蘇句容以北)迎擊。蕭倫等人徑嚮鐘山,避過侯景軍,在鐘山上紮營。侯景大懼,忙把先前搶掠的珍寶、美女集中在石頭城,準備隨時乘船逃走。雙方初戰,侯景大敗。但是,蕭倫沒有抓住時機,與侯景對陣不攻。侯景佯退,梁朝安南侯蕭駿以為有機可乘,忙率壯士追擊,不料侯景忽然止步反擊,蕭駿不支敗走,梁朝“常敗將軍”趙伯超根本不救援,扭頭就跑。侯景乘勝追擊,梁軍大潰,多名宗室、將領被擒,蕭倫僅剩不到一千兵士,倉皇逃走。
  當晚,梁朝鄱陽王蕭範的世子蕭嗣與另外兩路援兵趕到,於蔡州紮營。侯景見狀把南岸居民全部趕到江北,“焚其店捨,掃地俱頸。又過幾日,湘東王蕭繹遣世子蕭方入援,並命竟陵太守王僧辯率舟師萬人,自漢川出發,載糧東下入援。
  最為不幸的是,梁朝擔任守城真正總指揮的羊侃因勞累過度,病亡於臺城之內,死年纔五十四歲。羊侃勇力絶人,年輕時候輓弓十餘石,能手提高大石人互擊,使石人皆碎。這樣一個武將,竟也善音律,自製《採蓮》、《棹歌》兩麯,新緻感人。然而羊大將軍生性豪侈,承平之日,天天賓客滿座,酒樽不空,錦衣玉食,無日不宴。同時,羊侃又“性寬厚,有氣局”,下屬因醉失火,燒掉他七十多艘大船的寶貨,羊侃聞之,毫不在意。惹禍人懼事逃走,羊侃召還不問,待之如初。可惜的是,豪俊之人,壯志未酬而死。
  各地梁朝援軍紛紛趕到。衡州刺史韋粲率五千精兵,會同江州刺史當陽公蕭大心,趕至南州;韋粲表弟司州刺史柳仲禮也率步騎萬餘人至橫江;西豫州刺史裴之高、宣猛將軍李孝欽、南陵太守陳文徹以及前司州刺史羊鴉仁均合軍一處,屯於新林。在韋粲建議下,衆人推柳仲禮為大都督,統帥各路援軍。
  梁武帝太清三年初,柳仲禮把大本營從新亭移至大桁。
  由於大霧,韋粲一軍迷路,剛至青塘,被侯景攻擊,韋粲與子弟數人皆力戰而死,“親戚死者數百人”。當時,柳仲禮正吃飯,聞訊,投箸披甲,率親兵百餘騎馳救大表哥,逆戰侯景於青塘,竟也大敗賊軍,斬首數百,賊軍掉入淮水中淹死的也有一千多人。最驚險的一幕是,柳仲禮手中長矟已經差數寸就刺入侯景脖子,賊將支伯仁突馬而前,一刀砍中柳仲禮肩膀。戰馬驚起,柳大將軍墮於泥沼之中。賊兵數百人圍來,齊齊舉矟要刺。恰巧梁將趕到,柳仲禮得免。自此,侯景和柳仲禮兩人都是麻桿打狼兩頭怕,侯景再也不敢上南岸,柳仲禮再也不言出戰。特別是柳仲禮,那一刀似乎不是砍在他肩上,而是砍在他的膽上,自彼時起,昔日英威四振的大將似乎完全變了一個人,成為縮頭王八。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中華盛事的胎動期(1)中華盛事的胎動期(2)三分一統晉業興
大好江山誰承繼(1)大好江山誰承繼(2)大好江山誰承繼(3)
“牝雞司晨”朝綱紊(1)“牝雞司晨”朝綱紊(2)“牝雞司晨”朝綱紊(3)
樹欲靜而風不止(1)樹欲靜而風不止(2)樹欲靜而風不止(3)
血肉橫飛殺戮始(1)血肉橫飛殺戮始(2)血肉橫飛殺戮始(3)
血肉橫飛殺戮始(4)攻伐大亂滿京城(1)攻伐大亂滿京城(2)
攻伐大亂滿京城(3)你方唱罷我登場(1)你方唱罷我登場(2)
你方唱罷我登場(3)你方唱罷我登場(4)你方唱罷我登場(5)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