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 杜翁      蒲松龄 Pu Songling

  杜翁,沂水人[1].偶自市中出,坐墙下,以候同游。觉少倦,忽昔梦,见一人持牒摄去[2].至一府署,从来所未经。一人戴瓦垄冠[3],自内出,则青州张某[4],其故人也。见杜惊曰:“杜大哥何至此?”杜言:“不知何事,但有勾牒。”张疑其误,将为查验。乃嘱曰:“谨立此,勿他适。恐一迷失,将难救挽。”遂去,久之不出。惟持牒人来,自认其误,释令归。杜别而行。途中遇六七女郎,容色媚好,悦而尾之。下道,趋小径,行十数步,闻张在后大呼曰:“杜大哥,汝将何住?”杜迷恋不已。俄见诸女人人一圭窦[5],心识为王氏卖酒者之家。不觉探身门内,略一窥瞻,即见身在■中[6],与诸小■同伏[7].豁然自悟,已化家矣,而耳中犹闻张呼。大惧,急以首触壁。闻人言曰:“小豕颠■矣。”还顾,已复为人。速出门,则张候于途。
  责曰:“固嘱勿他往,何不听信?几至坏事!”遂把手送至市门,乃去。杜忽醒,则身犹倚壁间。诣王氏问之,果有一豕自触死云。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沂水;县名。今属山东省。
  [2]持牒摄去:手持公文,拘捕而去。牒,公丈,即下文“勾牒”,拘捕犯人的公牒。摄,拘捕。
  [3]瓦垄冠:即瓦楞帽,明代平民戴的一种帽于,帽顶折迭似瓦楞,因称。
  [4]青州:府名,治所在今山东益都县。
  [5]圭窦:墙上凿门,上锐下方,其形如圭,故称圭窦。窦,式作“窬”。
  《文苑英华》三五一梁昭明太子(萧统)《七契》:“荜门鸟宿,圭窦狐潜。”
  [6]芳(lì历):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原作“笠”。|,牲畜的栏圈。《方言》三:“|,国也。”|(hùn混),猪圈。
  [7]■(jiā家):猪的别称。见《方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大话聊斋
卷一: 考城隍耳中人尸变喷水瞳人语画壁山魈[1]咬鬼
捉狐荍中怪宅妖王六郎偷桃种梨劳山道士长清僧
蛇人斫蟒犬奸雹神狐嫁女娇娜僧孽妖术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