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隋唐五代的另類歷史:帝國的正午 》
時來天地皆同力(3)
梅毅 Mei Yi
恰巧,馬邑人劉武周結衆為盜,殺太守王仁恭,自稱天子,誘引突厥兵馬,準備嚮太原挺進。李世民、裴寂、劉文靜藉此機會,大發庫金,分散府物,四處招兵買馬。而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是煬帝心腹,聞訊起疑,獲悉李淵父子異動,一合計,便想以到晉祠祈禱為名,把李淵誘至其地拘捕,一網打荊
關鍵時刻,“吉人自有天相”。晉陽有個叫劉竜的土豪鄉長,通過裴寂與李淵相識。李淵貴為帝親,與這麽一個“副科級”的財主也一見如故,喝酒吃肉,豪賭打炮。劉竜這種卑賤出身的“微細”之人,自然心中感激涕零,覺得李淵很給自己面子。同時,由於劉竜有錢,與副留守高君雅關係也不錯。高君雅想“辦掉”李淵,飲酒之際,自然就不拿劉竜當外人,把己謀全盤告之。劉竜出高君雅府門,一溜煙直奔李淵宅邸,“具以啓聞”。
心驚肉跳之餘,李淵表面鎮靜,對劉竜說:“您能以此事相告,深有至誠。請不要再對別人說,我自有安排。”同時,李淵暗下决心,不反也得反。
大業十三年農歷五月丙寅清晨,李淵“惡人先告狀”,大集僚屬,聲言高君雅、王威兩人引突厥入寇,先發製人,當衆逮捕了兩人,送入監牢。兩人叫苦不迭,直悔動手過晚。
更絶的是,過了兩天,果然有“突厥數萬騎抄逼太原,縱入城郭北門,取東門而出。”李淵也不畏懼,派先前招降的賊師王康達出城埋伏。王康達等人習慣了搶略,突厥軍隊過了一半,中有缺停,王康達以為是隊尾,忽然跳出,準備搶馬。不斷,後隊突厥包抄,前隊突厥掉頭,前後夾擊,把這批“新附軍”包了餃子。太原城內居民,一恨高君雅、王威“引狼入室”,二畏突厥兵馬強盛,三驚城內軍兵衆多,憂恐之下,更加緊密地“團结”在李淵周圍。
李淵指揮若定。他派遣小股部隊連夜偷偷出城,占據險要之地,然後,又讓這些人白天大張旗鼓,大呼入城,給突厥人造成“援軍不斷”的假象。同時,他還囑誡軍士,遇突厥兵,“恃險勿戰”,敵退勿追,使敵人“莫測”太原守將到底要幹什麽。
《大唐創業起居註》記載,突厥各隊首領互相嘀咕:“唐公相貌有異,舉止不凡,智勇過人。前來馬邑,大勝我輩。今在太原,何可當也……不如早去,留必取死1於是,突厥人連夜遁逃。這些記載,完全是溫大雅唬弄人。真正原因,一是突厥人在城外抄掠已足,急於回去享用“戰利品”;二是李淵親自給突厥的始畢可汗寫信,稱臣裝孫子,並表示“徵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坐受寶玩,不勞兵馬,亦任可汗……”。突厥人無遠謀,又貪寶物,太原城堅,難以一時攻破,自然得了大便宜就走。李淵為自己臉上塗粉,嚮衆人講他是“屈於一人之下,伸於萬人之上”,表示他是為了民衆利益纔如此“屈尊俯就”。
解除了突厥人“背後一刀”的最大危脅,處死了王威、高君雅兩個“肉中刺”,李淵父子於七月份開始正式興兵,托以伊尹放太甲、霍光廢昌邑王為名,宣佈廢掉煬帝,立代王楊侑為帝。代王楊鬱是隋煬帝亡故的元德太子楊昭之子,當時纔十三歲,人又在長安,所以,李淵明顯是掩耳盜鈴,不過當時天下人皆爭逐帝座,也沒人真站出來和他在這方面較真。
突厥人聽聞李淵反隋,也派柱國康鞘利等帶數千匹好馬趕來。李淵演戲很投入、逼真,以臣禮跪受始畢可汗書信,又大贈使臣金銀美女。同時,李淵心機很深,知道突厥人所攜馬匹不是無償贈送,而是要用錢購買,便衹撿上等好馬,購買其中一半的馬匹。
起義人衆見李淵如此,以為主將惜錢,便紛紛自告奮勇,要自己出錢出物換購其餘馬匹。李淵阻止,意味深長地勸告說:“突厥人的馬象羊一樣多,陸續有來,恐怕到時你們買也買不荊鬍人貪財,我們不要暴露自己有錢,現在買少量的馬,表示我們很窮,也不要急需戰馬,如此,才能稍稍抑製這些鬍人的貪心。”此外,他還誡諭出使突厥的劉文靜:“突厥人派兵前戰,衹可收納數百騎即可,拿他們當幌子嚇唬一下隋軍,此外,藉鬍人援軍,可阻止劉武周與鬍人聯軍政打我們。如果突厥人馬衆多,百姓絶無生存之理,搶掠劫殺,會造成大禍。”可以想見,李淵還真不是倚仗狼勢的賣國賊,不愧是老到深謀的政治傢。為此,一直跟隨他左右的溫大雅充滿崇敬地回憶:“帝(李淵)素懷濟世之心志,有經綸天下之心。接待人倫,不限貴賤,一面相遇,十數年不忘。山川衝要,一覽便憶。遠近乘風,鹹思托附……”
李傢之所以能化傢為國,究其實,李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反經合義妙盡機權——太原起義後的李淵八月,李淵以四子李元吉為太原留守,以長子李建成為左軍,以次子李世民統右軍,自率中軍,從太原嚮長安挺進。一路順利,“義旗之下,每日千有餘人,論賞功勳……百計千端,來從如雲,觀者如睹……人人得所,鹹盡歡心”,很有天王巨星風采,幾乎是“有徵無戰”,兵不血刃。
一直開到霍邑(今山西霍縣),李淵纔遇到平生第一塊難啃的骨頭——隋將宋老生。
霍邑地形險要,西北抗汾水,東臨霍太山,而且,宋老生手下有精兵二萬,非一般隋兵可比。同時,隋廷又派左武侯大將軍屈突通統遼東勁率數萬於河東(今山西永濟),與宋老生遙為呼應。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黃金時代的凋零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2)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3)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4)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5)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6)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7)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8)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9)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0)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1)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1)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2)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3)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4)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5)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6)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7) | 時來天地皆同力(1) | 時來天地皆同力(2) | 時來天地皆同力(3) | 時來天地皆同力(4) | 時來天地皆同力(5)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