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离静海
在完成月面探险之后,宇航员们开始准备离开月球。这已经到了7月21日,也是自发射升空以来的第六天。
这天上午两位宇航员在地面指挥中心的呼叫声中醒来,接着开始检查登月舱“鹰”的系统状况,一切正常。此时两位宇航员所面临的任务是很艰巨的,由于受登月舱所携带的东西的重量影响,用来发射“鹰”升空的只有一次机会,没有备用发动机,所携带的氧气也是有限的,一旦发动机失灵,等待他们的是氧气耗尽,后果不言自明。围绕月球飞行的“哥伦比亚”也是爱莫能助,根本不可能施行援助。
发射时间接近下午2点。
在大家焦急的等待中,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准时启动发动机升空。“鹰”把登陆装置作为发射台,上升部分起飞时与之脱离,独自飞离月面。在上升部分的船舱周围装有四组制动发动机(小型火箭),以它们的喷射来改变前进方向。
上升过程一切正常,这令地面指挥中心的人们稍稍放下心来。在到达预定的轨道高度时,“鹰”打开会合雷达,目标紧紧地盯着“哥伦比亚”。此时“哥伦比亚”位于高度接近110千米的月球轨道上,而“鹰”还在高度接近83千米的月球轨道。为了会合对接成功,不仅要对准高度,而且必须把对接双方的轨道面纳入同一平面。为此,“鹰”在正好转一周之后的离月面83千米的高空,用制动发动机调整飞行角度,对准“哥伦比亚”的轨道面。这项工作进行得很顺利。
“鹰”沿着椭圆形轨道不断爬高,从后下方飞近“哥伦比亚”。“哥伦比亚”把指令舱的前端指向“鹰”。“鹰”则启动会合灯闪光,让制动发动机喷射调整着姿势。飞船的双方互相用会合雷达和光学测定仪取得联系,都做好了对接工作的准备。距离越来越近了,柯林斯把“鹰”上的十字型对接目标正好对准了窗口上的六分仪刻度。好,对接!双方都屏住呼吸,密切配合,只听“哐当”一声,对接上了。
然而就在着个时候,整个舱开始剧烈晃动起来,并且还伴随着强烈的响声。一定是有什么地方出了什么问题,于是他们准备重新分离然后对接,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随着一次大的颤动,两个飞行器对接上。就这样他们成功了。“鹰”又回到了“哥伦比亚”的身边。此时接近7月21日18时。
当“哥伦比亚”与“鹰”重新连接在一起之后,柯林斯迫不及待地打开两舱的连接甬道,开始向“鹰”舱内吹送氧气,目的是防止来自于月球的“鹰”携带了未知的月球细菌。三位宇航员终于又见面了,此时他们的心情可想而知是多么的激动。
两位登月宇航员将登月舱“鹰”内的所有要带回地球的东西转移到指令舱里,然后他们重新聚集在指令舱。
此时的登月舱“鹰”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它的使命,为了节省燃料和不影响指令舱与服务舱的飞行,在成功对接后不久,“阿波罗11号”不得不抛弃“鹰”,尽管它劳苦功高。宇航员将“鹰”与母船分离,并且点燃它的发动机,让它在绕月轨道上继续飞行下去。三位宇航员怀着深深的感情目睹登月舱的离去,心里充满着感激与留念。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