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抱住一把熱情的腰:更衣記   》 第22節:有暗香盈袖      莊秋水 Zhuang Qiushui

  除了手帕,女兒們常常係在身上的另一件物事香囊,則讓一股香氣氤氳左右。古時香囊又稱香包、香纓、香袋、香球、荷包等,一般都是用綢緞製作而成,並綉有各種裝飾圖案,裏面裝上雄黃、茱萸、艾葉、冰片等中藥,不但提神還可香氛繚繞。
  如此貼身之物,女兒傢一陣一綫做了來,送給情郎,最能寄托無盡的期盼和愛戀。林妹妹因為誤會寶玉把她送的香囊給了小廝,賭氣把正在做的另一個也剪了。寶玉很生氣,可是後果不嚴重,少不得他還來哄妹妹開心。寶玉此等人,放在從前真是委麯了,有脂粉氣怎麽了,會哄人,會疼人,能體貼女兒傢心事,正是最最風行的一款。
  但是像《大明宮詞》裏的中宗李顯,年少時受母親的威脅,長大後受老婆的轄治,雖是天潢帝胄,卻衹好寄情香氛,一生躲在香囊後面逃避,最後還是不得善終,真是人間悲劇了,此等男人,雖可憐卻也可恨。
  使我衣袖三年香
  "衣服上薫得很好的香,經過了昨日、前日和今日好些時候,有些已經淡薄了幾乎忘記。[夜裏]將這件衣服蓋上,覺得在那裏邊還有薫過的餘香,比現今薫的還要漂亮。"清少納言這樣記下飄過鼻端的淡淡餘香。《紅樓夢》裏薛寶釵說:"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煙燎火氣的。"可見寶釵雖然懂得很多,也有才華,獨獨缺少了一份對生命的感知。
  古人早早就知道採集香料,比如雄黃、茱萸、艾葉、冰片、霍香等,春秋時,吳王宮有所謂"采香涇",就是宮女採集香料的地方,一水其直如箭,故又名箭涇。南宋詞人吳文英因此寫了這般名句"箭徑酸風射眼,膩水染花腥"。古代還使用一些帶有香味的染料來染色,比如宋代上層社會的女子喜歡用鬱金香草染在裙料上,裁出的裙子既有鬱金香的顔色,又帶着淡淡香氣。這又比熏香高明。行動之間,隨着裙子擺動,香氣繚繞,營造出一種似幻非幻的境界。
  此外也有所謂"香染",用丁香煎汁染出的布,淡紅中帶黃色。清少納言描摹七月的早晨:"女的穿着淡紫色衣,裏邊是濃紫的,表面卻是有點褪了色,不然便是濃紫色綾織的很有光澤的,還沒有那麽變得鬆軟的衣服,連頭都滿蓋了的睡着。穿了香染的單衣,濃紅生絹的褲腰帶很長的,在蓋着的衣服底下拖着,大概還是以前解開的吧。旁邊還有頭髮重疊散着,看那蜿蜒的樣子,想見也是很長吧。"還有用茜草、石榴來染色的。《說文》雲:"茜草可以染絳"。《紅樓夢》裏,有一回的回目便是"蔣玉菡情贈茜香羅薛寶釵羞籠紅麝串",賈寶玉把蔣玉菡送他的大紅汗巾換給了襲人,埋下了他們兩人日後姻緣的伏筆。
  比較今天誇張恣肆的時尚風潮,古人的這種低調而濃烈的風雅,真是令人很是慨嘆。兩相對照,真是:還有比復古更時尚的嗎!還有比過時更過時的嗎!
  藍印花布
  "前途沒有什麽希望,衹是老老實實的守候僅少的幸福,這樣的女人是我所看不起的。"寫過《枕草子》的清少納言果真做了宮中女官,"學習觀看世間的樣子",但據說她晚年的生活,也是頗暗淡的,在京都出傢為尼,過那老年孤獨的生活。
  然而多少女人"老老實實的守候僅少的幸福",幸福卻如流水,從指縫間溜走。多少女人理想着簡潔明快的生活,卻被迫拋入生活的逆流,翻捲動蕩,憔悴損傷。
  我總覺得一種女人必定對應着一種布料。"老老實實的守候僅少的幸福"的女人,對應的一定是藍印花布。用一位服飾專傢的話說,它有着"藍天般的深湛,遠山般的凝重,湖水一樣的清澈和野花似的馨香"。2002年鼕天我在湘西小城鳳凰沿街店鋪裏,被這深湛、凝重、清澈和馨香牽引着,流連在沱江的水光聽濤山的山色裏。
  苗傢用藍印花布做衣裙、圍巾、被面,藍白相間,淡淡的美,像鄉間野花綻放。據說苗傢新娘在成婚之日,要穿上24條藍印花布加彩綫綉的裙子,重達40公斤,這是把幸福乘以多少倍的美好願望啊。
  藍印花布的製作方法包括蠟染、夾板染、紮染和疊染,古時候叫做蠟纈、夾纈和絞纈。"夾纈,秦漢始有之",文獻裏記載了這種古老的染布技術。傳統的鏤空版白漿防染印花的藍印花布,俗稱"藥斑布"。《圖書集成》捲中記載:"藥斑布,以布抹灰藥而染青,候幹,去灰藥,則青白相間,有人物、花鳥、詩詞各色,充衾幔之用。"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看莊秋水"更衣"第2節:一抹微雲第3節:保衛屁股第4節:夫長婦隨
第5節:為什麽這麽黑?第6節:從來不解醉紅裙第7節:一件大紅鬥篷第8節:妾有綉腰襦
第9節:一襖心情第10節:具有國際感的披帛第11節:對抗性遊戲第12節:裙帶關係
第13節:圍裙的前世今生第14節:人傢的姑娘有花戴第15節:雲鬢花顔金步搖第16節:心有千千髻
第17節: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8節:結發為夫妻第19節:女為悅己容第20節:溫潤如玉
第21節:團扇團扇,美人並來遮面第22節:有暗香盈袖第23節:名叫"合歡"的秋扇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