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国风情 》 感受日本 》
第22節:感受日本(22)
歐陽蔚怡 Ou Yangweiyi
日本料理講究的不僅僅是飯菜的美味,餐具的選擇也是料理的一個部分。容器裏的菜餚的形狀與色彩相得益彰,構成了一幅誘人的美食圖,即使是一個從來沒有在意過餐具視覺效果的食客也一定因餐具和菜餚構成的整體美而不忍插入筷子。
櫻花瓣筷子置具、緑葉玻璃盤、紅葉瓷碟、貝殼陶碗、漆製重箱……形色各異的容器綫條勾畫出栩栩如生的季節風采,材質器皿的不同組合呈現出佳餚鼕暖夏涼的豐富表情。
日本的餐具、茶具形式多樣,有的粗獷純樸,有的細膩精美,人們在選購的時候,會從器具的機能、手感和造型色彩等多個方面去考慮。所以,透過餐具器皿可以窺視出主人的生活品位和雅興。在日本,因為餐具文化具有雅俗共賞的特性,即使平常人傢的餐具,其種類和數量也比中國普通家庭的餐具多出許多。
來日本的十幾年裏,儘管自傢的飲食習慣依然保持着中國傳統,但是外出吃飯,為了享受自己做不出來的色、香、味,欣賞自己傢裏沒有的餐具美,我總會選擇一份日本料理。
前不久,因為餐具的話題讓我感受到了久違的文化衝擊。一位中國朋友對我說起她來日本的生活。這位朋友是因為嫁給了一位日本先生來到日本的,在此之前,她對進入日本家庭以後的艱難做好了任勞任怨的心理準備。因為她的吃苦耐勞、善解人意,和表裏如一的誠實,她漸漸得到了先生以及一傢人的信任和在感情上的接納。對這些她很知足,衹是她覺得自己在傢裏還沒有受到平等的待遇。我問她何出此言,她說是從餐具上感受到的,原來她在傢裏和先生的餐具不一樣,碗、筷、杯、碟都是分開的,先生的大,自己的小。
在中國,無論是自傢人還是客人,餐具一般都是共用的,講究一點的家庭會購置花色形狀統一的成套餐具或茶具。人們可能有自己專用的茶杯,但很少聽說有自己專用的飯碗、盤子和筷子。儘管來日本以後我多次和日本朋友共餐,偶爾也去日本人傢裏做客,因為身份不同,所以對日本人家庭內部的生活狀況並不太瞭解。這位朋友雖然日語不太流暢,但畢竟是以家庭成員的身份和日本人朝夕相處。
她的很多感受都是我所不曾有的,所以對她受到的“不平等待遇”衹能唏噓同情。
沒過多長時間,碰巧和幾位日本主婦一起吃飯,席間談起餐具的話題。我問起身旁的朋友傢裏的餐具種種,她說很多日本人傢裏的餐具、茶具都不是共用的。為了證實這句話的真實性,我問了在座的其他朋友。讓我非常意外的是,所有的人在傢裏都有自己專用的餐具。而且她們還說,妻子的餐具在尺寸上都比先生的小,花色樣式也各不相同,這並沒有男尊女卑的含義。通過用具表現男剛女柔、男女有別這也是日本流傳已久的習慣和文化。
驚訝之餘我上網檢索起日本餐具的歷史:在日本的家庭幾乎人人都有自己專用的茶杯、飯碗、筷子等餐飲用具,尤其是夫婦的餐具茶具通常都是相似而不相同,有的女人因為對自己的用具情有獨鐘,甚至不允許先生碰自己的用具。人們常常選擇質地一樣、花色不同的成雙茶杯、碗筷作為賀禮贈送給新婚夫婦。考古學家根據古墓出土陪葬品復原了當時人們的生活習慣,並推測,日本人各自擁有自己餐具的歷史要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前的繩文彌生時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感受日本(1) | 第2節:感受日本(2) | 第3節:感受日本(3) | 第4節:感受日本(4) | 第5節:感受日本(5) | 第6節:感受日本(6) | 第7節:感受日本(7) | 第8節:感受日本(8) | 第9節:感受日本(9) | 第10節:感受日本(10) | 第11節:感受日本(11) | 第12節:感受日本(12) | 第13節:感受日本(13) | 第14節:感受日本(14) | 第15節:感受日本(15) | 第16節:感受日本(16) | 第17節:感受日本(17) | 第18節:感受日本(18) | 第19節:感受日本(19) | 第20節:感受日本(20) | 第21節:感受日本(21) | 第22節:感受日本(22) | 第23節:感受日本(23) | 第24節:感受日本(24)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