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荟萃 藝術人生   》 第22節:絶對幕後之陳凱歌(1)      王崢 Wang Zheng    朱軍 Zhu Jun

  絶對幕後
  到現在也沒有找到陳凱歌有什麽特別
  “用文化引導娛樂”是《藝術人生》的終極理想。製片人王崢有知識分子情結,“我們最感興趣的嘉賓——也是引起最大反響的嘉賓——經常有着知識分子的背景。”陳凱歌這期節目就是實踐這種理念的代表作。
  但高級和有趣似乎是一對矛盾,許多長於思想的人難免說話沉悶,不適合做長時間的節目。另外就是獨傢的東西少。“實際上到現在也沒有找到陳凱歌有什麽特別。”小別實話實說。
  國際大導演,學問深,認真、倔強、咄咄逼人,一般人對陳凱歌都有些發怵。小別仍然記得剛接到任務那刻的情景,“當時我後背都發涼。”
  不談他的電影,就談他紮什麽皮帶
  解讀“藝術人生”,最後還是落在“人生”兩個字上。把明星還原為普通人,提煉出明星經歷和情感中那些普通人有共鳴的部分,給觀衆以啓發,這是節目的核心理念。
  “咱們在現場就別再談他的成就、他的電影,咱們就說說他紮什麽皮帶。”策劃會總是這樣亦莊亦諧地進行着,一個糾纏不决的大問題被一句漫不經心的玩笑話解决了。
  策劃會上的“務虛”一層一層地逼進節目的核心,“他到底對什麽在意,我們針對他在意的東西做刺激就可以了。”
  那什麽是陳凱歌在意的?用什麽來打動陳凱歌?要在有限的時間裏談出深度、談出內容,進入人物的內心,就必須截取人物生活的一個斷面。為了迅速切入陳凱歌的生活斷面,編導想到了使用“道具”。
  什麽樣的道具能夠引領話題呢?當然必須是與陳凱歌的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物。這些對於陳凱歌具有特殊意義的物品,必然會在現場引發他豐富的聯想,從而自然進入編導期待的話題。事實證明,這條路走對了。
  道具的背後
  道具一—牙膏
  陳凱歌離傢去雲南兵團時從傢裏帶了10管牙膏。“多年後我認真地意識到10管牙膏就是10管預購的沉甸甸的時間,仿佛預示着我的命運——包括當兵在內,我一共在雲南呆了七年,如果保持每天刷牙一次的習慣,我應該把最後一管牙膏帶回北京。”
  陳凱歌對於人生的很多感悟實際上是在那裏形成的。《孩子王》中最後的情節 “燒山”,就來源於在兵團的勞動。牙膏雖小,但連帶的時間歲月是陳凱歌無法忘懷的。
  道具二——父親的錄像帶
  此道具是電視臺在陳凱歌籌備《霸王別姬》時采訪其父的片段。找到這個片段是在陳凱歌自傢的片庫中。因為可能是“N”製的,所以在當時的節目中陳凱歌並未看到。
  陳凱歌的父親是一位中國早期的電影導演,曾執導過《知音》、《大河奔流》、《青春之歌》等等。陳凱歌做導演可謂子承父業。作為一個嚴厲的同行,父親從沒在媒體上誇過他。在節目錄製的時候看到父親談他,“打擊力度”可想而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1節:序第2節:解讀《藝術人生》(1)第3節:解讀《藝術人生》(2)
第4節:解讀《藝術人生》(3)第5節:解讀《藝術人生》(4)第6節:解讀《藝術人生》(5)
第7節:朱軍訪談錄(1)第8節:朱軍訪談錄(2)第9節:朱軍訪談錄(3)
第10節:激情現場之趙本山(1)第11節:激情現場之趙本山(2)第12節:激情現場之趙本山(3)
第13節:激情現場之趙本山(4)第14節:激情現場之趙本山(5)第15節:激情現場之趙本山(6)
第16節:絶對幕後之趙本山第17節:激情現場之陳凱歌(1)第18節:激情現場之陳凱歌(2)
第19節:激情現場之陳凱歌(3)第20節:激情現場之陳凱歌(4)第21節:激情現場之陳凱歌(5)
第22節:絶對幕後之陳凱歌(1)第23節:絶對幕後之陳凱歌(2)第24節:激情現場之陳坤(1)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