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 二刻醒世恒言   》 第十回 昆仑圃弦续鸾胶      心远主人 Xin Yuanzhuren

  三生石上旧精魂,曾证三生夙有因。
  莫说寻常连理树,回生起死更奇闻。
  唐时有个探花崔护,一日行到武林西湖之上春游,见一园门之内,桃花盛开,崔护信步行到园中,忽见里面走出一个女子来,生得天姿国色。崔护见了,徘徊半日,彼此留情,只是不好交言而别。崔护因上京会试,就此匆匆去了。这女子之家姓殷,自从见了崔生之后,女子行坐不安,常常思念。不觉过了一年,仍旧桃花开放,崔护到京,中了探花。一心只记念着桃花之下的奇遇,且去辞了做宫,急急回到西湖之上来,重访旧游,只见园门深锁,桃花复开,而美人之面不知何在矣.崔护伤心惆怅,题了一首诗,就写在那园门之上。诗曰: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写还了诗,不忍就去,又叫了一只小船,终日往来于园门之外。却是那女子也因此事,已是得其病症,想起桃花开时,遇着那生,如今不知那里去了。因对父母说:“要到园中,再去看看。”父母见其生病,倒也依他,因此这女子同了梅香,到了湖中,上了岸,走到园门边,女子见那园门之上,有诗四句,念了又念,情知是旧年那生所题,不得相见,忽然伤感,就哽哽咽咽的哭起来。梅香不知缘故,急急的开了园门,扶他进去。那女子哭个不住,忽然竟晕死了去。父母闻知大惊,忙忙也到园中看视,救不醒了,只得打点入殓等事。却好那崔生小船,又游到园门来,只见园门大开,里面却有人哭。崔生怪道:“何故有人在内啼哭?”
  走上岸来,到邻舍家问了详悉,便走入内来。里面女子的父母,出来相见了。崔护说道:“令爱急促而死,护能医治。”父母心爱的女儿,况且崔生一表人材,便放此生去医,或者医得好时,便许这生为妻,也强如死了。就同崔护进去。这崔生一见那女子,死在那里,只等就殓,情知是为这首诗的缘故,也不能禁止,就放声的大哭。却是喜得缘分到此,不想这崔生眼泪滴到那女子脸上,这女子果然苏醒转来。开眼见了崔生,又流泪不止,父母上前,看见女儿醒转,只道真个救活了,忙忙扶起女儿,说:“亏这先生救活你性命,你可将息病体,好了就嫁与这生罢。”女子低头不应。这崔护向前,就通了姓名、乡贯,说:“我已中了探花,你令爱嫁我,也不为辱。”遂将旧年相遇,今日题诗、救活的事,说了一遍。那父母听了,口口道是天缘。自此殷氏就嫁了崔生,成其夫妇,岂不是个起死回生的奇事么?
  还有江淮一个举人,姓卢,名储,入京会试。先将平日做的文字,录了一卷,呈与尚书李翱评阅,这李翱乃是唐时一个才子,就是韩文公取中的高弟,出镇江淮郡。这日,卢储投过了文字,李尚书因有要紧的公事,未及评览,便将这卷文宇放在书房桌上,意思待公事毕了,方来批点。不想这李翱却有个女儿,年方及笄,尚未议婚,乃是个女中学士。自恃高才,不肯嫁凡夫俗子,须要亲自选中文才,然后肯嫁的。这日却好是红叶有情,赤绳曾系,可可的这女子走到父亲书房,看见桌上一本文章,他就展开一看。看了一遍,又看一遍,不忍释手。大喜说道:“此人文才高妙,今科决是状头矣!”提起笔来,批下一段道:
  此文彩色陆离,有台阁气象;联篇云锦,逞月露词华。
  取巍科,享荣名,居然大魁天下。材品无双,风流绝世,洵当代人豪也。
  批评完了,仍旧将卷子折好,安在砚瓦之下,自己流连了半日,方进香阁中去了.却说那李翱爱才心切,记得早辰有那卢储文卷不曾批阅,就走到书房,拿起那一本看时,却已批点得端端正正了。李翱大惊,看了一回,知是自家女儿的笔迹。他就留心道:“这是我女儿选中意了。”再看他文字,果然字字珠玑,篇篇锦绣,心下也自欢喜。随即差个长随,拿了一个名帖,去请那送文的卢举人来衙中相会。卢储闻说,连忙来到衙中。李翱出来相见,可就开口向道:“足下曾有亲事么?”卢生答道:“贫士尚未有室。”李尚书大喜,即将那本文字取出,递与他道:“此是小女亲笔所评。知足下此行,必夺天下大魁矣。殿元到手,如不弃嫌,老夫当以小女奉侍君子,足下之意何如?”卢储喜出望外,看了小姐所评,真是文心绣口,品得恰当;字又写得精妙,笔笔是卫夫人簪花格的小楷。连忙谢了出来。李尚书又赠他千金彩帛,以为入京的卷资,待中状元,即归完娶。这卢储欢喜不胜,一路上只将着李小姐的批评细玩,已是到了京师。会试过,中了进士;殿试传胪,第一甲第一名状元果是江淮郡卢储。唐主大喜,乃命折花一枝,红绫束饼啖百枚,盛以金盒,遣中官二人,驰赐状元。便令戴花收酒,以为荣宠。这卢储才过殿试,径赴佳期,急忙上了一个归娶的本。唐主又钦赐金花银币、宫锦莲灯,又命中官二人,送至江淮李尚书府中成亲。卢储到了江淮,见过了李尚书,李尚书大喜,即延请卢状元,寓在书房。卢生到了书馆,洗尘三日,即作催妆诗一首,命使女呈送孪小姐妆台之上。李小姐拆开看曰:
  昔年将去帝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
  今日已成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李翱择日,谢了圣恩,遂将女儿与卢储成亲。成亲之后,夫妇两人甚是相得。一个喜说“相公天才,杏林第一”;一个笑说“夫人国色,绝世无双”。自此建治花园,楼阁,日与赋诗论文、赏花咏月以为乐。欢洽了数年,天子爱卢储的才,钦点为河南、河北、剑南、湖东各省主试,考取天下贤才。卢储上奏曰:“本朝策士,纯用诗赋 非举贤求治之要。今奏过圣上,乞以诏策、咨访,治术为先。”唐主准奔。卢储谢恩出朝,遂与李氏夫人相别,说:“我此行,各省取士回来,也得一年光景,方得回来,夫人在家,可善自消遣。”李氏夫人不忍分离,因王命不可迟违,只得含泪而别。李尚书闻得女婿出京典试,收揽海内英雄,以为门生,是第一荣显之事,作诗一首赠行。诗曰:
  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
  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卢储谢别了李翱出京,一路风宪,自不必说。却说李氏夫人,因卢储典试出外,含泪送行,心下怏怏不乐,不觉春去秋来,已是半年光景。李氏染了一个心痛之疾,屡药不效,却因与卢储恩爱最好,灯前月下,自处无聊,病势日增无减。看看秋老霜浓,冬深雪积,愈觉凄凉寂寞。展转没情投绪,偶作小词,名《百字令》,以遣闷怀。词曰:
  别离情绪,奈一番好景,一番愁蹙,燕语莺啼人乍远,还是他乡寒食。桃李无言,不堪攀折,总是风流客。东君也自,怪人冷淡踪迹。
  花艳草草春工,酒随花意薄,疏狂何益。除却清风并皓月,脉脉此情谁识?料得文君,重帘不卷,只等闲消息。不如归去,受他真个怜惜。
  自此一病不起,延挨将尽,李氏对这些养娘、侍女说:“我死之后,不可将我入殓,老爷原说一年将满,即是归期,如今已是年终了,只这几日,老爷必然回家,须等老爷亲自回来殓我,不可违我说话。多多上福老爷,说我料道今生不能相聚了。”说罢,哽咽一声,果然死了。真个这些服事的人,不忍违他遗言,哭了一回,先去报与李尚书知道。李翱痛哭不己,就依着女儿言语,不办后事,只分付着众人守管着,以待老爷回来。死了恰好三日,遇着卢储典试事毕,回到家中,闻说李氏因记念得病,已死三日,卢储大惊,也哭得晕去,就如做梦的一般。其魂直渺渺茫茫,游到一个海上仙山,山门上大写“昆仑圃”三个金字,中间坐着的,乃是汉朝东方曼倩先生,左右列两行仙吏,无数香花、旌幢、旛盖,金碧辉煌。这东方先生一见了卢储,便叫道:“鹤羽,你来是为那鸾英的灾难么?汝二人原是我座前的侍香仙子,你是仙童,名唤鹤羽;汝妻李氏,是我仙女,唤作鸾英。因我前到王母瑶池之上,去盗食蟠桃,回来迟了些时,汝二人就思凡下界,成了夫妇。那鸾英又因失手伤了我庭前凤喙,该有这三日亡身之难。我已将此凤喙,和了那东海玉岩山的麟角,制成丹胶一粒,名为‘续弦胶’,可使断弦重续,绝命再生。配炼丹胶,俱非凡物,乃是:
  上清之露,天池之水,玉炉之火,蓬岫之薪,
  旸谷之精,丹渊之华,配以星魄,合以云砂。
  此胶凡九炼而成,果系夫妇有情,生死不变其爱的,才可与他,救其一命,再得人间欢聚。汝二人为夫妇,未及半世,尚未到九九之数,今赐汝续弦胶一丸,纳入鸾英口中,轻轻叫他三声‘鸾英’,自然能醒,他不欲入殓以待汝归者,为此也。自知仙体不坏,不与那些凡人说破,故耳。汝可速速将去,待九九数终,汝二人同到昆仑圃相会,我仍收留为弟子,度汝成道,毋为情欲所迷,一堕红尘,万劫难转,牢记牢记。”回头又命一仙童,取火枣一枚,交梨一颗,与他食了,即令童子送鹤羽下山。卢储叩头谢了,同这童子一路下山。行了半日,只见满山文禽翠羽,银杏仙桃,丹崖石蹬.各山路径都是,日游之地,相熟的去处。一路玩赏,忘了下山之事。这童子大喝一声道:“你还不走么?”用力一推,这卢储就似在万山顶上,跌下的一般,却好晕了一个时辰,被这童子一推,就跌醒了,看见守着妻子哭哩。卢储定了性,想了一会,一一记得晕去时的光景,及东方先生的言语。所赐的续弦胶,探之怀中,果有一丸,于是心下大惊,不与众人说明,便分付众人避到外面。他一手将这续弦胶放入李氏口里,一面叫:“鸾英,鸾英!”叫了三声,真个李氏慢慢苏醒转来,心下明白,且不言语,轻轻的开眼叫道:“官人回来了么?”卢储应道:“贤妻如何就撇了我去,快些醒来!”李氏遭:“我服了鸾胶,病已好了。”就坐了起来。卢储欢喜,叫众人进来:“看我夫人,幸喜重生了。”众人连忙一齐进来,见了倒吓得木呆了,开了口,合不得,众人慌忙来问夫人怎生样死去的光景,又连连的火急去报与李翱。李翱闻得,也觉骇然,忙来看了女儿,便问卢储道:‘贤婿何处得了异术,能救我女重生?真是可喜!”卢储却不言所以,只说缘分不该就断耳。自此二人重新又做夫妇,好似做了两世夫妻的。过了几时,李翱身故,卢储也做到尚书地位,拜了宰辅,荣享千钟之粟。圣上宠眷不衰,整整又做了二十年宰相,尊到极晶,已是六十多岁了。夫妻却是同年的。
  一日,圣上郊祀回来,卢储侍驾,圣上赐了些甘露羹,命他持回食之,发白可转而为黑。卢储持回,同李氏食了,果然发白变黑。李氏笑指着卢储道:‘相公,这可就是仙丹,故能有此灵妙。”说了这一句,就似点醒这卢储的一般,卢储忽然心下醒悟,就对李氏道:“你三十年前死去三日的事,可记得么?”这李氏便应道:“你三十年前梦去九九之数,可记得么?”卢储笑了一笑,即日解了朝服,换了道衣,上了辞官的表章,拜还了钦赐的金帛。李氏也改了羽服氅衣,乘夜间月色大明,两人就私自逃出衙门,出了帝城,一路只望东而行。行遍了天下四方、九州八极,苦心修炼,各处云游,访道寻真,不迷真性。餐松食柏,宿水登山,却也整整游了有二十余年。将已九九数终,两人年皆八十一岁,已行到了昆仑圃的仙山地界。只见一日遇着一个道人,也是鹤发童颜,手持竹杖,从东而来.见了卢储二人,道:“你二人可是卢储与李氏么?昆仑主人着我来引进哩!”卢储夫妻二人点头稽首,道人领到山头,将到半山,只见山顶上,东方生大叫曰:“他二人浊骨凡胎,不可上山秽我仙境,可着他换了凡骨,才许上山。”
  那道人听得,便朝上跪道:“领法旨。”即引他二人,又转到一个去处,只见四面高峰插天,下面一道清溪,有万丈深险,数里广阔。这道人不由分说,将柱杖一拂,把他二人都拂了下去。二人落下溪中,就脱了凡世的胞胎,换了轻身的仙骨,就会驾云履雾,始初从西首山上,落到深溪,他就向东首山上驾风上来。正是东方曼倩先生的道院,正中扁额乃是“昆仑圃”三个石青嵌金的大字。但见:
  朱门栏槛,画栋雕扉。琪芝异卉,春秋不尽之花:仙鸟文禽,朝夕游行之景。
  往来者,俱骖云跨鹤仙班;讲论者,乃不死长生秘要。
  果然是:清虚寂寂神仙府,静默玄玄太上家。
  两人认得旧时的境界,欢然进到正殿之上,拜了东方先生,又与两行侍从一一相见了。然后东方先生开口问道:“汝二人今日可已满愿了么?”又指李氏道:“汝的道号原是鸾英,若前日死了三日,我不用续弦胶来救你转身,汝就堕落爱河,溺于欲海,今日安得再返仙乡,得成大道?”又指卢储道:“汝的道名,原是鹤羽,不可似向日再要思凡。若再犯戒律,我就永世不来度你,可得再到我这座下么?”于是二人醒悟,一齐又来叩头受戒,立誓再不思凡了。东方先生大喜,命取仙肴、仙簌、仙酒、仙丹,作起仙乐,证了仙班,与他二人庆贺。正是:
  姻缘得就是天成,更喜鸾胶续旧盟.
  世上关雎情分好,想来也会庆重生。
  总批:三复关雎之诗,古人未尝无瑟琴之乐,却惜今人不解此语,苟非溺爱忤亲,必至乖张反目,徒自苦耳。亦曾识静好之致乎?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一回 琉球国力士兴王第二回 高宗朝大选群英第三回 九烈君广施柳汁第四回 世德堂连双并秀
第五回 栖霞岭铁桧成精第六回 桃源洞矫廉服罪第七回 三世雠人面参禅第八回 张一索恶根果报
第九回 睡陈抟醒化张乖崖第十回 五不足观书证道第十一回 死南丰生感陈无已第十二回 庆平桥色身作孽
第一回 假同心桃园冒结义第二回 错赤绳月老误姻缘第三回 猛将军片言酬万户第四回 穷教读一念赠多金
第五回 黑心街小戏财神第六回 龙员外善积遇仙第七回 真廉访明镜雪奇冤第八回 李判花糊涂召非祸
第九回 新丰市名扬豹略第十回 昆仑圃弦续鸾胶第十一回 申屠氏报仇死节第十二回 雪照园绿衣报主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