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批評於丹   》 第22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22)      李悅 Li Yue

  這次策劃,獲利的是出版社和於丹教授。對了,於教授除了獲巨額稿酬,還獲了大名呢!名氣不亞於餘秋雨、易中天、劉心武等經常上央視的文化名人。
  於丹教授一定捂着嘴偷樂呢,心想:這是一次多麽成功的創意策劃呀!
  受害的當然是大衆讀者了。
  於丹教授衹從《論語》中取了一點兒微不足道的邊緣思想,不能代表《論語》的主要思想。而她取的這一點兒有關“內心修養”的思想也是對孔子“內聖”與“外王”思想的割裂。孔子的最主要核心思想是仁愛思想,包含了原始人道主義的成分。孔子重理性、道德、人生的人本主義思想,曾對古今中外啓蒙思想傢的反專製産生了巨大影響。還有孔子在教育、政治、哲學、倫理、經濟等方面的論述中,都闡述了一些客觀真理。孔子創建的儒傢文化,是人類在農業文明時代最為成熟和發達的思想體係,然而於丹教授對此卻沒有一點兒心得和感想。
  我在前面說過,於丹教授所理解的“士”是孔子“突破”前的舊概念,新的“士”是現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他們並不像於丹教授所說的那樣退回內心去進行修養,而是“道”的承擔者。他們自身的價值就在於像顧炎武所說的那樣“明道救世”。他們深知自己所堅守的“道”代表了超越性的精神世界,還代表了積極入世、幹預社會、安頓百姓、為民族謀福的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衹有他們纔有資格代表社會的良知。
  請這些“士”們退回內心去進行修養,就是讓社會的良知沉默、泯滅。
  良知讓知識分子們成為捍衛文化價值的群體,他們爭取的不是政治權力,而是社會的合理與公正。
  於丹教授可能也受到“退回內心”的舊“士”的明哲保身思想的影響,從來在這本書中沒有談到過“合理”與“公正”這兩個字眼。她反而對“抱怨社會不公”頗有微詞,她寫道:
  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處世艱難。其實,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我們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謹言慎行,禮行天下,修身養性,我們會少很多煩惱,就自然會懂得為人處世之道。
  按照於丹教授的引導,我們大衆讀者不但對不公正不能抱怨,反而要反躬自省。
  於教授還寫道:
  我們的物質生活顯然在提高,但是許多人卻越來越不滿了。因為他看到周圍總還有乍富的階層,總還有讓自己不平衡的事物。
  於是於教授勸大衆讀者不要不平衡,不要有怨言,而應該“嚮內來,無限深刻地去發現內心”。她埋怨我們“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我們大衆讀者就連看外界太多都不行!
  並不是因為出現“乍富的階層”使我們大衆“越來越不滿”。我們的不滿是因為看到有許多人的“乍富”來得不公正,他們不是靠辛勤的勞動正當獲利。莫非對於醜惡現象也不能抱怨嗎?也不能反對嗎?也要聽之任之嗎?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 縮回自己的內心,聽任不公正的現象恣意流行,那我們的國傢和社會該淪落成什麽樣子!
  由於於丹教授的頭腦裏從來沒有“合理”與“公正”的概念,所以即使對分配不合理的質疑也是於丹教授不想聽到的。她寫道:
  我們經常看到,老年朋友在一起,互相的交流是什麽呢?往往是抱怨。抱怨兒女顧不上自己,說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們拉扯大了,現在你們都去忙了,連回傢來看看都沒有時間;抱怨社會分配不合理,說我們當年幹革命的時候,一個月纔拿幾十元錢,你們看我孫女,現在一去外企就掙三四千元錢,這對我們老幹部公平嗎?
  社會分配不合理是存在的,而今我們的民主與法製的不斷改善與健全,就是為了爭取調節的正義和分配的正義。
  然而於丹教授對待分配不合理的態度是:
  如果老是在說這些東西,那麽原來的所得就變成生命的一種隱痛,一種負纍。這時就需要朋友的開導,學着捨棄一些東西,這樣也就遠離了煩惱。
  “小妮子”於丹讓大衆讀者捨棄!捨棄“抱怨不合理”的權利,捨棄爭得分配正義的權利。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第2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2)
第3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3)第4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4)
第5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5)第6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6)
第7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7)第8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8)
第9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9)第10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0)
第11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1)第12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2)
第13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3)第14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4)
第15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5)第16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6)
第17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7)第18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8)
第19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9)第20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20)
第21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21)第22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22)
第23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23)第24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24)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