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 大唐秦王词话   》 第十八回 桓军师初犯伊州 唐秦王二下河南      诸圣邻 Zhu Shenglin

  诗:
  得失荣枯总在天,机关用尽枉徒然。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何穷螳捕蝉。
  无药可医卿相寿,有钱难买子孙贤。
  但存善念随缘过,便是清闲自在仙。
  莫入州衙与县衙,劝君勤俭作生涯。
  池塘积水须防旱,田地勤耕足养家。
  教子教孙并教艺,栽桑栽柘少栽花。
  是非闲事都休管,饥只加餐渴饮茶。
  警心要语君须记,创业功勋更可闻!
  不题徐、魏二人等上长安,且说河南东郑王,自从翠屏川战胜之后,兵精粮足。一日,设朝已毕,宣军师桓法嗣、驸马单雄信、大将军郭士衡,上殿商议军情。郑王说:“今日唐秦王征讨列国,正遇多事之秋,无暇远图。朕要起兵,先取伊州若何?”桓法嗣说:“主人妙算,正合臣机!不可迟延,宜速调遣。”郑王即传旨,封桓法嗣总督诸路军马大元帅,驸马单雄信为副元帅,郭士衡为先锋,周武、艾先为殿后,郝萌、石赞为左监军,杨佐、雷延为右监军,长孙安舍、王元、周文英、徐成为游击将军,策应军马,张永道、燕义管理粮草。众将领了旨意,辞驾出朝,全装披挂,下演武场,整点五万人马,长驱大进,杀奔伊州。好似:数万虎狼行野径,一群虎豹出山林。兵至伊州,傍山扎寨,近水安营,埋锅造饭,屯住人马。桓法嗣、单雄信坐下中军,唤先锋郭士衡、左监军郝萌出军。二将结束齐整,带领三千人马,各执兵器,上马出营,直至伊州城下,排开阵势,应声讨战。伊州总管张善相,正坐帅府,峭马来报:“东郑王差桓法嗣,领兵十余万,离城十里安营!今有二将在城下骂阵!”张善相闻报大恼,分付军士:“备马来!”带了副将云龙,披挂完备,开放伊州城出兵。两阵排开,张善相出马骂曰:“逆天反贼,焉敢侵犯吾境!快下马投降,免遭刀剑之苦!”郭士衡喝曰:“你好不识时务!天下者,乃天下入之天下,何敢妄出此言!”抡枪跃马,杀出阵来。张善相举刀就迎。二将战有二十余合,郝萌见战不过张善相,举方天戟临阵助战,这阵上云龙抡三股叉敌住郝萌。四将使剑抡枪,睁眉怒目;四匹马左盘右踅,吐雾喷云。从巳杀至酉刻,不分胜败。天色已晚,各鸣金收军。次日桓法嗣、单雄信升帐,聚下将佐。桓法嗣唤过周武,分付:“你今日出阵,许输不许赢!”附耳低言。又唤石赞、燕义,分付:“如此如此。”三将披挂,领了人马,各分头去。且说周武临城搦战,伊州哨马报知张善相。有骁将高翔曰:“某愿领兵退敌!”张善相曰:“将军用心!”高翔披挂完备,点军出城,排开阵势。两阵上摇旗呐喊,二将也不打话,挥刀舞剑,纵马交锋。战够十合,周武虚砍一刀,拨转马诈败而走。高翔不舍紧追。赶六七里之地,只听得一声炮响,两哨伏兵截断归路,围裹杀来,周武回马往前杀来。高翔举刀迎敌,被石赞拈弓搭箭,一箭射来,正中高翔锁喉,坠马而死,砍倒旗竿,混杀人马,得胜回营。桓法嗣大喜,赏劳众将,书记功劳簿。传令说:“兵贵神速!”发兵围了伊州城,层层叠叠,铁桶相似,张善相添兵防守,一时攻打不下。单雄信令附城竖立云梯,只见城上矢石擂炮,乱打下来。王兵围有月余,张善相每日出兵交战,互相胜负。城中缺粮,张善相一面差人上长安,急取救兵接应。因秦王征讨在外,无暇发兵救援。以此伊州城内绝粮,人民饿死者大半,军士缺食,不能出战,城被王兵攻破。张善相奋勇,格杀数十人,气力不如被擒,拥见桓法嗣。法嗣以言抚慰,欲招降张善相。相骂曰:“吾受唐朝爵禄,城陷当死,岂从寇贼邪?不日天兵临城,汝等皆为肉泥!”骂不绝口。桓法嗣大怒,命推出斩之。后来奏闻高祖,高祖叹曰:“朕负善相!”封其子为襄城郡公,这是后话。且说桓法嗣挂榜安民,扯东郑王旗号,着郝萌镇守,起人马回河南不题。
  且说徐茂功、魏徵行程,正遇融和风景:五岳朝天忙上马,将军桂印便登程。
  只因楚汉争锋日,却使苏秦佩剑行。
  双蝶戏梅花畔绕,群鸦噪凤满山鸣。
  桃红柳绿融春景,天地平分昼夜停。
  顺水鱼儿行得紧,剑行十道去如云。
  樱桃九熟春将尽,绿暗红稀夏又临。
  正马军随诸将帅,梅稍月照夜行人。
  时来龙虎风云会,齐步云梯上玉京。
  正行程,徐茂功问说:“魏大人!二殿下不知在朝中,不知领兵在外?”魏徵说:“我离长安时,闻殿下征伐恒定,又下黎阳,如今说屯军在桃林县。”茂功说:“既在桃林县,我们先见二殿下!”二人来至桃林城,到了帅府门首下马。徐、魏整顿衣冠参谒。
  一个章甫衣冠披鹤氅,一个角巾软带亸深衣,一个威仪整整,一个相貌堂堂。一个开疆展土晓兵文,一个翊国安民兴礼乐。居然天府三台客,来佐开基创业君!
  旗牌报进帅府,行至厅前参见秦王。秦王连忙起身,走下阶前,左手挽住魏徵,右手挽住徐茂功,口称:“二位恩人,请起!当日在金墉,若不亏三位贤士取救,我世民岂有今日?”问:“下面二位是谁?”茂功说:“此二人,名唤邴原真、邴原直,也是魏王手下的谋将,与臣同来投谒!”二将把洛口关地理文册呈献。秦王说:“邴家二将,遥授总管之职,待奏过朝廷,给文凭实授!”二将谢了恩。秦王分付设宴,相待茂功、魏徵,共席而饮。秦王问:“你四人在何处相会而来?”魏徵说:“万岁将魏王首级,悬竿高挂号令,臣偶然经过,不忍,抱竿而哭,被官校拿见朝廷。蒙主恩赦臣罪,封臣洗马之职。因万岁问及茂功、秦琼下落,臣奏过朝廷,往黎阳邀请茂功。茂功又招邴家二将。路近桃林,先来参谒殿下!”
  正话间,旗牌来报:“有本邦天牌等令!”进帅府叩头,奏说:“今有王世充着桓法嗣领兵,侵犯伊州,围城日久,粮绝城陷。总管张善相不屈,骂贼而死!今万岁旨意,着殿下收捕平定之日,不要归朝,就领兵征伐河南!”秦王说:“知道了!你回朝启奏父皇,恒定、历阳地方,俱已定夺,即起乒征剿王世充!”天牌辞了秦王出府,上马径回长安去。
  且说茂功遍观唐将,内中贾闰甫、柳周臣。茂功问:“你二将几时来归降的?”贾闰甫将魏王投唐,并蔡建德造反之事,细说一遍。茂功道:“俱有个巧处,我正要你二人用!”连忙取讨文具,拂开云锦花笺纸,写就勾龙聚虎文。修下一封书缄,付与二将。茂功说:“你二将休要耽搁,先到河南寻着王珪,把我这封书悄悄递与他说,唐军一到河南,就要勾引金塘众将投唐。我这里先取复了伊州,就到河南来也!”贾、柳二将接书,辞别秦王与茂功,趱出桃林县,往河南去了。一日,秦王坐下帅府,传令起兵,再取伊州城去!
  画鼓喧天响,铜锣震地鸣。
  旌旗明锦绣,高烛照乾坤。
  磊落能征马,骁雄惯战兵。
  枪刀如雪皎,弓箭似麻林。
  正是百万貔貅随獬豸,一群彪豹簇麒麟!正行之间,哨马来报:“伊州城到了!”秦王传令安营,屯下人马,安歇一宵。次日,秦王升帐,众将参见。秦王传令:“着长孙顺德领兵!”顺德全装披挂,领三千人马出营,临城搦战。
  王将郝萌,正坐帅府,小卒来报说:“唐秦王领大势人马,离城五里屯营。今有一员将官,领人马挑战!”郝萌见说,分付:“备马来!”顶盔惯甲,插箭弯弓,手擎方天戟,点起三千军士,拥出城来,排开阵势。二将也不打话,骤马飞出阵来。一个使大砍刀劈去,一个使画杆戟刺来。钢万施闪电,画戟走银蛇。战有十余合,郝萌气力不加,拨转马往伊州逃回。长孙顺德放马后追。郝萌逃进了瓮城内,一员将擎着刀,喝一声:“贼将哪里走!”郝萌措手不及,被斩于马下,砍了首级,招安军士。见了长孙顺德,一同回营,参谒秦王。秦王问:“你是何人?”那将启复:“臣是总管张善相副将云龙,因贼兵围城日久,救兵不至,粮绝城陷。主将骂贼而死,臣改姓隐迹,以候天兵。今贼将败回、出其不意,斩首来献!”秦王赏云龙斩贼之功,着于筠、云龙镇守地方。安抚已毕,传令起兵。
  且说贾闰甫、柳周臣扮作经商客旅,一路行至河南。进了城,行到王珪门首,说与管门军士:“通报一声,有乡亲相访!”军士连忙入府通报。王珪说:“请进来!”二人行进厅前,王眭下阶迎接施礼,各叙间阔之情。邀入后堂,分宾而坐,置酒款待。三人把魏王的事迹谈论一番。贾闰甫身边取出茂功的书来,递与王珪,嘱付不可泄漏。王珪说:“知道了!”把书拆开细看一遍,藏过了,道:“二位大人!且到书院盘桓,我去干办事情就回。”分付从人备马。王珪跨上雕鞍,径到单雄信府门首下马。军校进内报说:“有兵部来访!”单雄信冠带齐整,迎接入厅,叙礼而坐。王珪说:“有桩事,特来与大人商议!我想长随这干人,并不曾替朝廷出力,却与他半俸闲住,空费国家钱粮。明日早朝,我与大人面奏朝廷,把这干人俸粮,暂且停止,也好接济军士。待有功之日,才与关支!”单雄信说:“王大人言之有理!明早我同大人,面君启奏。”言毕,王珪辞别出府,自回衙门去了。不觉斜日沉岩岫,余霞散绮罗。晚景不题。
  次日早晨,东郑王设朝。单驸马与王珪出班启奏:“臣等计议,军国重务,面主奏闻!今有长随营众将,并无尺寸功劳,都与半俸闲住,虚费钱粮,理合暂且停止,待有功之日,加官给禄,则人思报国之勤,将有奋为之志。臣等愚见,请旨定夺!”东郑王说:“依卿所秦!”即时传旨,着户部把长随营魏将的粮,都扣除了。旨意一出,长随营中众将,见说大恼:“王珪这贼,甚是无理!想当日同在魏王朝内,一殿之臣,今日不得已,寄迹别邦。他不念故旧之情,如此薄情,可恨!”众位约齐,都到王珪家中嚷骂一番,也消心下不平之气。内中有几个心高气硬的,口中说:“希罕他的粮!我自不去!”止有裴守方、裴守义、裴行恭、裴行俨、裴仁基、鲁明星、刘思立、张公瑾、梁建方、刘世让、王源、王浩、王于新、王当仁众将,直拥到王珪府中嚷骂。
  王珪连忙出来迎接,道:“列位大人息怒!我有件机密之事,要到长随营,与公等议论,犹恐走漏消息,所以定下这个计策,谅列位大人,必然到舍面责,方可尽言!”把众将直邀入书院中,见了贾闰甫、柳周臣。王珪取出茂功书来,递与众将,同看一遍。王珪说:“二殿下即日领兵取了伊州,就到河南,要请列位投唐,诸公可弃暗投明。天下不久尽属唐朝一统。事不宜迟,唐军早晚就到,列位大人,作速收拾行装宝眷。天时人事,智者自明,机会一失,悔之晚矣!”众将见说,都愿归唐。辞别王珪回营,各收拾细软之物,并带家小。也有出东门去的,也有出西门去的。或一日去一家,或一日去两家,众将的家小,都悄悄安顿出城。
  且说唐秦王兵离伊州,径到河南。军行流水急,马走逐风奔。哨马来报:“河南城到了!约十里之地。”秦王传令安营,屯放人马,造饭供给。长枪巨斧,排列营前;青锋利刃,护遮帐后。秦王坐下中军帐,聚集众将。有贾闰甫、柳周臣入营参见秦王,把王珪的事,回复茂功。茂功说:“即日诸将尽来归顺,主公亲自出军受降!各总管明盔明甲,锦绣戎装,各执兵器,以耀军威。大势人马,刀斩斧齐,排下五方阵,鸣锣擂鼓,呐喊摇旗。差几个冲锋勇士,临城搦战!”
  东郑王正视朝,哨马来报:“今有唐秦王领兵,约十余万,取了伊州城,杀了郝萌,离城十里安营。带领将士保驾,亲自出军挑战!”东郑王聚下将佐,问:“谁领兵迎敌?”闪出王珪启奏:“有长随营众将,因住了他的俸粮,将臣怀恨。如今可令领兵对敌,有功者加官给禄,无功者戴罪随军操练。赏罚一公,这于人方才心服!臣督军临阵。”王闻奏准,即时着金牌官校,传旨到长随营:“但有新停半俸将官,俱各领兵退敌。战胜回朝,重封官职!”众将顶盔惯甲,挂剑悬弓。刀枪如雪皎,战马似龙鳞。不使英雄扶伪主,却教龙虎佐明君。带领人马,开了河南城。两阵旗开,众将拥出阵门。只见唐阵内徐茂功,纵马撵出军前,把令剑一挥,王珪等望河南城高叫:“东郑王!只因你轻贤慢士,我们今日投唐去也!”呐一声喊,众将纵马加鞭,都往唐阵内跑去。将近中军,长孙无忌挡住,喝一声:“殿下在此,快下马!”众将一齐滚鞍下马。
  弃镫离鞍飞下马,各抛兵刃在埃尘。
  将士参王王答礼,将军拜主主躬身。
  河南城下君臣会,龙虎风云自古闻。
  秦王收军回营,升帐坐下。新降将官,都到驾前。参拜已毕,王珪与徐茂功、魏徵,并诸将士,各相见施礼。茂功问:“王大人!共几员将官?”王珪说:“共一十五员。裴家五将、王家四将、鲁明星、刘师立、张公瑾、梁建方、刘世让,并臣一十五人!”秦王分付,把众将家小,权安顿后营不题。
  且说河南哨马,飞报东郑王驾前:“王珪等众将,都投唐去了!”东郑王问:“怎么就都投唐去?”报马说:“不知有何缘故!也不通名,也不交战,邀喝一声,都跑入唐阵中去!”郑王说:“单驸马!你当初保举王珪忠孝两全,可以重用,因此寡人封他在驾前兵部官职,谁想到是一个奸贼!诈行诡计,约会长随营去了,何为忠孝之人!”单雄信叩头说:“臣该万死!臣只保王珪身,不保王珪心!指望同扶王室,岂料他怀奸谋叛,恳望天恩,赦宥臣罪!”东郑王即差刀斧手:“快到长随营,将众将家小,都绑赴市曹取斩!”不多时,刀斧手来奏:“众将家小,尽都去了!”郑王说:“有日拿得这干贼,碎尸万段!”
  且不说东郑王朝事,再说秦王。一日,升中军帐,唤过唐俭分付:“你带领半千军士,护送各将家小上长安,奏闻朝廷,安顿居处。留徐茂功在营,计议军情,要他的官衔牌印,好提调人马。河南新降众将,俱封官职与他。外有恒定王项拔,尽行擒剿宁息;历阳杜伏威,归顺军门!”唐俭领了令旨,辞秦王。正行间,又见魏徵奏说:“殿下!臣奉上命请徐先生,今臣要回朝启复圣上!”秦王说:“先生就同唐俭回朝!”二人辞别秦王,上马,带了军士,护送众将家小,上长安去不题。
  古来治极还生乱,乱极还须见治平。
  天下总归真命主,纷纷谁识败和成?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大唐秦王词话唐朝开国演义卷—
第一回 李公子晋阳兴义兵 唐国公关中受隋禅第二回 唐高祖郊天颁大赦 王世充毁诏杀钦差
第三回 洛阳城世充被围 北邙山秦王受诱第四回 唐秦王私看金墉地 程咬金斧劈老君堂
第五回 唐秦王失陷金墉 刘文靖亲赍软表第六回 高祖试三仙斗术 李靖诱梁王起兵
第七回 金墉城玄成改伪赦 千秋岭叔宝送真龙第八回 西秦伪霸主起兵 河南假周公显圣
唐朝开国演义卷二第九回 飞鼠耗粮同天谴 美人困使亦人谋
第十回 桓法嗣定计夺粮 李玄邃兴师伐郑第十一回 桓军师大布神师计 李魏王兵败翠屏川
第十二回 李密计窘投唐 高祖宽恩赐爵第十三回 李药师智降薛仁杲 邢国公愧接小秦王
第十四回 定巧计十羞李密 吟反诗三忤秦王第十五回 桃林县李密反唐 盐冈岭建德中箭
第十六回 野猪坡李玄邃败兵 断密涧王伯当死节唐朝开国演义卷三
第十七回 魏玄成抱竿哭主 徐世勣被说降唐第十八回 桓军师初犯伊州 唐秦王二下河南
第十九回 朱灿醉蒸段学士 公瑾智破楚王兵第二十回 楚朱灿穷投王世充 李药师计破郑仙妃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