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诗歌文集 》  歷代婉約詞選     》
第二十二集
    
佚名 Yi Ming 
 喜遷鶯 (許 棐)
 鳩雨細,燕風斜①,春悄謝娘②傢。
 一重簾外即天涯,何必暮雲遮②。
 釧金寒,釵玉冷④,薄醉欲成還醒。
 一春梳洗不簪花,孤負幾韶華⑤。
 【作者簡介】
 許棐字忱父,海????(今屬浙江)人。宋理宗嘉熙中,居於秦溪,自號梅屋。多與江
 湖派詩人交往,詩風亦相近。詞共18首,都是小令。
 著作有《梅屋詩稿》及《梅屋詩餘》。
 【註釋】
 ①“鳩雨”兩句:形容燕子和鳩鳥在斜風細雨中來回飛翔。
 ②謝娘:指思婦。
 ③暮雲:黃昏時天上的雲霞。以上兩句是說咫尺天涯。兩人相隔雖衹一重簾子,就
 無法相見,不必有斷腸人在天涯之嘆。
 ④“釧金”兩句:即金釧寒,玉釵冷,形容春寒。
 ⑤孤負:即辜負。 韶華:美好的春光。
 【評解】
 這首閨怨詞,上片先從景物寫起,細雨斜風,鳩燕飛翔,春已悄然來臨。然後寫人,
 幽居閨中,與心上人一簾相隔,咫尺天涯,不得相會。下片寫“金釧寒,玉釵冷”,獨
 處閨中,辜負了大好春光。幽恨滿懷,即使有酒也難消解。通篇清麗宛轉,幽怨纏綿。
 後庭花 (許 棐)
 一春不識西湖面,翠羞紅倦①,雨窗和淚搖湘管②,意長箋短。
 知心惟有雕梁燕,自來相伴,東風不管琵琶怨③,落花吹遍。
 【註釋】
 ①“一春”兩句:是說一春未曾出遊,想來湖上已是葉密花謝,春意闌珊。
 ②湘管:用湘竹做管的毛筆。
 ③琵琶怨:琵琶奏出幽怨的歌麯。
 【評解】
 這首小詞抒發了幽居孤凄、傷春念遠之情。上片寫春光虛度,獨居深閨,西子湖上,
 該已是“翠羞紅倦,春意闌珊”了。西窗握管,不禁淚灑錦箋。下片寫閨中缺少知音,
 惟有梁燕相伴。東風不管琵琶傳出的傷春相思之麯,仍然將枝頭上的花兒吹落滿地。通
 篇纏綿哀怨,凄切感人。
 南鄉子 (孫惟信)
 璧月①小紅樓,聽得吹簫憶舊遊。
 霜冷闌幹天似水,揚州,薄倖聲名②總是愁。
 塵暗鷫鸘裘,裁剪曾勞玉指柔。
 一夢覺來三十載,風流,空對梅花白了頭。
 【作者簡介】
 孫惟信字季蕃,號花翁,宋代開封(今屬河南)人。曾遊江南,留寓蘇、杭較久。
 其生平僅此尚可考證。著有《花翁詞》,刊於《校輯宋金元人詞》中,凡十一首。劉後
 村曾為其寫墓志。
 【註釋】
 ①璧月:月圓如璧。 璧:平圓形,中心有孔的玉器。
 ②薄倖聲名:唐杜牧詩:“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薄倖:薄情。
 【評解】
 此詞對景抒情,不勝今昔之感。上片從眼前景物,引起往事的回憶。小樓璧月,聽
 簫憶舊,天闊似水,闌幹霜冷。揚州薄倖,總是哀愁。下片抒發感慨。一夢覺來,三十
 餘載,昔日風流,舊事成空。如今白頭,空對梅花。全詞風雅自然,婉媚多姿。哀怨纏
 綿,饒有韻緻。
 南鄉一剪梅 --- 招熊少府 (虞 集)
 南阜①小亭臺,薄②有山花取次②開。
 寄語多情熊少府④,晴也須來,雨也須來。
 隨意且銜杯⑤,莫惜春衣坐緑苔。
 若待明朝風雨過,人在天涯,春在天涯。
 【作者簡介】
 虞集字伯生,號邵庵,又號道園,江西崇仁人。宋宰相虞允文五世孫。元成宗時任
 國子助教。纍官翰林直學士。是當時文壇大傢,著有《道園學古錄》、《道園學古續錄》。
 【註釋】
 ①南阜:南邊土山。
 ②薄:少。
 ③取次:任意,隨便。
 ④熊少府:虞集好友,生平不詳。
 ⑤銜環:此處指飲酒。
 【評解】
 此詞為作者晚年回鄉後所作。上片先寫家乡南阜有小亭臺,山花取次開放,婀娜多
 姿,因此邀請好友前來遊賞,不要辜負大好春光。“多情”一詞,道出了彼此間深厚的
 友誼。
 “晴也須來,雨也須來”,表示了邀請之懇切。下片勸好友到來之後,可以開懷暢
 飲,隨意踏青。若待天晴之後再來,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已經時過境遷了。全
 詞通俗平易,流轉自然。感情真摯,清新雅潔。
 風入鬆 --- 寄柯敬仲 (虞 集)
 畫堂紅袖倚清酣。華發不勝簪。
 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軟、花裏停驂①。
 書詔許傳宮燭,輕羅初試朝衫。
 禦溝冰泮②水挼③藍。飛燕語呢喃。
 重重簾幕寒猶在,憑誰寄、銀字泥緘。
 報道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
 【註釋】
 ①驂:同駕一車的三匹馬。這裏泛指馬。
 ②泮:溶解。《詩·邶風》:“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③挼:揉搓。
 【評解】
 陶宗儀《輟耕錄》雲:吾鄉柯敬仲先生,際遇文宗,起傢為奎章閣鑒書博士,以避
 言路居吳下。時虞邵庵先生在館閣,賦《風入鬆》詞寄之。詞翰兼美,一時爭相傳刻。
 全詞抒寫了對柯敬仲的敬愛。“杏花春雨江南”乃詞中名句,為歷來詞傢所稱賞。通篇
 和婉清雅,辭語工麗。
 渡江雲 --- 揭浩齋送春和韻 (吳 澄)
 名園花正好,嬌紅殢白①,百態競春妝。
 笑痕添酒暈,豐臉凝脂,誰為試鋁霜。
 詩朋酒伴,趁此日流轉風光。
 盡夜遊不妨秉燭,未覺是疏狂②。
 茫茫。一年一度,爛漫離披③,似長江去浪。
 但要教啼鶯語燕,不怨盧郎。
 問春春道何曾去,任蜂蝶飛過東墻。
 君看取,年年潘令河陽④。
 【作者簡介】
 吳澄字幼清,撫州崇仁(今江西崇仁縣)人。元武宗至大年間,官翰林學士。追封
 臨川郡公。學者稱草廬先生。
 【註釋】
 ①嬌紅殢白:形容百花繁茂。
 ②疏狂:狂放不羈貌。
 ③離披:散亂貌。
 ④潘令河陽:晉潘嶽,為河陽令。後世泛指婦女所愛之男子。
 【評解】
 這首送春詞,雖對春光無限眷戀,卻無傷春情緒。上片寫名園百花盛開,嬌紅殢白,
 爭榮鬥豔。詩朋酒伴,不負大好春光,秉燭夜遊。下片寫春去茫茫,一年一度。但令鶯
 燕不怨,任蜂蝶飛過東墻。結句新穎,情韻無限。通篇工麗典雅,和婉含蓄,為歷來詞
 傢所稱賞。
 奪錦標 --- 七夕 (張 埜)
 涼月橫舟,銀河浸練,萬裏秋容如拭①。
 冉冉②鸞驂鶴馭,橋倚高寒,鵲飛空碧。
 問歡情幾許?早收拾、新愁重織。
 恨人間、會少離多,萬古千秋今夕。
 誰念文園③病客?夜色沉沉,獨抱一天岑寂。
 忍記穿針④亭榭,金鴨香寒,玉徽⑤塵積。
 憑新涼半枕,又依稀、行雲消息。
 聽窗前、淚雨浪浪⑥,夢裏檐前猶滴。
 【作者簡介】
 張埜字野夫,號古山,元代邯鄲(今屬河北)人。官翰林修撰。工詞,著有《古山
 樂府》。
 【註釋】
 ①拭:抹,擦。
 ②冉冉:慢行貌。
 ③文園:指司馬相如,他曾為孝文園令。這裏作者藉以自指。
 ④穿針:《荊楚記》:“七夕婦女穿上孔針以乞巧。”
 ⑤玉徽:琴名。
 ⑥浪浪:流貌。
 【評解】
 此詞詠七夕。上片遙念仙侶歡會。先寫新秋夜色。涼月橫舟,銀河浸練,碧空如洗。
 次寫雙星相會。橋倚高寒,鵲飛碧空,綿綿離恨,歡情幾許;千秋今夕。下片抒發感懷。
 夜色沉沉,獨感岑寂,回憶昔日,亭榭穿針,金鴨香裊。而今玉徽塵積,新涼半枕。窗
 外淚雨,檐前猶滴。不禁感慨萬千。
 全詞構思精巧,抒情細膩,情景交融,真摯感人。
 小欄幹 (薩都剌)
 去年人在鳳凰池①,銀燭夜彈絲。
 沉水②香消,梨雲夢暖,深院綉簾垂。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誰知。
 楊柳風柔,海棠月澹,獨自倚欄時。
 【作者簡介】
 薩都剌字天錫,號直齋,回族。以世勳鎮守雲代,遂居雁門(今山西代縣)。元泰
 定四年中進士。擢御史於南臺,後為河北廉訪司經歷。
 著有《雁門集》。
 【註釋】
 ①鳳凰池:亦稱鳳池,禁苑中池沼。魏晉南北朝時,設中書省於禁苑,掌管機要,
 故稱中書省為鳳凰池。唐、宋詩文中,又多以鳳凰池指宰相。
 ②沉水:沉香的別名。
 【評解】
 這是一首抒懷小詞。通過今昔對照,抒發感慨。上片回憶過去的生活境況。銀燭彈
 絲,沉水香消,梨雲夢暖,綉簾低垂。下片寫眼前情景。冷落江南夜,心事無人知。楊
 柳風柔,海棠月澹,獨自倚欄。意境清幽,耐人尋味。
 陌上花 --- 有懷 (張 翥)
 關山夢裏,歸來還又、歲華催晚。
 馬影雞聲,諳①盡倦郵荒館。
 緑箋②密記多情事,一看一回腸斷。
 待殷勤寄與,舊遊鶯燕③,水流雲散。
 滿羅衫是酒,香痕凝處,唾碧啼紅相半。
 衹恐梅花,瘦倚夜寒誰暖?
 不成便沒相逢日④,重整釵鸞箏雁⑤。
 但何郎⑥,縱有春風詞筆,病懷渾懶。
 【作者簡介】
 張翥字仲舉,晉寧(今江蘇武進)人。元初,以隱逸薦為國子助教,官至翰林學士
 承旨。曾參修宋、遼、金三史。其詞婉約風流,在淺深濃淡之間,號稱絶唱。有《蛻岩
 詞》二捲。
 【註釋】
 ①諳:熟悉。
 ②緑箋:即緑頭箋,是一種箋首飾緑色的紙。
 ③鶯燕:藉指歌妓。
 ④“不成”句:不信沒有重逢的日子。
 ⑤釵鸞箏雁:指梳妝與彈箏。 釵鸞:即鸞釵,釵之珍貴者。 箏雁:樂器。
 ⑥何郎:指何遜。
 【評解】
 這是一首懷舊詞。上片寫歲暮歸來之所思。先寫歲暮歸來,次寫追思旅況。再寫過
 去筆記,“一看一回斷腸”,不忍重看。末寫舊遊星散,無從聯繫。下片寫所眷戀之人。
 先寫當年酒緑燈紅,歌舞騰歡,次寫獨憐梅花寒瘦。再寫盼能重見,末言恨未寄詩。詞
 中綺靡香豔,色彩鮮明。辭語工麗,抒情委婉。
 摸魚兒 --- 送春 (張 翥)
 漲西湖、半篙新雨,麯塵①波外風軟。
 蘭舟同上鴛鴦浦②,天氣嫩寒輕暖。
 簾半捲,度一縷、歌雲不礙桃花扇。鶯嬌燕婉。
 任狂客無腸③,王孫有恨,莫放酒杯淺。
 垂楊岸、何處紅亭翠館?如今遊興全懶。
 山容水態依然好,惟有綺羅雲散④。
 君不見,歌舞地,青蕪滿目成秋苑。
 斜陽又晚,正落絮飛花,將春欲去,目斷水天遠。
 【註釋】
 ①麥塵:指淡黃色。
 ②鴛鴦浦:地名。昔人詩:“桃花浪暖鴛鴦浦,柳絮風輕燕子岩。”
 ③狂客無腸:即斷腸之意。
 ④綺羅雲散:指歌妓舞女們已散去。
 【評解】
 這首送春詞,上片寫西湖泛舟。新雨初晴,西湖水漲。蘭舟載酒,賓朋宴飲,鶯嬌
 燕婉。下片送春抒懷。山容水態依然,而綺羅雲散。遊興全懶,春色正闌。全詞風流婉
 麗,有南宋詞人風格。
 太常引 --- 錢齊參議歸山東 (劉燕哥)
 故人送我出陽關①,無計鎖雕鞍②。
 今古別離難。兀誰畫娥眉遠山。
 一尊別酒,一聲杜宇,寂寞又春殘。
 明月小樓間,第一夜相思淚彈。
 【作者簡介】
 劉燕哥,當時著名歌妓。生平事跡不詳。
 【註釋】
 ①陽關:泛指送別之地。
 ②鎖雕鞍:意謂留住。
 【評解】
 這首送別小詞,表現了作者無限惜別之情。上片寫別離之難。無計留君住,衹得送
 君去。臨別依依,眷戀之情,溢於言外。下片設想別後的刻骨相思。小樓明月,寂寞春
 殘,夜彈相思淚。情思纏綿,不忍離別。全詞宛轉柔媚,情韻無限。
 意境幽美,語言自然。
 中秋月 (徐有貞)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潔。
 偏皎潔①,知他多少,陰晴圓缺。
 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
 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
 【作者簡介】
 徐有貞,初名珵,字元玉,江蘇吳縣人。明宣德八年登進士第,佐英宗復闢,官升
 至兵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封武功伯。平生深究經濟之學,對於天文、地理、兵法、
 水利、陰陽、方術之書,無不博覽。
 著有《武功集》。
 【註釋】
 ①皎潔:形容月光明亮。
 【評解】
 此詞之聲律,上片全同《憶秦娥》,下片衹末句多一字。
 作者使下片首句與上片末句頂針,復以下片末句與上片首句銜接,往復回環,有如
 回文。雖少傷纖巧,但亦頗見匠心。
 踏莎行 --- 晚景 (陳 霆)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烏鳶噪①。
 夕陽倒影射疏林,江邊一帶芙蓉老②。
 風暝寒煙,天低衰草,登樓望極群峰小。
 欲將歸信問行人,青山盡處行人少。
 【作者簡介】
 陳霆字聲伯,浙江德清人。明弘治(孝宗朱祐樘年號)十五年進士及第,官刑科給
 事中。博學多聞,工詩詞、古文。著有《水南稿》、《渚山堂詞話》等。
 【註釋】
 ①槎牙:錯雜不齊貌。 鳶:俗稱鷂鷹。
 ②芙蓉老:荷花凋殘。
 【評解】
 此詞題為《晚景》,寫景多運化前人詩詞中成句,流轉自然一如己出,而創意不足。
 詞中寫登樓晚眺,周遭風景在目。
 但詩人意不在賞玩秋光,而在問行人歸信。不意“青山盡處行人少”,遂衹得註目
 於遠近風物。通篇委婉含蓄,耐人尋思。
 蝶戀花 --- 旅月懷人 (宋 琬)
 月去疏簾纔幾尺。烏鵲驚飛①,一片傷心白。
 萬裏故人關塞隔,南樓誰弄梅花笛②?
 蟋蟀燈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
 墻角芭蕉風瑟瑟,生憎遮掩窗兒黑。
 【作者簡介】
 宋琬字玉叔,號荔裳,一號無今,山東萊陽人。順治四年進士及第。官戶部主事,
 四川按察使。著有《安雅堂文集》、《二鄉亭詞》。
 【註釋】
 ①烏鵲驚飛:曹操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
 ②梅花笛:笛麯中梅花引。李白詩:“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傢。黃鶴樓
 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落梅花》即《梅花落》,笛麯名。一名《梅花引》。
 【評解】
 此詞抒寫月夜懷人的羈旅生活,透露出作者煩亂不安的心緒。上片對景懷人,月近
 疏簾,烏鵲驚飛,南樓笛聲,故人萬裏。下片寫旅中情景。燈下蟋蟀凄鳴,欲睡何由可
 得!墻角風吹芭蕉,寫憎遮黑窗兒。全詞情景交融,委婉細膩,麯折含蓄。或當有所寄
 托。
 浪淘沙 (左 輔)
 [曹溪驛①折桃花一枝,數日零落,裹花片投之涪江,歌此送之。]
 水軟櫓聲柔,草緑芳洲。碧桃幾樹隱紅樓。
 者是②春山魂③一片,招入孤舟。
 鄉夢不曾休,惹甚閑愁?忠州過了又涪州⑤。
 擲與巴江⑥流到海,切莫回頭。
 【作者簡介】
 左輔字仲甫,一字蘅友,號杏莊,江蘇陽湖(今江蘇武進)人。乾隆五十八年進土。
 曾在安徽任知縣。官至湖南巡撫。著作有《念宛齋詞》一捲及《念宛齋詩、古文、書、
 牘》等五類。
 【註釋】
 ①曹溪驛:與下文忠州、涪州均在四川。
 ②者是:這是。
 ③春山魂:指桃花。
 ④忠州:今四川忠縣。
 ⑤涪州:今四川涪陵。
 ⑥巴江:指長江川東一段。
 【評解】
 此詞寫鄉思之情。詞人羈旅巴山蜀水之間,故以桃花一枝擲入巴江,希望他帶着自
 己的悠悠鄉夢流嚮大海。全詞寫得宛轉含蓄,或當另有寓意。
 誤佳期 --- 閨怨 (汪懋麟)
 寒氣暗侵簾幕,孤負①芳春小約。庭梅開遍不歸來,直恁②心情惡。
 獨抱影兒眠,背看燈花③落。待他重與畫眉④時,細數⑤郎輕薄。
 【作者簡介】
 汪懋麟字季角,號蛟門,江蘇江都人。康熙六年進士,官至刑部主事。入史館,充
 纂修官。著有《錦瑟詞》三捲。
 【註釋】
 ①孤負:一作“辜負”,對不住良辰美景或他人的好意。
 ②恁:那麽。
 ③背看燈花:不看燈花。相傳油燈芯將燼,結成花朵形,是有喜事來臨的吉兆。但
 閨中人屢見燈花,並不見心上人回來,因而不再看它。
 ④畫眉:漢代京兆尹張敞為婦畫眉故事。
 ⑤細數:列舉諸事責怪他。
 【評解】
 此詞上片傷久別。寒氣暗侵,徒負芳春。庭梅開遍,恨久別不歸,此心情之所由惡
 也。下片怨獨居。抱影獨眠,燈花空結,現況實感無聊。而畫眉有待,來日必將細數其
 輕薄無情。一片癡情,百般刻畫,譜入弦管,凄怨動人。
 滿江紅 --- 思傢① (鄭 燮)
 我夢揚州,便想到揚州夢我。
 第一是隋堤緑柳,不堪煙鎖。
 潮打三更瓜步②月,雨荒十裏紅橋③火。
 更紅鮮冷淡不成圓,櫻桃顆。
 何日嚮,江村躲;何日上,江樓臥。
 有詩人某某,酒人個個。
 花徑不無新點綴,沙鷗頗有閑功課
 。將白頭供作折腰人,將毋左④。
 【作者簡介】
 鄭燮字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乾隆元年進士,官山東濰縣知縣。因得罪上司,
 他就“扯碎狀元袍,脫卻烏紗帽”(《道情十首》),重回揚州賣畫。他是著名畫傢,
 揚州八怪之一。詩、詞、書法均佳。詞作有《板橋詞鈔》一捲。
 【註釋】
 ①思傢:這裏指揚州。
 ②瓜步:瓜步山。在六合東南,南臨大江。
 ③紅橋:在揚州城西北二裏。是揚州遊覽勝地。
 ④“將白”二句:是說以白發蒼蒼的自己,作一個沒有出息的人,這將不是不合適
 的計劃吧。折腰人:此處是作者自謙,也是憤激之反語。左:左計,不適當的策劃。
 【評解】
 此詞抒寫了對揚州的懷念,也透露了對仕宦生活的厭倦。
 上片着意描寫揚州風景名勝,令人神往。下片抒寫對重返揚州的生活展望。全詞平
 易淺近而內含豐富,感情真摯,頗具特色。
 相見歡 (顧 彩)
 秋風吹到江村,正黃昏,寂寞梧桐夜雨不開門。
 一葉落,數聲角,斷羈魂,明日試看衣袂①有啼痕。
 【作者簡介】
 顧彩字天石,一字湘槎,號補齋,別號夢鶴。江蘇無錫人。生活於康乾時期,著有
 《鶴邊詞》一捲。
 【註釋】
 ①袂:衣袖。
 【評解】
 這首小詞抒寫秋夜相思。梧桐夜雨,秋風落葉,數聲畫角,欲斷羈魂。結句“明日
 試看衣袂有啼痕”,宛轉含蓄地透露了相思之情。全詞纏綿婉麯,清雅自然。
 虞美人影 --- 鬆巒峰① (侯文曜)
 有時雲與高峰匹,不放鬆巒歷歷②。望裏依岩附壁,一樣黏天碧。
 有時峰與晴雲敵,不許露珠輕滴。別是嬌酣顔色,濃淡隨伊力。
 【作者簡介】
 侯文曜字夏若。康熙間江蘇無錫人。著有《鶴閑詞》、《巫山十二峰詞》各一捲。
 【註釋】
 ①鬆巒峰:山名,浙江遂昌、河北平泉、遼寧錦州等地均有之,此處可能指浙江。
 ②歷歷:清楚貌。
 【評解】
 此詞詠山嵐雲霧變幻奇觀。上片以雲為主,下片以山為主。各以“有時”兩字作領,
 敘次井然,奕奕有神。全詞以擬人手法,寫得清新別緻,和婉多姿。
 點絳唇 --- 春眺 (凌廷堪)
 青粉墻西,紫驄①嘶過垂楊道。畫樓春早,一樹桃花笑。
 前夢迷離②,人遠波聲小。年時到,越溪雲杳,風雨連天草。
 【作者簡介】
 凌廷堪字次仲,安徽歙縣人。乾隆五十八年進士,官寧國府教授。
 著有《梅邊吹笛譜》二捲。
 【註釋】
 ①紫騮:良馬名②迷離:模糊。
 【評解】
 此詞抒寫春日感懷。上片寫眼前景色。垂楊道上紫騮嘶過。畫樓春早,一樹桃花。
 下片抒懷人之情。前夢迷離,徵帆遠去。波聲漸小。芳草連天,越溪雲杳。全詞麯折含
 蓄,和婉工麗。
 相見歡 (張惠言)
 年年負卻①花期!過春時,衹合②安排愁緒送春歸。
 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
 【作者簡介】
 張惠言原名一鳴,字臯文。江蘇武進人。嘉慶四年進士。官翰林院編修。著有《茗
 柯文集》及《茗柯詞》。為常州詞派之開山。
 【註釋】
 ①負卻:猶辜負。
 ②衹合:衹得,衹當。
 【評解】
 此詞寫春過惜春。作者以惋惜的心情埋怨自己年年錯過花期。看似信手拈來,卻是
 耐人尋味。“春來不覺去偏知”一句,更揭示了人之常情,即諸事往往在時過境遷之後,
 纔倍覺珍貴。春如此,人生亦如此。全詞語淺意深,新穎自然。
 風流子 (張惠言)
 [出關見桃花]
 海風吹瘦骨,單衣冷、四月出榆關。
 看地盡塞垣①,驚沙北走;山侵溟渤②,疊障③東還。
 人何在?柳柔搖不定,草短緑應難。
 一樹桃花,嚮人獨笑;頽垣短短,麯水灣灣。
 東風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刪④。
 不為尋春較遠,辜負春闌⑤。
 念玉容⑥寂寞,更無人處,經他風雨,能幾多番?
 欲附⑦西來驛使,寄與春看。
 【註釋】
 ①塞垣:指塞外,古代稱長城以北為塞外。垣:墻。
 ②溟渤:指渤海。侵:近。
 ③疊障:此處指長城。 疊:重疊。障:指在邊塞險要處作防御用的城堡。還:環。
 ④刪:削除。
 ⑤春闌:春殘。
 ⑥玉容:指桃花。
 ⑦欲附:打算托附。
 【評解】
 此詞描寫塞外天寒春晚的情景。京師已是春意闌珊,而關外仍是“柳柔”、“草短”,
 衹有“一樹桃花,嚮人獨笑”。詞中有意用“一樹桃花”反襯關外天冷花稀的荒涼景色。
 上片寫在關外見到桃花的欣喜心情。下片由塞北的桃花,聯想到京城春色已暮,於是更
 增惜春之意。全詞取材新穎,構思精巧。起伏跌宕,委婉麯折。“一樹桃花,嚮人獨笑”
 尤為傳神之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 | 第一集 | 第二集 | 第三集 | 第四集 | 第五集 | 第六集 | 第七集 | 第八集 |  | 第九集 | 第十集 | 第十一集 | 第十二集 | 第十三集 | 第十四集 | 第十五集 | 第十六集 |  | 第十七集 | 第十八集 | 第十九集 | 第二十集 | 第二十一集 | 第二十二集 | 第二十三集 | 第二十四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