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古董 》 馬未都說收藏:陶瓷篇(下) 》
第22節:督陶官(1)
馬未都 Ma Weidou
督陶官
中國瓷器生産為什麽在這時形成一個高峰呢?主要跟當時的督陶官制度有關。康熙中期時,中央政府覺得政權已經穩固了,平定了三藩,收復了臺灣,開放了海禁,這些都表明國傢政權非常穩固,這時就開始有心思燒造瓷器,開始關心這件事了。我們一般把康熙統治的六十年,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二十年是一個時期。
清初景德鎮的生産萎靡不振。康熙十三年,三藩之亂開始,對歷史有點兒瞭解的人都知道,這當時對清廷構成了很大的威脅,景德鎮也受到嚴重的破壞。康熙十九年,清廷把這件事情搞定以後,景德鎮開始復燒官窯。最早應該就是在康熙十九年,禦窯廠恢復。這時,政府陸續派督陶官去景德鎮。第一撥人,是康熙二十二年由工部派下去的,這裏面最有名的是臧應選。當時臧應選不是專門為督窯這件事去的,他管着好幾個省,今天說來是很大的官了,督陶官衹是他的一個兼職。但我們可以想象,讓管幾個省的大官,管一件燒窯的事,那說起來燒窯也不是一件小事了,可見皇上的重視程度。
臧應選被派到景德鎮以後,首先明確了中央政府的一個態度,也就是皇上什麽態度。當時禦窯廠專門給宮廷提供日用瓷以及藝術瓷,首要是日用瓷。衹有生活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你纔會對藝術品感興趣;你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時候,肯定對藝術品一丁點兒興趣都沒有。那麽,禦窯廠首先就提供日用品,比如盤子、碗、杯,各種實用的東西,後來纔慢慢加上陳設瓷。
督陶官被派到景德鎮以後,立刻就把當地最優秀的工人、最好的工作環境都結合在一起,其推動力量非常大。從康熙十九年起,清廷先後派遣的督陶官不算太少。康熙時期,最有名的就是臧應選、郎廷極。我們將來講單色釉的時候,會講到郎窯。雍正時期,最有名的是年希堯、唐英。唐英是雍正、乾隆兩朝權力最大的督陶官,而且他是專職的,跟臧應選的兼職有所不同。《清史稿》這樣記載:"唐英,字俊公,漢軍旗人。官內務府員外郎,直養心殿。雍正六年,命監江西景德鎮窯務。"唐英,唐俊公,他是在旗的八旗人,當時在養心殿值任。雍正六年,把他直接派到景德鎮去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傢講壇 |
|
|
第1節:過渡期 | 第2節:天啓崇禎青花(1) | 第3節:天啓崇禎青花(2) | 第4節:崇禎筆筒 | 第5節:筆筒在晚明出現 | 第6節:明末江山之爭 | 第7節:正月理發 | 第8節:順治青花 | 第9節:筒瓶 | 第10節:康熙大帝 | 第11節:康熙青花 | 第12節:康熙青花枯枝花鳥梅瓶 | 第13節:刀馬人 | 第14節:勤能補拙 | 第15節:寄托款與文字 | 第16節:墨分五色 緊皮亮釉 | 第17節:雍正皇帝的政治與文化(1) | 第18節:雍正皇帝的政治與文化(2) | 第19節:雍正青花風格(1) | 第20節:雍正青花風格(2) | 第21節:賞瓶 | 第22節:督陶官(1) | 第23節:督陶官(2) | 第24節:十全老人--乾隆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