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思考 》 從狼性到羊性:中國人的性格歷程 》
第22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3)
張宏傑 Zhang Hongjie
不幸的是,中國的皇位實在太誘人了,歷代皇帝都為保住皇位絞盡腦汁,然而改朝換代之頻繁還是獨一無二。不要說沒有日本那樣的萬年一係,甚至也遠不如朝鮮王朝那樣穩定。自唐亡之後,朝鮮衹經歷了高麗和李朝兩個王朝,而中國卻歷經五代十國宋元明清。僅僅唐宋之間短短的54年,中國北方就換了梁唐晉漢周五個王朝。其中最短的後漢衹存在了四年。
再好的鋼材,你反復彎折它也會金屬疲勞。再質樸的民族,在這樣不斷的尷尬面前也會變得冷漠。中國人的自尊和自信,本來是建立在忠孝為本的道德之上。然而每一次改朝換代,都是對"忠義"的摧殘,都是對"投降"的奬勵。"二十四"史就是"二十四"次摧折。走馬燈式的攘奪皇位,使血性一次次被嘲諷,使越來越多的人不再像以前那樣堅持、相信和認真。中國人的單純和剛烈在這一次次彎折中漸漸消失,維係這個社會的道德綱常日漸被架空,人們越來越油條。不管從哪個方向來的大兵進城,他們都熟練地插上順民的牌子,擺上香案,跪在城門兩邊迎接。
然而更大的災難還在後面。宋朝之後,跪迎大軍的中國人兩度發現馬上的徵服者居然是渾身腥膻的異族。對於習慣於改朝換代的中國人來說,這又是一次新的巨大的心理打擊。在蒙古人野蠻的屠城面前,原來的天朝大國的子民衹得接受被列為"末等公民"的恥辱,忍受長達百年的蒙古人暴政。滿洲人南下,中國人的境遇更為難堪。每個人都得把以前"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頭髮剃去,衹留下頭頂銅錢大一塊,梳成一根小辮兒,叫"金錢鼠尾"式。
忍辱偷生的生存狀態下人格健康無從談起。元朝和清朝兩代被異族奴役的經歷,使中國人性格中的自尊自信受到毀滅性打擊。宋元之間,中國人的集體人格又一次出現了顯著劣化。宋朝雖然衰弱,卻出現了嶽飛、楊傢將、文天祥這樣頂天立地的民族英雄,民衆的抗爭風起雲涌。在此之後,鐵骨錚錚的中國人從歷史舞臺上消失了,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了靈魂和身體的分裂。他們越來越熟練地把大道理和實際行動分開,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動物式的生存方式。越來越多的中國式智慧發展起來,比如"好死不如賴活着",比如"唾面自幹",比如"退一步海闊天空",比如"個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如果說春秋時的中國人像一張挺括的白紙,幹淨爽利的話,那麽幾千年來這張白紙經受了太多的揉搓,已經變得軟沓沓髒兮兮,看不出當初面貌了。
(三)
和改朝換代、異族入侵交錯相伴的,是專製統治的日趨嚴密。
從秦始皇開始,幾乎每一代皇帝都在思考同一個問題:怎麽樣才能保證皇位永遠不讓他人染指?
這個問題是秦朝之後歷代王朝的全部焦慮所在。每一個皇帝都為此夜不安枕。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千方百計扼殺民衆的活力,不惜一切代價維持社會穩定。為此,就要防止人們獨立思考,阻止人們自發組織,消滅任何能對皇權構成威脅的勢力。
不論統治者在整個社會中所占的人口比多麽微小,然而衹要他掌握了絶對權力,社會就會不可避免地嚮着他所希望的指嚮發展。不管這個方向是多麽荒謬,對絶大多數人來說是多麽的不合理。於是,二千年間,中國社會始終堅定不移地走嚮越來越嚴密的專製和越來越死寂的僵化。
繼秦始皇創立了大一統制度以後,漢武帝又罷黜百傢,獨尊儒術,開始推行思想專製。唐太宗通過科舉制度,把全社會的智力資源集中到功名利祿這一個指嚮,有效地防止了智力活動的多極多嚮發展。元朝皇帝們強化裏甲和連坐制度,不許漢人使用兵器,甚至不許用菜刀。文盲皇帝朱元璋則取消了丞相製,憑藉小農本能,把中國社會退變成了一個大村子,他自己充當事事都要管的村長。全國老百姓穿什麽樣的衣服、住什麽樣的房子、房後種什麽樹、院子裏養幾衹雞都得由他一人規定。清代幹脆連內閣也取消,徹底把天下變成一個人的天下。為了不讓人們亂說亂動,清代最偉大的三代帝王康熙雍正乾隆更是把文字獄推嚮極峰。一個道士提出人是用大腦思考而不是用心思考,被康熙認為是"危險人物"處决。精神病患者發病時自稱皇帝,被乾隆凌遲處死。文字獄的盛行甚至使朝廷的大臣們之間都不敢相互通信,不敢寫日記,生怕被人抓住把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一言難盡的日本(1) | 第2節:一言難盡的日本(2) | 第3節:一言難盡的日本(3) | 第4節:一言難盡的日本(4) | 第5節:一言難盡的日本(5) | 第6節:一言難盡的日本(6) | 第7節:一言難盡的日本(7) | 第8節:一言難盡的日本(8) | 第9節:一言難盡的日本(9) | 第10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 | 第11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2) | 第12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3) | 第13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4) | 第14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5) | 第15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6) | 第16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7) | 第17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8) | 第18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9) | 第19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0) | 第20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1) | 第21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2) | 第22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3) | 第23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4) | 第24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5)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