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学 》 悲劇的誕生:尼采美文選讀 》
第22節: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傢
周國平 Zhou Guoping
七
現在,我們必須藉助前面探討過的種種藝術原理,以便在希臘悲劇的起源這個迷宮裏辨識路徑。倘若我說這一起源問題至今從未嚴肅地提出過,更不用說解决了,我想這决不是危言聳聽。古代傳說的飄零碎片倒也常拼縫起來,可又重新扯裂。古代傳說斬釘截鐵地告訴我們,悲劇從悲劇歌隊中産生,一開始僅僅是歌隊,除了歌隊什麽也不是。
因此,我們有責任去探究作為真正原始戲劇的悲劇歌隊的核心,無論如何不要滿足於流行的藝術濫調,說什麽歌隊是理想觀衆,或者說它代表平民對抗舞臺上的王公勢力。後一種解釋,在有些政治傢聽來格外響亮,似乎民主的雅典人的永恆道德準則體現在平民歌隊身上了,這歌隊始終凌駕在國王們的狂暴的放蕩無度之上,堅持着正義。這種解釋儘管可以用亞裏士多德的話來助威,但不着悲劇起源問題的邊際。
在這個問題上,平民和王公的全部對立,一般來說,全部政治社會領域,都未觸及悲劇的純粹宗教根源。就埃斯庫羅斯埃斯庫羅斯(Aeschulus,公元前525-前456),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傢之一。現存悲劇7部,代表作為《普羅米修斯》、《阿伽門農》等。和索福剋勒斯索福剋勒斯(Sophocles,公元前496?-前406),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傢之一。現存悲劇7部,代表作為《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等。那裏我們所熟悉的歌隊的古典形式而論,我們甚至認為,說這裏預見到了"立憲人民代表製"那真是褻瀆,但有些人就不怕褻瀆。古代的國傢憲法在實踐上並沒有立憲平民代表製,但願在他們的悲劇裏也從來沒有"預見"到它。
比歌隊的政治解釋遠為著名的是AW施萊格爾AW施萊格爾(AugustWilhelmSchlegel,1767-1845),德國學者、批評傢,德國浪漫主義運動思想最有影響的傳播者。的見解。他嚮我們建議,在一定程度上,可把歌隊看做觀衆的典範和精華,看做"理想的觀衆"。這種觀點同悲劇一開始僅是歌隊這一歷史傳說對照起來,就原形畢露,證明自己是一種粗陋的、不科學的、然而閃光的見解。
但它之所以閃光,衹是靠了它的概括的表達形式,靠了對一切所謂"理想的"東西的真正日耳曼式偏愛,靠了我們一時的驚愕。衹要我們把我們十分熟悉的劇場公衆同歌隊作一比較,並且自問,從這種公衆裏是否真的可能産生過某種同悲劇歌隊類似的東西,我們就驚詫不已了。我們冷靜地否認這一點,既奇怪施萊格爾主張的大膽,也奇怪希臘公衆竟有完全不同的天性。我們始終認為,一個正常的觀衆,不管是何種人,必定始終知道他所面對的是一件藝術作品,而不是一個經驗事實。相反,希臘悲劇歌隊卻不由自主地把舞臺形象認做真人。
扮演海神女兒的歌隊真的相信親眼目睹了提坦神普羅米修斯,並且認為自己就是舞臺上的真實的神。那麽,像海神女兒一樣,認為普羅米修斯親自到場,真有其人,難道便是最高級最純粹的觀衆類型了嗎?難道跑上舞臺,把這位神從酷刑中解救出來,便是理想觀衆的標志?我們相信審美的公衆,一個觀衆越是把藝術品當做藝術即當做審美對象來對待,我們就認為他越有能力。可是,施萊格爾的理論這時卻來指點我們說,對於完美的、理想的觀衆,舞臺世界不是以審美的方式,而是以親身經驗的方式發生作用的。我們不禁嘆息:啊,超希臘人!你們推翻了我們的美學!可是,習慣成自然,一談到歌隊,人們就重複施萊格爾的箴言。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日神與酒神 | 第2節:藝術形而上學 | 第3節:悲劇世界觀 | 第4節:審美的人生 | 第5節:藝術生理學 | 第6節:美與美感1 | 第7節:美與美感2 | 第8節:音樂與詩 | 第9節:藝術傢及其創作 | 第10節:關於藝術創作與藝術批評 | 第11節:藝術的持續發展 | 第12節:日神一切造型力量之神 | 第13節:日神的夢的感應 | 第14節:妖女的淫藥 | 第15節:理解日神文化 | 第16節:夢的類比給我們啓發 | 第17節:個體化的神化 | 第18節:關於自己創作的過程 | 第19節:酒神音樂傢完全沒有形象 | 第20節:阿爾基洛科斯把民歌引進文學 | 第21節:無意志的審美情緒 | 第22節: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傢 | 第23節:歌隊無須乎舞臺 | 第24節:酒神狀態的迷狂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