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探春的远嫁,是主动的。她早已对贾府失望,早看到了贾府的危机,她不愿意为贾府殉葬。这是她的政治敏感。抄捡大观园以后,薛宝钗马上有动作,提出要搬出大观园去,贾探春道:“很好。”“也不在必要死住着才好。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象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薛宝钗、贾探春都是为了不被吃。
贾探春的远嫁,也是她改变庶出地位的唯一选择。南安国大约没有儒家传统,不会对她的身份说三道四。
贾探春远嫁,与其阔朗的性格不无关系。她的居室,就是她性格的缩影:三间屋子连城一片,并不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完全是须眉男人做派。西墙当中挂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对联是:“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贾探春这副不屈的骨格,终于去寻找她的飘泊生涯去了。这是对自己人生的大手笔设计,是大智慧。想想我们今天的大学毕业生,苦苦在大城市寻觅,岂不惭愧?
贾探春的远嫁,符合曹雪芹的原意。《红楼梦曲》中,属于贾探春的曲子是[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这歌,不乏豪气。
她在贾府酒宴上抽的花签,有一句话说,“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当时就有人取笑她:“我们家已经有一个王妃了,难道还会出一个王妃不成?”怎么不成?果然成了。贾探春命运的预言,终成现实。
贾探春这个王妃比她的姐姐贾元春更苦。她象一只断线的风筝,再也回不到故土了。所以言“飘”。
壮志运消,才人末世,这是贾探春的悲剧,也是贾家的悲剧。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