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孩子,我看着你長大:宋小迪日進錄   》 第22節:理解教育,以自己的方式(1)      吳櫻花 Wu Yinghua

  如他所言,他從來不會為了討好什麽人而昧着良心說話與做事。在他的心中,好就是好,壞就是壞,絶對沒有什麽介於兩者之間的東西。於是,在他的口中、筆下,也决不會出現那些類似於“看問題要多角度”等惡心的詞語。他的表達衹有三種:一、自己真實的思想;二、對某件事主觀上的極力贊揚;三、對某件事主觀上的極力批評。儘管這些言辭會衝撞某些人,而作為一個作者,得罪的人越多,也就越不好活。可他不在乎———“我”的書是給想看的人看的,不想看就別看。大不了衹說明這世界上沒人欣賞我罷了。
  然而,這些話語卻是被虛偽掩藏的真實,這些真實卻來自於將靈魂示衆的最大的勇氣,即真實。
  文末,引用一段他的話:“古代,中國婦女都是‘小腳’,於是看見正常的腳就叫‘大(醜)腳’;同樣,現在的人都說‘小話’,於是聽到正常的話就成了‘大(醜)話’。”
  對於他,我想說:“所有或大部分人是虛偽的時,他們看見真實的人就說是‘激進派’。也正因為如此,激進纔令人佩服,令人感動。”
  真誠萬歲!!!
  我把他這篇作文定為一類捲。
  理解教育,以自己的方式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楊明全
  一
  曾經看到這樣一幅漫畫:開學了,孩子們涌入學校,他們長着各種形狀的腦袋,有三角形的,有橢圓形的,有長方形的,有梯形的,有菱形的;畢業了,孩子們離開學校,留給讀者的背影,都有着跟老師一樣的圓形腦袋……
  什麽是教育?這個問題包含着太多的含義,這個問題一直折磨着多少學術精英們的神經。無論如何去定義教育,教育中必定有生活,因為教育來源於生活,從最原初的意義上,生活是教育的母體;教育中必定有差異,因為正如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兒童;教育中必定有快樂,因為學校不是監獄,快樂是孩子們不可剝奪的權利。然而,這衹是理論上的推演,當我們走進教室,在絶大多數的課堂中充斥我們眼簾的,卻是無窮無盡的知識點、解題步驟、標準答案以及名目繁多的考試和測驗。很長時間了,我們的教育被異化為“填鴨”和“灌輸”,被異化為機械訓練和死記硬背。我們的教育,在“應試”的魔棒下,不得不與生活相剝離、與差異相剝離、與快樂相剝離,於是很自然地就失去了很多本來應有的豐富的意義。
  我們的教育,很是讓人無奈,有時讓人沉重。在這樣的教育面前,我們變得近乎麻木。我們沒有了激情,沒有了感動,沒有了想像力。
  去年有一天,愛人遞給我一本小册子。小册子有着樸素的外表,沒有正式出版,封面上衹是簡單地竪嚮分兩行排列着書名:《孩子,我看着你長大》,然後在頁眉上寫着“宋小迪日進錄”,頁腳寫着:“海子出版社”。翻開書,扉頁上有幾段引用的話,其中有這樣一段:
  “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
  這是我國民國時期著名教育傢夏丏尊先生說過的一段話。夏先生曾在上世紀20年代根據日譯本轉譯了意大利作傢亞米契斯的小說《愛的教育》,“愛的教育”也是他一生光輝的教育思想的寫照。那麽,作者引用夏丏尊先生的“愛的教育”宣言,是用來鋪墊本書的情感基調嗎?
  再翻開,就是正文了。作者用日記體裁寫作,日記的主角是一名叫宋小迪的孩子:
  2002年10月29日
  宋小迪,男,1989年出生,小學就讀於昆山某中心小學,2002年9月考入本校成為初一(3)班的學生。據小學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反映,他聰明卻個性極強,素以調皮搗蛋出名,曾在五年級就公開宣佈喜歡某女生,是一個最讓老師頭疼的學生。
  他的父母離異,母親再婚。
  他和母親住在一起,母親對他十分寵愛,甚至到了溺愛的程度。
  有哮喘病史。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江蘇文藝出版社
第1節:孩子,我看着你長大(1)第2節:孩子,我看着你長大(2)第3節:孩子,我看着你長大(3)
第4節:孩子,我看着你長大(4)第5節:孩子,我看着你長大(5)第6節:孩子,我看着你長大(6)
第7節:孩子,我看着你長大(7)第8節:孩子,我看着你長大(8)第9節:孩子,我看着你長大(9)
第10節:孩子,我看着你長大(10)第11節:孩子,我看着你長大(11)第12節:孩子,我看着你長大(12)
第13節:孩子,我看着你長大(13)第14節:孩子,我看着你長大(14)第15節:孩子,我看着你長大(15)
第16節:孩子,我看着你長大(16)第17節:孩子,我看着你長大(17)第18節:孩子,我看着你長大(18)
第19節:孩子,我看着你長大(19)第20節:孩子,我看着你長大(20)第21節:孩子,我看着你長大(21)
第22節:理解教育,以自己的方式(1)第23節:理解教育,以自己的方式(2)第24節:理解教育,以自己的方式(3)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