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类 老子新解:何新全新诠释古代经典   》 第10节      何新 He Xin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①?专气致柔,能婴儿乎②?涤除玄览,能无疵乎③?爱民治国,能无知乎④?天门开阖,能为雌乎⑤?明白四达,能无为乎⑥?[生之离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⑦]
  ①载,有相反语义。(1)裁也,截也,分也。(2)乘载,合载,合也。此用第二义。
  何按:营,云也,通魂。魄,白也,即皮(读如伯)。营魄即魂魄。抱,荷也(傅奕本作“褒”)。褒,保持。
  “载营魄抱一”,即合魂、魄二者而为一体。能,能够。离,分离。
  河上公注:“营魄,魂魄也。”《楚辞·远游》:“载营魄而登霞兮。”王逸注:“抱我灵魂而上升也。”《左传》昭公七年:“子产适晋,赵景子问焉,曰:‘伯有犹能为鬼乎?’子产曰:‘能,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为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冯依于人,以为淫厉……’”孔颖达疏:“魂魄,神灵之名,本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亦异,附形之灵者为魄,附气之神者为魂也。”魂魄,即附形气之灵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庄子·知北游》:“已化而生,又化而死,……魂魄将住,乃身从之,乃大归乎?”
  孙诒让说:“自先秦西汉至今,释此书者,咸无异读。惟《册府元龟》载唐玄宗天宝五载诏云:‘顷改《道德经》载字为哉,仍隶属上句。’……载、哉古字通,玄宗此读,虽与古绝异,而审文较义,亦尚可通。”
  司马谈说:“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
  ②专,即抟,即团。集聚、收敛也。《管子·内业》:“抟气如神,万物备存。”
  致柔,使之柔和。又55章:“心使气曰强。”团气致柔,乃气功内养之道。
  朱谦之按:《老子》之“专气”,即《管子·内业》之“抟气”,所谓“抟气如神,万物备存”(尹注“抟谓结聚”)。又曰:“此气也,不可止以力。”“心静气理,道乃可止。”又心术篇与内业篇均引“能抟气乎?能一乎?能勿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勿求诸人而得之己乎?”此与《庄子·庚桑楚》文同。
  而此文之前,引“《老子》曰卫生之经”。可见《老子》书中实包含古代医家之言。
  又《孟子》“志一则动气”,注:“志之所向专一,则气为之动。”
  ③览,高亨说:“帛书甲本作‘蓝’,乙本作‘监’。览、蓝均当读为监。监是古鉴字,古镜也。”其说是。
  《庄子·天道》:“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淮南子·修务训》:“执玄鉴之心,照物明白。”
  疵,《说文》:“疵,病也。”
  ④诸本作“国”,帛书《老子》乙本亦然,甲本作“邦”。
  知,智也。智者,计也,机谋曰计,曰智。罗振玉说:“景龙本、御注本、英伦本均作‘能无为’。”异本作“无以知”,王本、河上公本作“无知”。
  以,用。“能无以知”:意谓能不用(智)计谋吗?
  65章:“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⑤阖(读合),通“合”。“为雌”,王本、河上公本作“无雌”。
  天门即玄牝之门。雌,女阴也,即玄牝。
  王安石注:“夫万物由是而出,由是而入,故谓之天门。”参看第28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为天下,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⑥明白四达,范应元说:“明白,虚也;四达,通也。”
  此句传本各有歧异。罗振玉说:“景龙、御注、景福、英伦诸本均作‘能无知’。河上本亦作‘能无知’。”王弼本“知”作“为”。傅奕本作“无以为”。帛书《老子》乙本作“能毋以知”(甲本缺)。为,读为若有。无为,即无有。
  ⑦四句意并见第51章:“道生之,德畜之。”
  马叙伦、奚侗以为此20字与上文不相应,疑第51章错简掺入。高亨谓“此处似后人摘录51章经文作注语,弄得文意不完备”。说可信。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新版序序(1)序(2)序(3)序(4)序(5)序(6)序(7)序(8)序(9)序(10)序(11)
第1节第2节第3节第4节第5节第6节第7节第8节第9节第10节第11节第12节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