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唐宋才子的真实生活   》 三、 杜甫(1)      Min Zeping

  1.童年
  杜甫喜欢自称“杜陵布衣”或“杜陵野老”。“布衣”也好,“野老”也罢,都是文人来把仕途上的失意惆怅转化为自我安慰乃是自我炫耀的一种遮人耳目的手段。至于“杜陵”,则代表着杜甫的家族荣耀,也就是时人所称的郡望,虽然杜甫自己出生在河南巩县的南瑶湾村。开元二十九年(741)寒食节的那天,三十岁的杜甫写过一篇《祭远祖当阳君文》。这位当阳君,就是杜甫的十三叶祖,曾任西晋驸马都尉镇南大将军当阳成侯的杜预。在整个家族中,杜甫念念不忘,经常在诗文中拿出来让世人景仰同时用来激励自己的,就是这位先祖。杜预不仅为国家的统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所谓“缮甲江陵,祲清东吴”,还为民族的文化进步做出了巨大努力,即“《春秋》主解,槁隶躬亲”,后人称之有“《左传》癖”。总之,这位先祖的文治武功都是那样的耀眼夺目,如一颗闪亮的星星指引与注视着他的后裔,所以杜甫在祭文中诚惶诚恐地表示他“不敢忘本,不敢违仁”。更重要的是,在杜甫看来,杜预还给这个家族奠定了优秀的传统与良好的基础,即“传之以仁义礼智信,列之以公侯伯子男”,“奉儒守官”。具体的好处则是“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即可以不交纳租税,可以不去前线当兵作战。当然,在那个特别的时期,还是有人为此感到惋惜,杜夫子这样忧国忧民,可惜还是隶属“地主阶级”。
  除杜预外,杜家中令诗人倍感自豪地还有诗人的祖父杜审言。杜审言是则天皇帝时期的诗人,名气很大,脾气更大,曾与李峤、苏味道、崔融合称“文章四友”——这“四友”比起初唐“四杰”,文章水平虽然差一大截,但官位却高好几个级别,他们也有足以自豪的地方来弥补艺术上的差距。杜审言与他的孙子在性格上也很不相同。杜甫为人很低调,总是表示要谦虚地向前辈学习,如果有人要嗤笑前人,他马上会挺身而出维护正义。他的祖父正好相反,惟恐人家鄙视他,所以故意显得傲慢与狂妄,曾放言说论文学水平,即使屈原、宋玉再世也会退避三舍甘以学生自居;论书法水平,王羲之再生也会望尘莫及甘拜下风。对于当世的名人,杜老先生更不客气。有天,他突然神秘兮兮地对人说苏味道就要死了,旁人很奇怪,问其原由,他解释说:我的文章写得如此这般好,苏味道见到后肯定会羞愧而死。后来,这老人家病重,宋之问等人去探望他,老先生说:我活着的时候,骑着你门头上,使你们无法出头;现在我要死了,你们终于有机会扬眉吐气了。
  对于这位杜老先生,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很客气,很少加以斥责,因为杜甫很爱护他的这位长辈,曾经说“吾祖诗冠古”(《赠蜀僧闾邱师兄》),又说“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天宝四载(745),杜甫还未成名,李邕与他聊天,谈起前辈诗人,对杜审言评价很高,杜甫相当激动。大历元年(766),也就是二十一年后,杜甫还没有办法忘记当时谈话的那个场面,在《八哀诗》中写道:“例及吾家事,旷怀扫氛翳。慷慨嗣真作,咨嗟玉山桂。”后世的批评家在褒扬老杜时,有时也会捎带称赞杜审言几句,这就使杜审言地位,较之其他“三友”,一直居高不下。在评论杜审言时,人们也会首先介绍他是老杜的祖父,自然也就达到了肃然起敬的效果。如宋人王得臣《麈史》云:“杜审言,子美祖父也。则天时以诗擅名,与宋之问倡和,有‘绾雾青条弱,牵风紫蔓长’,又‘寄语洛城风与月,明年春色倍还人’。子美‘林花著雨胭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又云‘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虽不袭其意,而语脉盖有家风矣。”王得臣包括宋代著名的藏书家陈振孙还煞有其事地说,杜甫的诗写得这样好,那是家风所至,继承了祖父的良好传统。这些似是而非的话欺骗了不少淳朴的读者,甚至有些所谓的大家也相信了这一天真的说法。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家风对老杜的影响。杜审言对作诗与书法很自负,老杜首先认真学习的也正是这两个方面。大历元年(766),杜甫卧病夔州,写过一些自传性的叙事诗,讲述了他从幼年学诗起,历叙漫游齐、赵,洛阳失第,长安十年,经安、史之乱到滞留巴蜀的生活。如《壮游》中有一段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崇文书局
一、王维(1)一、王维(2)一、王维(3)一、王维(4)一、王维(5)一、王维(6)
二、李白(1)二、李白(2)二、李白(3)二、李白(4)二、李白(5)二、李白(6)
二、李白(7)二、李白(8)二、李白(9)二、李白(10)二、李白(11)二、李白(12)
二、李白(13)二、李白(14)二、李白(15)三、 杜甫(1)三、 杜甫(2)三、 杜甫(3)
No.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