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票 经济危机,你准备好了吗?:大萧条时代   》 第22节:百日新政(8)      狄克逊·韦克特 Dixon Wecter

  说到对未来的特殊意义,PWA在1933~1935年间筹资修建了50多座军用机场,帮助军队铺设了74,000英里的战略公路,为飞机设计师建造了一个风洞,拨出了1,000万美元用于更新军火和改造兵工厂,在海军的监管下投入了2.37亿美元用于建造军舰。然而,1935年,由于和平主义的精神和奈委员会(该委员会以主导者“奈”命名)的大声疾呼,国会禁止把公共工程和救济的资金用于“军需品、军舰,及陆军或海军的原材料”,这方面的大多数活动都停止了。PWA着手行动的时候总是慢吞吞的——面对着地方上的一方面是急躁,另一方面是猜疑——但回顾它所取得的各种不同的成就,会让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百日新政之初,国会便启动了银行改革立法,在它最后的阶段,又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不仅创立了PWA,而且还把大部分私营企业置于集中的监管之下。在这期间,它采取了一些对农民、贫困房主、一文不名的年轻人和田纳西河流域山地人来说至关重要的措施。这些政策的清晰表达,它们在新政中期的成形和调适,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里予以追踪,但从它们在这些至关重要时期的构想中,带出了一项经验的遗产,而国民经济不断转变的范式仅仅只会在细节上有所修改。
  巨大的变化在1932年的最后几个月里横扫了美国人的生活,在1933年上半年,在经过大萧条三年的持续压力之后,在公共舆论的微妙转变最终冲垮了抵抗的屏障之后,这种冲击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群体价值的重新洗牌明明白白地发生了。大企业的首要地位,物质成功的魅力,金本位的神圣,禁酒的崇高,以及对自力更生的满足,全都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并在很大程度上被弃之如蔽履。
  一个新的幽灵在空中游荡,领导阶层的允诺让数百万人激动不已,而让少数人惊慌失措。并非巧合的是,1933年,爱德华?贝拉米的乌托邦经典《向后看》(Looking Backward)再版,而就在这一年,富兰克林?D. 罗斯福当上总统之后的第一本书竟被冠以《向前看》(Looking Forward)的标题。“我们已经上路”,他这样告诉国民,在经过长时期的不踏实之后,没有比这句话更受欢迎的了。在新政的这段蜜月期里,总统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可能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的——但话说回来,爱情毕竟是超越逻辑的。
  进一步决策的时间就在眼前。有些决策明显是实验,在它的内部,某些矛盾似乎是不可调和的——短期的稀缺经济和长期的富足经济,更高工资和就生活成本而言并没有多大提高的农产品价格,反托拉斯法的暂缓紧挨着对小商人的新的关切。这些行为背后的哲学,比政策本身更始终如一,普通百姓倚靠在他们对这种趋势的直觉之上高枕无忧。新政的力量和弱点,成功和失败,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越来越清晰,连同下面这个事实:罗斯福即席创作的天才往往超越了他对坚实目标的掌握。在争论的尘土依然厚重地堆积在空中的时候,我们所能得出的最公正的判断,或许是一位英国经济学家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快要结束时对他的评价:“罗斯福先生对自己提出的很多问题也许给出了错误的答案。但是,他是现代美国第一个提出了正确问题的总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新世界出版社
第1节:从富足到寒酸(1)第2节:从富足到寒酸(2)第3节:从富足到寒酸(3)第4节:从富足到寒酸(4)
第5节:从富足到寒酸(5)第6节:从富足到寒酸(6)第7节:从富足到寒酸(7)第8节:从富足到寒酸(8)
第9节:从富足到寒酸(9)第10节:新的生活设计(1)第11节:新的生活设计(2)第12节:新的生活设计(3)
第13节:新的生活设计(4)第14节:新的生活设计(5)第15节:百日新政(1)第16节:百日新政(2)
第17节:百日新政(3)第18节:百日新政(4)第19节:百日新政(5)第20节:百日新政(6)
第21节:百日新政(7)第22节:百日新政(8)第23节:公民及其政府(1)第24节:公民及其政府(2)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