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记录 》 康巴的诱惑:行走文字扛鼎之作 》
第22节:去放鱼吧(1)
贝嘎 Bei Ga
明末清初时期,现在甘孜县城所在地就是"茶马互市"的大驿站。而今在康巴高原上,甘孜县城是颇具规模的交通枢纽,一个名副其实的大集市。每天,在夕阳西斜的余晖渲染在小城的犄角旮旯时,甘孜小城开始了一天里空前绝后的繁华,人气也空前绝后的鼎盛。菜市场的大棚子里接踵摩肩,主要是当地的百姓;县城的主街道上人头攒动,是那些南来北往的、东走西去的、旅游经商的人,练摊的有、杂耍的有,测字算命的有、围观捧场的有,吆喝叫卖不绝于耳,煞是热闹。
那天,就在这样的喧腾里百无聊赖逛荡时,看见了一圈人围着三个喇嘛,三个喇嘛又围着两个大塑料盆,一个塑料盆里是熙熙攘攘一盆吐着白沫的泥鳅,一个塑料盆里是几条翻着白眼的鲤鱼。
一个喇嘛说,就这样,一百块!
一个干瘪矮小的女人尖着嗓门说,不行,赔大了!最低二百块!
又一个喇嘛说,好了,一分也不加了,一百一十块!
一个粗壮矮小的男人说,一百五,一百五拿去,保本!听他铁板钉钉的口气,想必就是鱼贩子老板,那女人的男人。
……
为了一盆泥鳅和那几条大鲤鱼,三个喇嘛和两个小贩煞有介事地讨价还价。四周围观的人,就这么伸长脖子,大眼瞪小眼地看着。那场面、那气氛,温馨、美好得逗乐。
后来,一个喇嘛从布袋里摩挲半天,掏出一张百元大钞,围观的善男信女也摸出三块五块的零票,递给一个戴着黄帽子的喇嘛。那真是泛着油腻的一叠钞票,最后攥在了那精明的女人的手里。这个女人真是心中有数,生财有道,一天不知道要发多少这样的"鱼财"!
交易完,喇嘛们开始忙开了。
一大塑料盆里的泥鳅,"哗啦"一声连泥鳅带水都进了一个铁桶里。有几条泥鳅,滑落到桶外,在地上"吱吱"叫着乱窜;倒进铁桶里的泥鳅,口吐白沫直翻腾。而另一个破塑料盆里的几条鲤鱼,又被折腾到一个稍微小点的红塑料盆里,鲤鱼被折腾的鳞片纷落,光影下灿灿闪烁。
如果我是一条鱼,这时我一定是很悲哀绝望地想:完了,以"鱼"为一世的轮回该完了!其实,鱼真的在想什么,我也不知道。没人能知道。反正这些简单的东西绝对没有人这么复杂,吃鱼的是人,放鱼的也是人。
鱼就是鱼,人就是人。鱼目混珠,人面兽心,这都是人说的,也是人能做的。
看完喇嘛手忙脚乱的规矩好那些泥鳅、那几条鲤鱼以后,我跟一个喇嘛说,我也想看放生鱼,一起去那个放生鱼的地方可以不?
喇嘛欣然允许。
接下,街头上就出现了引人注目的一景:一个看上去还算是蛮时尚的外地女人,身后跟着三个身材魁梧的喇嘛--两个喇嘛抬着个红红的大塑料盆,一个喇嘛提着个铁桶,招摇过市。而红塑料盆里的鱼,不时地上跳下窜。所到之处,无不接受路人直勾勾的注视。就在这样的被关注下,拐过街角,跨过一座水泥桥,走了一程又一程。
走了半天,问那个喇嘛放生鱼的地方是不是快到了。
喇嘛说,他们也不知道,只是跟着我走。
我说我不知道,以为你们出家人都知道那地方呢!
喇嘛说,我们也是外地来的。可是据以往放生鱼经验,这个放生鱼的地方不会是在城市里。
一想也是,这个放生鱼的地方决不是市中心的近地方,近地方不被偷吃光也让废水闷死光了。
我对那喇嘛说,这么一直走下去不方便也太累,我们搭个出租车,出租车司机一定知道放生鱼的地方,车费我来付。
喇嘛再次欣然允许。
又抬着红塑料盆、提着铁桶回到街心,搭了个出租车,热热闹闹向放生鱼的地方进发了。那排场,真像是去做一件能普渡众生能警世的事情样,很是义不容辞。
这些水里的畜生,也灵性,知道暂时"人口脱险"谋了条生路。出租车一启动,鲤鱼就在盆里跳起了龙门,那有限的一点水被溅得四处都是。出租车司机一脸的不高兴,直申明:味道重!把好!弄脏了车我怎么拉客!看你们是放生的,才收你们三元钱,正常都是五元的车费!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春风文艺出版社 |
|
|
第1节:打箭炉 康巴 高原 | 第2节:又一个庙子(1) | 第3节:又一个庙子(2) | 第4节:又一个庙子(3) | 第5节:又一个庙子(4) | 第6节:又一个庙子(5) | 第7节:又一个庙子(6) | 第8节:又一个庙子(7) | 第9节:又一个庙子(8) | 第10节:草原深(1) | 第11节:草原深(2) | 第12节:草原深(3) | 第13节:草原深(4) | 第14节:草原深(5) | 第15节:草原深(6) | 第16节:人 冰雹 狼(1) | 第17节:人 冰雹 狼(2) | 第18节:人 冰雹 狼(3) | 第19节:人 冰雹 狼(4) | 第20节:卡萨湖的传说(1) | 第21节:卡萨湖的传说(2) | 第22节:去放鱼吧(1) | 第23节:去放鱼吧(2) | 第24节:去放鱼吧(3)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