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心靈體操   》 第22節:半拉西瓜      劉心武 Liu Xinwu

  小甘笑,說您這篇話兒跟繞口令似的!別的我也沒聽明白,不過我覺着您這麽着勤用腦子,預防老年癡呆癥的效果肯定好!
  我也笑,確實我把一個原本樸素的真理表達得太花哨了。我跟小甘聊起那天在電視上看到的一個紀實節目。講的是北京安貞醫院的大夫們,把一位從臨床醫學標準上可以界定為死亡的患者,經過三個小時的持續努力,奇跡般地搶救了回來。那位45歲的北京市民突發心肌梗死,在救治過程裏又添上肺部的問題,心、肺兩衰,以至在心電監測器上出現一條直綫,給他註射了溶解血管栓塞的藥物以後,幾位男女大夫就接力般地輪流給他進行物理性按壓,試圖讓他的心髒恢復自泵能力,半小時、四十分鐘、一小時、兩小時……全然看不到希望,而且,在那種情況下,即使有所恢復,也很可能造成植物人的結果。事後采訪大夫的記者問他們:為什麽在已經大大超過法定死亡標準的情況下,你們還要那麽固執地嘗試將患者從死神手中搶回來?幾位大夫回答的措辭不同,但意思是一樣的,就是他們想到患者還那麽年輕,是家庭的頂梁柱,從珍惜一個生命的角度,以及關愛一個家庭的角度,衹要還有哪怕是遊絲般的希望,他們就絶對不能放棄。顯然,有一種崇高的、超越醫學業績與其他世俗功利的力量,在支撐和鼓勵這些大夫,最後,奇跡果然來臨,那位死亡三個小時的男子心髒恢復了搏動,經搭橋手術後,第二天睜開了眼睛,恢復了知覺。
  我跟小甘說,這些大夫真太可愛了,從熒屏上的畫面可以看到,他們這樣的外科大夫,幹的是體力、腦力全方位的重勞動,他們既掌握、使用高科技,也全力使用古老的按壓法,他們之所以能創造奇跡,患者本身肌體的頑強生命力固然是基礎,而他們在工作以外的時間裏,肯定會有的精神活動或者說養靈習慣,應該說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小甘說是呀,他們平時閑了沒事,一定也會像您這樣,看着以為什麽也沒幹,實際是在進行精神操練呢!我說所謂精神操練,其實就是作為動詞的那個思想。珍惜生命、關愛他人,這是我們都值得反復思來想去,並不斷加以穩固、提升的命題。
  那位在生死間徘徊逾三小時的男子的親屬,特別是他妻子,在整個搶救期間也表現出超俗的精神境界,配合大夫的每一項醫療措施,不把自己的痛苦甚至絶望朝大夫和醫院方面發泄,也不把自己的企盼甚至幻想施加於大夫讓他們感到壓力沉重。當她得知采納註射溶栓劑後有可能造成植物人後果時,她冷靜地在使用單上簽了字,表示如果丈夫成了植物人,她不怨天,不尤人,願侍候他一輩子。這說明她是一個不僅有感情也有思想的女性。
  從死亡中逃逸出來的那位男子,當他恢復意識以後,第一句話是對妻子說:"買個西瓜,半拉也行。"人們問他心髒停搏後的那三個小時裏,有沒有什麽記憶?他說一片空白。但他恢復的意識,卻精確地銜接到發病之前,作為支撐一個不富裕家庭的男子漢,他思想裏時刻不忘節儉,即使在非常情況下想吃西瓜,他也還是提出不必奢侈,"半拉也行"。可見這位男子平時除了謀生性勞作,也還有很自覺的養靈操練,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修養。
  我和小甘坐在大柳樹旁,一時無話。金風送爽,為我們默默的精神操練輕吟着鼓勵的詩句。
  框住幸福
  接到惠姨電話,問我什麽時候得閑,她要給我送些鏡框來。惠姨雖是遠親,可是父母在世時,常來我傢,待我很好,記得我的頭一本《安徒生童話集》,就是在我12歲生日,她送來的生日禮物。後來我們來往越來越少,最後一次見面,是五年前她老伴去世,接到通知後,我和妻子捧了一籃白菊花去她傢,很安慰了她一陣。前年她退休了,倒也過得安閑自在。近年來我們衹是在春節時互通電話拜年,沒想到這跨世紀後的春節期間,她忽然說要來我傢。
  惠姨來,當然歡迎。但她不說來拜年,說是送鏡框,這卻頗費我們猜疑。妻子說,她是長輩,論拜年應該我們去她那兒,她來,自然不說是給咱們拜年,但她來還要帶鏡框當禮物,這就未免太客氣了,幹脆,還是再去個電話,咱們提些營養品,去她傢吧。我就給惠姨打電話,按妻子的口徑說了。惠姨說那不好,因為那天她不止來我們傢,還有附近幾處親友,她都要送去鏡框,我衹好依她。放下電話,我恍然大悟,一定是惠姨退休後手頭不甚寬裕,藉着身體尚好,攬了哪個公司的活兒--推銷鏡框。這倒也不足為怪,無可厚非。
  約好的那天,惠姨來了。雖有思想準備,還是讓我們大吃了好幾驚。首先是,她不像是她,倒像她那在武漢安傢的閨女,眼角雖有明顯的魚尾紋,臉頰卻泛着天然的紅潤;脫下天藍色羽絨服,現出一身貼體的玫瑰紅保暖運動服,她那腰身不僅不顯肥胖,竟比五年前時苗條了許多;烏黑的頭髮她說是纔染過,但依然豐茂,樣式也不古板;問她坐什麽車來的,竟回答是騎自行車來的,說是既健身,也好馱裝鏡框的大提包……我不禁笑道:"呀,真不知道來的是阿姨還是表姐了!"
  落坐沙發上,呷了幾口妻子送上的香茶,惠姨就興致勃勃地打開提包,掏出若幹鏡框,讓我們挑選,她說:"你們喜歡哪個留哪個!"那些鏡框大的可裝12寸相片,小的可裝四寸相片;所有木製鏡框都保持原木顔色,那正是我和妻子都喜歡的雅緻格調。她不住地笑問:"怎麽樣?好嗎?喜歡嗎?"我和妻子交換了個眼色,連連贊好,有意多挑了一些。看我們真的喜歡,幾乎每種尺寸、樣式的都至少挑了一個,她爽朗地仰脖笑了:"好!好!我沒白來!"妻子搬出更多的零食招待她,我把為她準備好的營養品提到她跟前,對她說:"惠姨,這衹是一點小小的心意……至於這些鏡框,您也別優惠,該多少是多少……"惠姨的笑容忽然定了格,幾秒鐘後,她先是斂了笑容,輪流看我和妻子的眼睛,然後,她忽然大笑起來,把拳頭砸在了我肩膀上,高喊:"你們呀!想到哪兒去啦……"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我的心理保健操第2節:皺皮蘋果第3節:譬如朝露第4節:春水浴心
第5節:心靈百葉窗第6節:一把米有多少粒第7節:這朵花兒叫喜歡第8節:雲錦滿心湖
第9節:鏇出自己的小木梨第10節:長吻蜂第11節:別臨時擺動舌尖第12節:香檳玫瑰
第13節:淡黃的銀杏第14節:親近牛筋草第15節:康熙開心果第16節:碰頭食
第17節:勇對平淡第18節:從今不怵這衹杯第19節:顧影自賞第20節:栽棵自己的樹
第21節:裝滿自己的碗第22節:半拉西瓜第23節:邁過本命年的“坎兒”第24節:我的緑寶石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