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心靈跋涉的歷程:巴金最後23個春秋 》
花溪,寧靜的婚夜(2)
竇應泰 Dou Yingtai
當年他們在桂林隱居的幾個月,蕭珊幾乎每天天不亮就爬起來讀書。到了1939年夏天,他和她都回到了上海。這是他們决定在蕭珊投考西南聯大前最後一次回上海。蕭珊需要和她的父母雙親及傢人作一次告別,她的母親是通情達理的人,當她聽說巴金支持女兒去考聯大的時候,當即就允許說:“既然李先生同意你考聯大,你投考就是了!”
7月,巴金把蕭珊送到香港。
香港對於蕭珊來說同樣是一個陌生的城市。內地烽火四起,可是這維多利亞海邊依然一派歌舞升平。巴金和蕭珊在香港渡過了難忘的三天。在這裏,蕭珊將要轉路前往陌生的昆明,而巴金則要一個人再回上海。儘管當時內地戰事頻仍,上海已成一個孤島,然而對於巴金來說,上海是他的再生之地。他人雖然已經到了安全之地的香港,然而他的心卻始終沒有離開上海。
“藴珍,你去吧。等到你明年暑假的時候,我準會親往昆明的。到那時候,我會讓你看到我在上海寫成的新書。”那時,蕭珊前往昆明還不能搭乘飛機。她衹是個窮學生,而巴金也衹有一些微薄的薪水。所以她去昆明衹能搭客船。那天,當客船在香港碼頭啓航的時候,巴金和友人們共同把蕭珊送進船艙,在分手的時候,巴金再一次叮囑她:“藴珍,你要記住,到了昆明,一定要多給我寫信,看到你的信,就是我的最大安慰啊!”
“放心吧,李先生,我會寫信的。”姑娘飄然地飛上客輪,就像一隻翩翩飛走的蝴蝶。
巴金回到黃浦江畔以後,很快就恢復了從前那種深居簡出的生活。他閉門謝客,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衹想寫成他的新著。不久,他那部長篇《秋》就在與蕭珊的思念之苦中悄悄寫成了。
1940年的夏天到了,當時巴金是帶着幾本剛剛從印刷廠裏剛拿到的新書《秋》,再一次從上海搭船前往昆明的。當他來到昆明,把自己那散發着油墨香味的《秋》放在蕭珊面前的時候,他迄今還清楚地記得,當時的蕭珊高興得簡直不亞於她當年在上海讀到巴金《傢》時的興奮。她看到巴金在《秋》中繼續和延伸了《傢》中的人物和事件。有些情節是蕭珊從前就聽他講過的,有些故事則是蕭珊在桂林時對巴金提供的素材,儘管整個《激流三部麯》都是以成都的李氏傢族為背景,然而聰明的姑娘讀後纔驚愕地發現,巴金的小說之所以在當時會引起振聾發聵的作用,其原因就在於巴金善於把他瞭解的同時代人物的故事,都有機地融合到他的小說之中。
“這就是玉蘭樹,李先生,您看那玉蘭花開得有多麽燦爛呀。雪白的花兒,象徵着純潔與友愛啊!”巴金在昆明住了三個月,在這期間他仍然埋頭自己的另一部長篇《火》的寫作。他感到昆明不同與已經成了孤島的上海,這裏四季如春,更主要的是這裏遠離敵人的戰火,他可以在蕭珊替自己租用的一間民宅裏,無所憂慮地潛心寫作。他要把自己對生活的體驗都訴諸筆端。儘管上海和南京已經淪陷敵手,可是巴金卻全然不為所動。他知道自己手無寸鐵,無法上前綫殺敵報國,最好的辦法就是以自己的書去感化與激勵民衆。
巴金日夜奮筆,語言會儼如所居所前面的那條潺潺的小河,不捨日夜的汩汩流過他的心間。他有决心把自己對祖國的愛都通過書中的人物表達出來。所以,他在昆明的九十天裏,幾乎把所有精神都投入到寫作中來了。蕭珊看他這樣夜以繼日的寫作,心裏好難過。好心的蕭珊就不時提議帶巴金走出戶外,去遊昆明附近的名勝古跡。巴金當然不好謝絶,於是他和蕭珊的足跡便遍及了美麗的雞足山、劍川和麯靖。
有一天,蕭珊和巴金同遊填池,當她們來到黑竜潭時,蕭珊忽然發現一片玉蘭樹。這種樹她前年去廣州的時候就已經見過了,巴金的文化生活分社院子裏就有這樣的樹。而今在雲南她們竟然又遇上了玉蘭,蕭珊和巴金就堅持在那些綻開花蕾的玉蘭樹前合影。巴金知道也許就是從那時起,蕭珊就暗暗發誓有一天她和巴金有自己傢的時候,在院落裏一定要栽種幾棵她喜歡的玉蘭樹。
在上海武康路13號,蕭珊實現了她的夙願。
如今女主人已經悠然遠去,可是那兩棵高大的玉蘭依然還在。濃密的樹冠在初秋的微風裏發出颯颯的響聲,撩撥着巴金那煩亂的心。他再也不想去看那兩棵玉蘭樹,因為看了玉蘭樹就讓巴金心酸。他轉身沿着樓梯走上來,回到了他熟悉的小樓上,纔發現從前蕭珊和他住過的房間,早就在“文革”初期遭到了造反派的查封。如今他看見一些房間的門上仍然還貼着封條。塵埃已經封住了緊閉的房門,那些房間都曾經是巴金和蕭珊一起度過建國後安定時光的見證。
巴金好象又見到了那讓人心悸的一幕:幾個手拎皮帶的漢子不顧一切地衝進門來,他們想衝進巴金樓上的書房。去翻搶那些整整齊齊排列在書架上的珍貴藏書。蕭珊想上前攔擋這些如入無人之境的抄傢者,可是,她一個弱女子又如何能阻擋住那些來勢兇猛的強人?就在蕭珊想攔擋,想勸說,想以理智和正義去護衛巴金那些珍藏的書籍時,不料有人猝然揮手,把手裏那衹帶着銅頭的皮帶,狠狠地嚮着蕭珊額頭上狠抽了下去。她哎呀一聲,手捂着沁血的額頭撲倒在地上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
|
|
悲劇在暮年上演 | “13”--一個黑色的日子(1) | “13”--一個黑色的日子(2) | “13”--一個黑色的日子(3) | “13”--一個黑色的日子(4) | “13”--一個黑色的日子(5) | 彌留時身邊沒有親人(1) | 彌留時身邊沒有親人(2) | 彌留時身邊沒有親人(3) | 中午噩耗進傢門(1) | 中午噩耗進傢門(2) | 中午噩耗進傢門(3) | 蕭珊死前的話: "血還是不要輸了吧?"(1) | 蕭珊死前的話: "血還是不要輸了吧?"(2) | 蕭珊死前的話: "血還是不要輸了吧?"(3) | 與愛交織的訣別 | 愛情起步的地方(1) | 愛情起步的地方(2) | 愛情起步的地方(3) | 愛情起步的地方(4) | 花溪,寧靜的婚夜(1) | 花溪,寧靜的婚夜(2) | 花溪,寧靜的婚夜(3) | 花溪,寧靜的婚夜(4)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