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家类 》 心與禪 》
第22節:春柳社演藝部專章
李叔同 Li Shutong
春柳社演藝部專章
報章朝刊一言,夕成輿論。左右社會,為效迅矣。然與目不識丁者接,而用以窮。濟其窮者,有演說,有圖畫,有幻燈(即近時流行影戲之一種)。第演說之事跡,有聲無形;圖畫之事跡,有形無聲;兼茲二者,聲應形成,社會靡然而嚮風,其惟演戲歟!晚近號文明者,曰歐美,曰日本。歐美優伶,靡不嚮學,博洽多聞,大儒愧弗及,日本新派優伶泰半學者,早稻田大學文藝協會有演劇部,教師生徒,皆獻技焉。夫優伶之學行有如是,而國傢所以禮遇之者亦至隆厚,如英王、美大統領之於亨利阿文格。(氏英人,前年死,英王、美大統領皆緻詞吊唁,葬遺骸於寺院。生時曾授文學博士與法律博士學位。)日本西園寺侯之於中村芝翫輩(今年二月,西園寺侯宴名優芝翫輩十餘人於官邸,一時傳為佳話)。皆近事卓著者。吾國倡改良戲麯之說有年矣,若者負於貲,若者迷諸途,雖大吏提倡之,士夫維持之,其成效卒莫由睹。走輩不揣檮昧,創立演藝部,以研究學理,練習技能為的。藝界沉沉,曙雞曉曉,勉旃同人,其各興起!息霜詩曰:"誓渡衆生成佛果,為現歌臺說法身。"願吾同人共矢茲志也。專章若幹則如右:
一、本社以研究各種文藝為的,創辦伊始,驟難完備。茲先立演藝部,改良戲麯,為轉移風氣之一助。
二、演藝之大別有二:曰新派演藝(以言語動作感人為主,即今歐美所流行者)。曰舊派演藝(如吾國之昆麯、二黃、秦腔、雜調皆是)。本社以研究新派為主,以舊派為附屬科(舊派腳本故有之詞調,亦可擇用其佳者,但場面、布景必須改良)。
三、本社無論演新戲、舊戲,皆宗旨正大,以開通智識、鼓舞精神為主。偶有助興會之喜劇,亦必無傷大雅,始能排演。
四、舞臺上所需之音樂、圖畫及一切裝飾,必延專門名傢者,平日指導,臨時佈置,事後評議,以匡所不逮。
五、本社創辦伊始,除醵資助賑、助學外,惟本社特別會事(如紀念、懇親、送別之類),可以演藝,用佐餘興。若他種團體有特別集會,囑托本社演藝,亦可臨時决議。至尋常冠婚慶賀瑣事,本社員雖以個人資格,亦不得受人請托,濫演新戲,以蹈舊時惡習。
六、本社所出腳本,必屢經社員排演後,審定合格,始傳習他人,出版發行。所有版權,當於學部、民政部稟明存案,嚴防翻刻。
七、入社者分三種:
甲、正社員。凡願擔任演藝事務,及有志練習者屬之。
乙、協助社員。凡捐助本社經費,或任各職務者屬之(凡正社員、協助員,本社均備有徽章。惟現在經費未充,所有徽章價值,乞各社員自給)。
丙、名譽贊成員。凡中外士人,贊成本社宗旨,扶持本社事務者屬之。
九、本社臨演藝之時,或有人願扮腳色,與贊助其它各執事者,雖平日未入本社,但有社員紹介,本社即當以客員相待。贊助本社出版事業,無論翻譯、撰述或承贈書畫及寫真等,有裨於本社之印刷物者,亦皆以客員相待,概不收會費。
十、應辦之事,約分二類。
1.演藝會。每年春秋開大會二次,此外或開特別會臨時决議。(開會時,正社員、協助員皆佩徽章入場,另呈贈特別優待券二枚,以備傢族觀覽。客員、名譽贊成員,各呈贈特別優待券一枚。)
2.出版部。每年春秋刊行雜志二册(或每季一册,另有專章)。又,隨時刊行小說、腳本、繪葉書各種。(凡正社員、協助員、客員、名譽贊成員,所有本社出版物,每種皆呈贈一份。)
十一、無論社員、客員、名譽贊成員,於本社事務有特別勞績者,本社公同商决,當認為優待員,敬贈特別勳章一枚,以答高義。更須公議,以本社印刷物若幹,為相當之酬報(僅捐資者,不在此例)。
十二、正社員每月須出社費二元以下,三十錢以上(均於陽歷每月初交本社會計處)。協助員願按月捐助與否隨意。
十三、春柳社事務所暫設於東京下𠔌區泡之端七軒町二十八番地鐘聲館。若有寄信件者,請直達鐘聲館,由本社編輯員李岸收受不誤。
此專章已經同人公認,應各遵守。其有未能詳審處,當隨時商酌改定。
樂石社記
粵若稽古先聖,繼天有作。創造六書,以給世用。後賢踵事,附庸藝林。金石刻劃,實祖繆篆。上起秦漢,下逮珠申。彬彬鬱鬱,垂二千年。可謂盛已。世衰道微,士不悅學。一技之末,假手隅夷。獸蹄鳥跡,觸目纍纍。破觚為圓,用夷變夏。典型淪喪,殆無譏焉。
不佞無似,少耽痂癖。結習所存,古歡未墜。曩以人事,羈跡武林,濫竽師校。同學邱子,年少英發。既耽染翰,尤嗜印文。校秦量漢,篤志愛古。遂約同人,集為茲社。樹之風聲,顔以樂石。切磋商兌,初限校友。繼乃張皇,他山取益。志道既合,聲氣遂孚。自鼕徂春,規模寖備。復假彼故宮,為我社址。而西泠印社諸子,觥觥先進。勿棄葑菲,左提右挈。樂觀厥成,滋可感也。
不佞昧道懵學,文質靡底。前魚老馬,屍位經年。伏念雕蟲篆刻,壯夫不為。而雅廢夷侵,賢者所恥。值猖狂頽靡之秋,結枯槁寂寞之侶。足音空𠔌,幽草寒瓊。縱未敢自附於國粹之林,倘亦賢乎博奕雲爾。爰陳梗概,備觀覽焉。
乙卯六月,李息翁記。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代序一 懷李叔同先生(1) | 第2節:代序一 懷李叔同先生(2) | 第3節:代序一 懷李叔同先生(3) | 第4節:代序二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 第5節:藝術談(一)(1) | 第6節:藝術談(一)(2) | 第7節:藝術談(一)(3) | 第8節:藝術談(二) | 第9節:藝術談(三) | 第10節:美術界雜俎(一) | 第11節:釋美術 | 第12節:西洋畫特別教授法 | 第13節:緻知在格物論 | 第14節:中國學堂課本之編撰(1) | 第15節:中國學堂課本之編撰(2) | 第16節:幹始能以美利利天下論 | 第17節:聞濟南兵變慨言 | 第18節:論語言之齊一 | 第19節:唱歌法大意 | 第20節:《國學唱歌集》序 | 第21節:春柳社文藝研究會簡章 | 第22節:春柳社演藝部專章 | 第23節:樂石社社友小傳 | 第24節:廣告叢談(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