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 竜臥紫禁城   》 第22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2)      李濤 Li Tao    薑曉東 Jiang Xiaodong

  兵部尚書於謙被任命為北京保衛戰的總指揮,直接負責這場艱苦的戰役。受命的第二天就遇上了一個不小的難題,京城中的糧食肯定是不夠應付戰爭的,但是如果從別處徵調糧食必要經過通州。通州是京城糧食的儲存地,以敵軍的實力來看,奪下通州輕而易舉。倘若糧食從通州經過,必然會落入敵手。但是,在敵人占領通州之前,明廷無法在短時間內集中人力、物力搬運糧食。在這種情況下,於謙奏請皇帝准許官軍預支通州倉糧,令人自取,多運者還有奬勵。這樣一來,通州的糧食在最短的時間內輸送進京城。而且此時京城周圍也被於謙徵調來的南北兩京及河北備操軍、山東及南京沿海備倭軍保衛起來。
  按照於謙的說法,固守京城強於主動出擊。明景帝此時對於謙十分倚重,不過事實也證明,明景帝沒有信錯人。在得到明景帝認可後,於謙將22萬士兵分列在京師九門之外。石亨負責德勝門,都督陶瑾列陣安定門,廣寧伯劉安看護東直門,武進伯朱瑛保衛朝陽門,都督劉聚指揮西直門,副總兵顧興祖統領阜成門,都指揮李端負責正陽門,都督劉得新守護崇文門,都指揮湯節列陣於宣武門,於謙自己則在石亨軍中督戰。他將事務委托給侍郎吳寧,下令關閉九門。這樣一來,九門全部將士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誓死保衛京城,决不退縮。
  經過土木堡一戰,也先就給明軍判了死刑,50萬尚且如此,何況20萬。可是這次鎮守北京的不是王振鼠類,而是有膽有識的於謙。裏邊坐着的也不是目光鄙陋、任性衝動的朱祁鎮,而是沉着冷靜,明辨是非的朱祁鈺。單是這九門紀律嚴明、威風凜凜的將士,就足以讓也先膽怯。看到這樣的場景,也先大為震驚,這與在土木堡中不堪一擊的明軍大相徑庭,於是不敢馬虎,先派一些騎兵監視德勝門。
  於謙早在路邊空屋裏埋下伏兵,然後派一些騎兵去引誘敵人。數萬瓦剌騎兵追擊而至,於謙立即命神機營火炮、火銃齊發,同時伏兵四面出擊。也先弟弟被炮火擊中,當場身亡。瓦剌大軍腹背受敵,死傷慘重。接着,西直門和彰義門接連傳來捷訊。5天之後,瓦剌大軍節節敗退。明朝各路勤王兵將前來支援,一鼓作氣,大敗瓦剌軍,也先北逃。至此,北京保衛戰宣告勝利。難怪談遷在《國榷》說,明景帝的德行不輸給明孝宗,土木堡之戰後,如果不是明景帝知人善用,人民恐怕都會淪為異族統治下的奴僕了。於謙首當其衝成為明景帝"知人善用"的第一人。
  北京保衛戰,一洗明軍在明英宗時期的恥辱,為大明朝贏得了寶貴的生命。如果沒有這場漂亮的戰役,恐怕明朝衹能在歷史的夾縫中喘息。也是保衛戰的勝利,保證了北京的安全,避免了南遷的悲劇。也先的復闢元朝之心始於明軍的脆弱,卻又戲劇化地粉碎於明軍的強大。
  人民的生活得到了保障,避免了生靈塗炭的戰禍。從這點來看,朱祁鈺比朱祁鎮更適合做一名皇帝。然而權力很容易讓一個人瘋狂,當他享受過權力所帶來的樂趣時,就再也無法忍受失去的痛苦。朱祁鈺不可避免地淪為權力的奴隸,並在權力的驅使下,逐漸拋棄了親情。
  其實客觀來說,明景帝在繼位之後所表現出的治國思想和方針策略,都比較適合明朝的發展,而且他本人是個勤奮嚮上的帝王,政治相對明英宗時期來說清明了許多,而且保持了明朝的前進趨勢。如果他沒有貪戀皇權,沒有在立儲問題上對明英宗痛下殺手,沒有以提防猜忌心理示人,那麽他可能就會是明朝歷史上比較完美的帝王。
  對於英宗是否能回來,朱祁鈺反復思量,不接回來,難面對悠悠之口,接回來自己的皇位就受到威脅。此時,皇宮之中大概衹有一個人發瘋般地思念英宗,希望他能平安回來,不管能不能再做皇帝,在身邊就好,這個人就是錢皇后。從朱祁鈺登上帝位的那刻起,錢皇后就徹底失望了,她再沒有力量幫助丈夫回歸,衹能日夜以淚洗面。遙隔萬裏,思念無阻,抱着對丈夫的深厚感情,錢皇后開始祈求上蒼,儘管每天粗茶淡飯,儘管嚴鼕北風凜冽,衹要能換回丈夫,一切心甘情願。她希望上蒼能感知到自己的誠意,丈夫哪怕是再不能回宮,衹要活着,就有希望。由於長期跪在冰冷的地板上,錢皇后的一條腿殘廢;由於日日哭泣,她的一隻眼睛失明。但是身體上的殘疾都無法阻撓她用真誠感動上蒼的决心,她固執認為這些傷痛終有一天能得到補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前言第2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1)
第3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2)第4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3)
第5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4)第6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5)
第7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6)第8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7)
第9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8)第10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9)
第11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第12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2)
第13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3)第14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4)
第15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5)第16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6)
第17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7)第18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8)
第19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9)第20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0)
第21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1)第22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2)
第23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3)第24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4)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