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史 》 女人天下 Woman in the world 》
东汉邓绥以退为进(6)
蒋胜男 Jiang Shengnan
虽说邓绥已经是东汉最厉害的女主,但是有件事却很有趣,原本是辅佐她的两个助手,在后世的名声竟比她更响亮。一个是续写《汉书》的班昭,另一个则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
蔡伦身为宦官,造纸不是他的工作范围,他能够这么一脑门子地钻研下去,对找出可以取代竹简的轻便产品如此重视,也许是因为他也看过太多太多的书,对竹简的不方便深具切肤之感,但是蔡伦之所以能够掌权封侯,并不是因为他的发明,而是因为他多年来在邓绥掌权的过程中所起到的政治作用。
有这两大名垂青史的大人物相助,再加上邓氏家族的实力和其他种种综合因素,邓绥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可想而知。
就在她刚执政的几个月里,针对当时国力不足,针对当时各级的浪费奢侈所采取的行动,以及所发的诏令就可以看出来:削减太官、导官、尚方、内署18的各种御用衣服车马、珍肴美味和各色奢靡富丽的用品;把太官、汤官的固定费用每年将近二万万钱,削减至数千万钱;把各郡、各封国的贡物,都将数量削减一半以上;把上林苑的猎鹰、猎犬全部卖掉;各地离宫、别馆所储备的存米、干粮、薪柴、木炭,也一律下令减少。
邓绥一面施行廉政,安抚百姓,一面又对上层建筑示恩施惠,她下诏赦免了建武(光武帝刘秀年号)以来因罪囚禁者,包括前朝明帝、章帝被废黜的皇后马、窦二家,也都宽赦为平民。邓绥又提倡教化,重祭祀、兴学府,并重修五经、诸史,当然重修经史的主持人,就是造纸术发明者蔡伦。如此种种,深赢得士大夫之心。
甚至对于官员的私心,她也十分清楚,并下旨重斥说:“水灾为患,各级官员粉饰太平,妄求政绩,隐灾报喜,藏忧生患。农田毁坏,报成垦田增加;百姓流散,报成增加户口。隐瞒罪案,纵容凶徒,任用私党,滥用权力,令得百姓受祸。京官外官勾结,不知畏天,不知愧人……”并下旨责成二千石以上高官必须对此负责,一时群臣畏服。
邓绥还亲自过问重案,甚至审清了几件著名的冤狱,又下旨遣散宫中的许多宫人,以及赦免众多因罪没入宫中的贵族子弟,如此布恩,一时间人人称颂。
除了做出显著的政绩之外,邓绥那极其强烈的权力欲,与她的政绩一样巨大。
那被她选中的小皇帝刘隆,才八个月就去世了,即殇帝。当初她以“痼疾”而被剔除的刘胜,却还活得健健康康的,可见当初那个理由的牵强。可是就算刘隆死了,刘胜也同样没机会,因为邓绥不会再给他机会。早在刘隆刚继位的时候,邓绥已经选好后备,在诸王各返封地时,她把刘肇的兄弟前废太子刘庆十三岁的儿子刘祜留了下来,此时便推出刘祜,立为新皇帝,即为安帝,由邓绥继续执掌大权。
当然,对此自然有朝臣宗室会表示不满,然而邓绥当初自己在内心已经经历过进与退的挣扎。自那时候起,她确立了自己的心理定位,此后她行事,很难再被任何人和事所干扰影响。
刘祜初登基,朝中重臣三公之一周章对邓绥的专权不服,想要秘密发动政变,废邓绥拥立刘胜为帝,事情未遂,邓绥镇压叛乱,借此大肆清除异已,牵连极广也毫不手软。
随着小皇帝刘祜渐渐长大,邓绥手握重权仍不放手,她的亲弟弟邓康劝其还政,勃然大怒的邓绥也同样不给情面,将这个唱反调的弟弟严加惩处,向世人表明自己的态度。
刘祜年纪已大,尚不能理政,郎中杜根等两人上书要求太后还政,邓绥对弟弟都不客气,对外人就更不客气了,立刻下令将两人装入囊中当廷击杀,丢到城外荒野。不想杜根命大没死,为了逃命在荒野中装了三天死人,直到眼中都生出蛆来,这才得以逃生。杜根此后隐姓埋名逃到外地,做了十五年酒保,直到邓绥死后多年,才敢重新回京。这个杜根,也就是后来谭嗣同临死前在狱中绝命“忍死须臾待杜根”中所提到的杜根。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目录 | 序 | 西汉吕雉被史家列入了帝王本纪(1) | 西汉吕雉被史家列入了帝王本纪(2) | 西汉吕雉被史家列入了帝王本纪(3) | 西汉吕雉被史家列入了帝王本纪(4) | 西汉吕雉被史家列入了帝王本纪(5) | 西汉吕雉被史家列入了帝王本纪(6) | 西汉吕雉被史家列入了帝王本纪(7) | 西汉吕雉被史家列入了帝王本纪(8) | 西汉王政君葬送的不仅是一个王朝(1) | 西汉王政君葬送的不仅是一个王朝(2) | 西汉王政君葬送的不仅是一个王朝(3) | 西汉王政君葬送的不仅是一个王朝(4) | 西汉王政君葬送的不仅是一个王朝(5) | 西汉王政君葬送的不仅是一个王朝(6) | 东汉邓绥以退为进(1) | 东汉邓绥以退为进(2) | 东汉邓绥以退为进(3) | 东汉邓绥以退为进(4) | 东汉邓绥以退为进(5) | 东汉邓绥以退为进(6) | 东汉邓绥以退为进(7) | 东汉邓绥以退为进(8)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