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类 话春秋 品兵法:孙子   》 第22节:十六、 兵法未载持久战      子金山 Zi Jinshan

  十六、 兵法未载持久战
  十六、 兵法未载持久战
  有不少专家断言:孙子时代还没有持久战的军事理论出现,根据《孙子兵法》判断,孙子崇尚的是速战速决,坚决避免旷乎日久的战事,尤其是拖拖拉拉之长时间的防守战。
  但从吴楚两国在阖闾夺权成功后的最初战事来看,吴国偏偏坚持的还就是持久作战,所使用兵法,几乎不见孙子本人兵法所载,为何孙子不把他经实践证实成功了的理论载入兵书呢?
  这就要从吴楚之间实际发生的战事来分析了,吴国当时国力、兵力都不占上风,但由于历史原因及现实需要,还必须与楚国为敌,否则便不可能打开通往中原的通道。不愿意偏据一隅的阖闾已下了与强楚开战的决心,把它作为基本国策付诸实践。
  这里,阖闾聪明地利用了楚国叛臣伍员、伯嚭的家仇,又明智地不计较孙武斩杀自己爱姬的僭越,基本上还算从谏如流地实施了孙武提出的“佚而劳之”的战略原则,并且由伍员住持进行了实施。结果大获成功,有效削弱了楚国的军事力量。
  这时的阖闾实际上是坚持了孙子在首篇提出的军事原则:“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结果是以极微的代价取得了极大的战果。
  孙子在其《兵法》提出应该避免的现象,是指出境作战时久战不下,耗尽国力,疲惫士气。现在以国内为出击基地,战事表面上看是够长的,但具体到每次出击,却又是速战速决的军事行动。
  此时,对敌人楚国的感觉来说,是地道的持久战,但对吴国自己来说,算不上持久战,而是将战争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每战进退自如,方向飘忽不定,战争的目的已经不是急于求战果,而是疲劳楚军主力,实际上是在给将来的决战作准备。
  所以,孙子主持的对楚战事,此时并没有违背自己提出来的战略原则,而是灵活机动地将理论从书面付诸到了实践。
  大家最感兴趣的大概就是在战事中巧施妙计了,孙子在他的“计”、“谋”两篇文中,近乎详尽地阐述了我们理解的“计谋”。第三篇“谋攻”中,竟然提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要求:战则必胜!而且必须是“全胜”!
  这是多少将帅梦寐以求的境界啊,简直是可望不可求的目标,但孙子却在本篇给出了全胜的“药方”。
  并且,孙子自己把这个目标制订得相当苛刻:不光要从军事上战胜对手,还要从政治上降服敌人,最可贵的是要付出最小的代价,甚至不用付出代价!这就是孙子推崇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解释:用兵的法则,不诛杀、少诛杀,就使敌国屈服是上策;经战诛杀太甚,去击破敌国就次了一等。
  两国交战,哪怕是百战百胜,假如伤杀太多,也不算最好的结果,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算是最好的战略。
  所以孙子提出:用兵上策是破坏敌人的计谋,其次是瓦解敌人的盟国,再次是使用武力进攻敌人,最下策是攻人之城——攻城是不得已而采取的最终手段。
  形势所迫,实在需要攻城,就要集中十倍于敌的绝对优势的兵力,四面包围,迫敌屈服——这其实还是在争取不战而下城郭。
  五倍于敌,就可以进攻敌军;倍于敌,就要设法割裂敌军;与敌军兵力相当,也要设法战胜敌军;弱于敌军时,要能够摆脱敌军;各方面条件均不如敌,必须设法避免与之交战。——这就是百战百胜、最起码立于不败之地的诀窍。
  由此看,孙子用兵,坚决避免冒险求胜。
  孙子给全军主帅提出要求:使敌军屈服而不用进行交战,夺取敌人的城邑而不靠硬攻,灭亡敌人的国家而不需久战,务求以全胜的谋略争取天下。
  这就是谋攻的法则。
  孙子给将帅定位:将帅是国君的助手,辅助之谋周密,国家就会强盛,所谋不周,国家就会衰弱。
  难得的是,孙子还给国君提出了警告。国君危害军队大致有三种现象:束缚军队,不明战势指挥进退;干涉部队内务,进而干涉部队行政,从而导致官兵不知该服从谁;不精通用兵权谋,却干涉将军指挥,将士就会产生疑虑。
  这是在扰乱自己的军队而导致敌人的胜利。
  所以孙子强调了用兵的五大原则:一、清楚哪种情况下可与敌开战,哪种情况下不能开战,则胜;二、能根据兵力多少而采取不同战法的,则胜;三、上下齐心的,则胜;四、有准备对待没有准备的,则胜;五、将帅能力强而国君不加牵制的,则胜。
  这就是胜利的途径。
  最后孙子总结道:能洞察敌人虚实,又了解自己之强弱点,百战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人只了解自己,胜负机率大致各半;两眼皆墨,那就唯有一个结局——每战必败。
  本篇的“谋”,是指关乎全局的谋略的谋字,一句话:开战要做到对敌对己都心中有数,否则就不能拍板开战。
  其实这种告诫对我们今天处理各种问题依旧有效,经营对手当然可以视作“敌人”,中国的俗语就有“同行是冤家”之说。
  职场之中,孙子的此文对任何人都是普遍真理,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虽然说不上是什么“敌人”,但对相关利益人洞察了解总不是坏事,最起码需要了解自己,你可别以为了解自己容易,最难的就是这点!
  虽然孙子给吴国的决策人说了不少,但毕竟吴王阖闾是老板,实际上这种给君主的警告也只能说是纸上谈兵。决定对谁开战、何时开战,是孙武一个具体带兵作战的将军之权限所达不到的。阖闾经过两年的对楚骚扰作战,决心转过头来,向南方的越国开战了。
  这是一个绝对的错误。虽然吴王了解自己,尤其是部队经过孙武的训练,战力渐渐强悍,战场指挥能力更不用说,有伍员、孙武、伯嚭三员大将,击败越国不在话下。但是对即将开战的越国,阖闾并不十分了解,尤其是越人的心理状态,阖闾从一开始就估计失误了。
  假如按照孙子“谋攻”中预测,对越作战大概有个五五胜负,事实上也只是暂时获胜。从战略角度看,阖闾使吴国陷入了绝对不利的境地,在背后惹上了一个大大的隐患,自己反倒面临必须两线照应的头尾受敌的战略态势,以至日后终于吃了大亏。
  阖闾五年(公元前510年),吴王集结兵力,开始转兵南下,杀向了越国的檇李,讨伐的理由有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意味:谁让你不出兵跟我一块攻打楚国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孙子 序言第2节:一、 孙子出世话春秋第3节:二、 吴国机遇谈伍员(1)
第4节:二、 吴国机遇谈伍员(2)第5节:三、 辗转数国逢孙武第6节:四、 安居三载著兵书(1)
第7节:四、 安居三载著兵书(2)第8节:五、 鱼肠利刃刺王僚第9节:六、 阖闾治国气象新
第10节:七、 勇士风采皆斗狠(1)第11节:七、 勇士风采皆斗狠(2)第12节:八、 庆忌才是真英雄
第13节:九、 孙子谈兵论作战第14节:十、 吴王面试考孙子第15节:十一、 孙子受命练女兵(1)
第16节:十一、 孙子受命练女兵(2)第17节:十二、 春秋战争面面观第18节:十三、 孙武率军夺舒邑
第19节:十四、 战事间隙话强楚第20节:十五、 强楚也有难过时(1)第21节:十五、 强楚也有难过时(2)
第22节:十六、 兵法未载持久战第23节:十七、 阖闾背后造敌人第24节:十八、 孙子兵法初见功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