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古董 》 收藏之旅 》
第22節:孔廟階前三嘆喟 尼山信牌走湘中(2)
廖文偉 Liao Wenwei
"我是500元買來的,會要800元錢纔賣,你要不要?"古玩商販語音很幹脆,不待徐樹仁答話,又說:"不要的話,可能會被買走。"
徐樹仁尚未見過《信牌》,不知為何物。
"這樣吧,你讀一讀上面的文字,我聽聽。"他對電話那頭的人說,同樣不待回話,又補充着說:"看看有沒有用。"
電話那頭一字一頓地讀,徐樹仁聽明白了,是山東省麯阜孔子的"襲封衍聖公府"聘請瀏陽達滸孔氏傢族的孔廣成,去尼山書院擔任博士"助教",當年稱之為學錄的一紙聘書。
"好啊,我來看看。"徐樹仁决定明天一早就赴官渡,他叮囑了古玩商販一句:"你要等我來。"
翌日匆匆吃過早點,徐樹仁便邀約了鬍立文同赴官渡。《信牌》自然還在,確是麯阜衍聖公府為尼山書院聘請孔廣成擔任學錄的紙質文獻。說是尼山書院學錄一職空缺,經由衍聖公府調查瞭解,從衆多人才中選出瀏陽孔氏傢族的孔廣成頂補,要孔廣成告知赴任日期。日期為光緒四年(1878)七月十三日,加蓋孔府印信。不料古玩商販出爾反爾,竟然變了調子,說是花了一千多元好歹購得,兩千元都不賣。徐樹仁和鬍立文都感意外,弄得個掃興而歸。
回到傢中,徐樹仁卻放不下《信牌》了,心事重重,坐臥不寧。他决定仔細查找一下資料,這一查,難捨難卻之情更甚。
原來尼山書院在麯阜東南三十公裏的尼山東麓尼山孔子廟北側,置有學田,廣建學捨,是個獨門獨院的讀書之所。尼山孔子廟與衆孔子廟不同,因為孔子父母"褥於尼丘得孔子",故孔子名丘字仲尼,其根在尼山。甚至孔子降生的那個山洞還在,石桌、石床、石凳、石幾皆在,廟自然也就是根了。且廟東南有沂河,據說孔子的名言"逝者如斯夫",就是站在沂河之濱發的感嘆。在這樣的地方立廟興學,豈非得天獨厚?
徐樹仁知道再去官渡,古玩商販先便有了要高價的底氣,所以他請瀏陽城裏的另一商販去走一遭。果然不出所料,二千元成交,《信牌》適得其主。
捧着《信牌》細讀,徐樹仁百感交集。光緒四年(1878)距今已有130個春秋,薄薄的一張紙,經不起蟲咬鼠傷,耐不得潮浸黴變,更難應對兵災戰火,但它卻從歲月的煅煉中安然走將出來。這是它的主人的功勞,130度春花秋月小心呵護,三四千個白晝黑夜藏之隱秘。為的什麽?榮耀身世?顯赫傢風?也許都不是,僅僅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貯積本能的無意之舉。又恰恰是這種普天下都有的貯積存護的天性,延綿了,保護了多少既不能食,又不能衣,而當年或以後的許多年中,它是不值一文的歷史文化的脆弱載體,這纔使得中華文明的環鏈更加熠熠生輝。想到這裏,徐樹仁感到十分欣慰。他在瀏陽是有名的捨得花錢買古董的人士,這件《信牌》吧,瀏陽不會有第二人肯拿二千元買回來。他徐樹仁敢,他徐樹仁肯,不為別的,就為它是歷史的見證:瀏陽曾經有人受聘,千裏迢迢去麯阜尼山書院任"助教"!
還需要別的什麽理由嗎?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寫在《收藏之旅》前面的幾句話 | 第2節:初上收藏漫漫路 不識緙絲祝壽圖(1) | 第3節:初上收藏漫漫路 不識緙絲祝壽圖(2) | 第4節:諸升墨竹方入室 又迎戴熙山水來(1) | 第5節:諸升墨竹方入室 又迎戴熙山水來(2) | 第6節:諸升墨竹方入室 又迎戴熙山水來(3) | 第7節:石上牡丹爭富麗 鐵筆妙手字亦香 | 第8節:母子圖前讀仇英 一驚一喜話傳承(1) | 第9節:母子圖前讀仇英 一驚一喜話傳承(2) | 第10節:幾度春風吹又去 別時容易見時難(1) | 第11節:幾度春風吹又去 別時容易見時難(2) | 第12節:幾度春風吹又去 別時容易見時難(3) | 第13節:鋤下險救漢時鏡 鋤下險救漢時鏡 | 第14節:錦綉八哥投新主 五彩翠鳥別舊居(1) | 第15節:錦綉八哥投新主 五彩翠鳥別舊居(2) | 第16節:四進四出黃金洞 銅人圖像出山衝(1) | 第17節:四進四出黃金洞 銅人圖像出山衝(2) | 第18節:四進四出黃金洞 銅人圖像出山衝(3) | 第19節:萬般劫難逃九死 喜逢知己要新生(1) | 第20節:萬般劫難逃九死 喜逢知己要新生(2) | 第21節:孔廟階前三嘆喟 尼山信牌走湘中(1) | 第22節:孔廟階前三嘆喟 尼山信牌走湘中(2) | 第23節:小心覓得老信札 大意失卻老招牌 | 第24節:鈎沉歲月憑古籍 空山何處覓斯人(1)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