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说评论 》 读《金瓶梅》品明朝社会 》
别人挖坑自己跳(1)
梅朝荣 Mei Chaorong
朝中杨提督犯事,亲家陈洪给西门庆送书一封:余情不叙。兹因北虏犯边,抢过雄州地界,兵部王尚书不发救兵,失误军机,连累朝中杨老爷,俱被科道官参劾太重。圣旨恼怒,拿下南牢监禁,会同三法司审问…… 西门庆叫吴主管抄录一张东京行下来的文书邸报来看。上面端的写的是甚言语:兵科给事中宇文虚中等一本,恳乞宸断,亟诛误国权奸,以振本兵,以消虏患事:臣闻夷狄之祸,自古有之。周之猃狁,汉之匈奴,唐之突厥,迨及五代而契丹浸强,至我皇宋建国,大辽纵横中原者已非一日。然未闻内无夷狄而外萌夷狄之患者。 ——《金瓶梅》第十七回 明朝中叶,各种矛盾已经露出头角。底层深受压迫的人们逐渐开始反抗起来。在全国各地先后爆发了多次的农民起义,其中规模较大的三次是正统时赣浙闽山区的农民起义;成化时郧阳山区的农民起义和正德时从河北平原发动的农民起义。 正统十二年(1447年),福建的地方官布政使宋彰为了贿赂宦官王振,对福建人民横征矿税,任意搜刮,又禁止流民入山私开银矿,并多次派巡卒入山镇压。闽浙山区的流民在叶宗留的领导下于浙江庆元、福建政和等地举行起义,四周的农民纷纷响应。这支农民军从江西、福建、浙江三省交界地区转战各地,声势强大。 随之而来的是正统十三年(1448年),福建沙县佃农邓茂七,在沙县举起反抗的旗帜。自称“铲平王”,号召当地佃农不要向地主“送租”,而要地主亲自来佃农家取租;并不许地主再向佃农勒索“冬牲”等物。 这支起义军不久就攻占了沙县、尤县,进攻延平,并提出了“进京诛王振”的口号。他们与叶宗留的军队彼此呼应,声势和规模更加壮大。明朝多次发兵“进剿”,全无结果。 正统十四年(1449年),邓茂七、叶宗留两人先后战死,他们的部众仍坚持抵抗,直到景泰二年(1451年),叶宗留的部下陶得二还继续在山区进行斗争。 在福建、浙江等地的农民起义被镇压之后不到二十年,郧阳地区又爆发了更大规模的起义。郧阳地处河南、陕西、四川、湖广四省交界之处,是一个未开垦的山区。长期以来,许多农民流亡在这里垦荒、采矿为生,聚集的流民达一百五十万以上。 英宗天顺八年(1464年),刘通(刘千斤)和石龙(石和尚)、刘长子等人,因为反对禁山,领导流民四万余人在房县海溪寺起义。 成化二年(1466年),农民军从房县转战四川大昌、巫山等地,受到明军的围攻而失败。成化六年(1470年),流民又在刘通部下李原的领导下,再度起来反抗。起义军迅速控制了整个荆襄地区,起义群众达百余万人。明政府调动二十五万军队,并携有大量的攻山火炮,对起义军节节追逼,深入山区镇压。李原等坚持斗争,终因山洪暴发被擒牺牲。在镇压郧阳起义的过程中,明朝政府采取了极端残酷的手段,大肆杀戮,“死者枕藉山谷”,还把一部分流民迁往贵州充军,途中“多疫死,弃尸江浒”。 郧阳农民起义以后,又爆发了福建佃农丘隆领导的起义和广西大藤峡瑶、僮的起义。到了正德时期,四川、湖广、江西、福建以至河北、山东等地,都出现了农民起义,其中较大的是刘六、刘七的起义。刘六、刘七的起义爆发于北京附近的霸州,霸州庄田交错,军屯密布,贫苦的农民和屯军在勋戚、宦官、管庄军校的剥削和政府的各种特殊差役的压榨下,过着极端痛苦的生活。很多失掉土地的农民经常在平原上骑马出没,劫富济贫,明朝统治阶级称他们为“响马盗”。 武宗正德时,管理皇庄的宦官军校对农民的剥削更加残酷。1510年10月,以刘六、刘七为首等三十四人,在霸州号召起义,不出几月,农民军发展到十余万。起义者主要是流民、饥民、“响马”和屯军,也有个别知识分子等。农民军分为两支,一支由刘六、刘七领导,另一支由赵鐩、刘惠领导,他们以流动作战的方式,转战于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江苏八省地区,与江西、四川的起义互相联结。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千古一奇梅 |
|
|
| 杀人不见血的刀(1) | 杀人不见血的刀(2) | 杀人不见血的刀(3) | 太监敢顶半边天(1) | | 太监敢顶半边天(2) | 太监敢顶半边天(3) | 玩主坯子皇帝命(1) | 玩主坯子皇帝命(2) | | 玩主坯子皇帝命(3) | 父母还是亲生好(1) | 父母还是亲生好(2) | 父母还是亲生好(3) | | 特务行业很吃香(1) | 特务行业很吃香(2) | 特务行业很吃香(3) | 平民组织闹党派(1) | | 平民组织闹党派(2) | 平民组织闹党派(3) | 亲兄弟得明算账(1) | 亲兄弟得明算账(2) | | 亲兄弟得明算账(3) | 别人挖坑自己跳(1) | 别人挖坑自己跳(2) | 别人挖坑自己跳(3) | |
| 第 I [II] [III] [IV] [V]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