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 成就你的君子風範:禮樂人生   》 第22節:禮樂文化與人文素養(1)      彭林 Peng Lin

  禮樂文化與人文素養
  禮樂人生禮樂文化與人文素養人文奧運與首善之區:
  理與禮的探究“人文奧運的理和禮”的題目,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什麽是“人文奧運”的目標?第二,為什麽舉辦北京奧運要提出禮儀教育的問題?除此之外,我還想談談我國古代的體育精神。
  什麽是“人文奧運”?
  從1992年起,我國政府和人民就開始申辦北京奧運,期間麯麯折折,艱辛得很,居然用了八年的時間纔獲得批準,為此耗費了龐大的資源。為了辦好北京奧運,我們還要建設許多比賽場館,今後的投入還會更多。時下有一個時髦的說法,叫“投入産出比”。這是一個商業運作的術語。投資做一個工程或者項目,要做到投資盡可能少、産出盡可能多,反之就會認為是失敗了。北京奧運的投入如此的巨大,我們期望從中得到什麽樣的回報呢?換句話說,北京奧運,我們究竟要什麽?這個問題現在必須把它想得很透徹,想得很清楚,否則,將來就沒有辦法來評估這屆奧運是否成功。
  為什麽北京奧運前要進行普遍的禮儀教育?
  剛纔我們談了人文奧運的“理”,“道理”的理;下面我們來談人文奧運的“禮”,“禮貌”的“禮”。從我們前面的介紹中大傢已經知道,“人文”與“禮”是密切聯繫的,要談“人文”,就一定要講到“禮”。如果說“人文”一詞還是屬於理論上、認識上的問題,那麽“禮”就是屬於實踐上的問題,並且是一個非常緊迫的問題,而我們衹有不到四年的時間了。
  我們中國是禮儀之邦,照道理來說,要辦人文奧運,正是我們的強項。可是,遺憾得很,近代以來,由於衆所周知的原因,我們對傳統文化采取了極端偏激的態度,把它當作沉重的歷史包袱,總是想丟掉它,甚至不惜對它進行掃蕩和摧殘。一百多年來,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核心的禮,更是屢屢受到抨擊,被指責為“吃人的禮教”,是“資産階級溫情脈脈的面紗”,甚至將禮與奴隸製畫等號。人們曾經用非常幼稚甚至是非常無知的眼光來看待禮。比如說,人和人見面,為什麽要行禮?為什麽要鞠躬?鞠躬不就是卑躬屈膝嗎?“文革”中,“大老粗”是褒義詞,是光榮的。舉止粗魯,說粗話,成了無産階級的“本色”,是引以自豪的表現。久而久之,禮就日益遠離了我們,我們由此生活在了一個沒有禮的社會。殊不知,大凡文明一點的國傢都是有禮儀規範的,沒有禮的社會是失範的社會,是有問題的社會。很多同學從小就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所以也不覺得什麽。其實,問題已經嚴重到令人焦慮的程度了。
  我們先來看國內。禮的作用之一是維護和諧的社會秩序。而要和諧,就必須處理好人與人的各種關係。比如一件涉及到對方的事情,就有一個誰先誰後的問題,處理不好,就會産生糾紛。知書達禮的人,懂得尊重他人,懂得謙讓,先人後己,處處把對方放在優先的位置。我們平時經常說的“禮讓”,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許多人恰恰不懂這一點,處處與人爭搶。不守秩序已經成為最普遍的社會現象。等候汽車,即使衹有兩個人,也不肯排隊。公共汽車一來便往上擠,一步也不肯讓。現在北京的馬路越修越寬,可是堵車也越來越嚴重,主要的原因之一,是駕車者不懂得禮讓,超車、加塞是司空見慣的現象。有一次,我坐朋友的車外出,車快到西苑附近的一個三岔路口時,突然走不動了。下車一看,原來是許多車擠成一團了,彼此犬牙交錯,誰也不肯讓,結果誰也走不了。這種人為的混亂,我想大傢都見過。
  外國朋友到中國,最反感的現象恐怕是隨地吐痰。咱們學校新聞傳播學院有一位在國外生活了十幾年的老師,她說回國以後,最看不慣的是隨地吐痰。她住在清華北門,每天騎車到辦公室去,距離不遠,幾分鐘就到了,可是就這麽短的路程,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至少十個人隨地吐痰。她的話一點也不誇張。我們甚至在公共汽車裏,都可以看到有人往車箱裏吐痰。有外國人稱中國是吐痰的王國,稱北京是吐痰的國都,真是令我們汗顔!一個“非典”,我們民族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可是居然連一個隨地吐痰的毛病都沒改掉,真是悲哀。在社區,許多居民不重視他人的感受,亂丟垃圾,踐踏草坪,蹲踩公共座椅,大聲喧鬧,不尊重他人的休息權利。
  禮是要講尊重的,如今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學生不懂得尊重老師。尊重是通過禮儀來表達的,在大學校園裏,有師生禮儀嗎?沒有。學生給老師起綽號,恐怕大傢都已經見怪不怪了。有些學生上課遲到了,旁若無人地、大搖大擺地走進來。有的穿着皮鞋,也不知道放輕腳步,咯噔咯噔地走着,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有的聽課時打手機、嚼口香糖。回答老師提問時,有些人都不願起立。一個普遍缺乏尊重的社會,能說是和諧社會嗎?
  一些公衆人物的素養也比較差。比方電視臺的播音員,面對廣大聽衆不行禮,衹是直挺挺地端坐着,說一句“晚上好”。節目剛播完,他們就當着聽衆的面收耳機綫,或者互相閑聊,這種對觀衆的不尊重,已經到何等的程度!衹是,大傢已經習慣,不覺得這是很失禮的行為。但是你到日本和韓國看一看,他們的播音員一定首先是嚮觀衆深深地鞠躬,然後纔說問候語。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華書局
第1節:禮樂人生前言第2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第3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2)
第4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3)第5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4)第6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5)
第7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6)第8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7)第9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8)
第10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9)第11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0)第12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1)
第13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2)第14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3)第15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4)
第16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5)第17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6)第18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7)
第19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8)第20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9)第21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20)
第22節:禮樂文化與人文素養(1)第23節:禮樂文化與人文素養(2)第24節:禮樂文化與人文素養(3)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