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星荟萃 》 艺术人生 》
第22节:绝对幕后之陈凯歌(1)
王峥 Wang Zheng
朱军 Zhu Jun
绝对幕后
到现在也没有找到陈凯歌有什么特别
“用文化引导娱乐”是《艺术人生》的终极理想。制片人王峥有知识分子情结,“我们最感兴趣的嘉宾——也是引起最大反响的嘉宾——经常有着知识分子的背景。”陈凯歌这期节目就是实践这种理念的代表作。
但高级和有趣似乎是一对矛盾,许多长于思想的人难免说话沉闷,不适合做长时间的节目。另外就是独家的东西少。“实际上到现在也没有找到陈凯歌有什么特别。”小别实话实说。
国际大导演,学问深,认真、倔强、咄咄逼人,一般人对陈凯歌都有些发怵。小别仍然记得刚接到任务那刻的情景,“当时我后背都发凉。”
不谈他的电影,就谈他扎什么皮带
解读“艺术人生”,最后还是落在“人生”两个字上。把明星还原为普通人,提炼出明星经历和情感中那些普通人有共鸣的部分,给观众以启发,这是节目的核心理念。
“咱们在现场就别再谈他的成就、他的电影,咱们就说说他扎什么皮带。”策划会总是这样亦庄亦谐地进行着,一个纠缠不决的大问题被一句漫不经心的玩笑话解决了。
策划会上的“务虚”一层一层地逼进节目的核心,“他到底对什么在意,我们针对他在意的东西做刺激就可以了。”
那什么是陈凯歌在意的?用什么来打动陈凯歌?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谈出深度、谈出内容,进入人物的内心,就必须截取人物生活的一个断面。为了迅速切入陈凯歌的生活断面,编导想到了使用“道具”。
什么样的道具能够引领话题呢?当然必须是与陈凯歌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这些对于陈凯歌具有特殊意义的物品,必然会在现场引发他丰富的联想,从而自然进入编导期待的话题。事实证明,这条路走对了。
道具的背后
道具一—牙膏
陈凯歌离家去云南兵团时从家里带了10管牙膏。“多年后我认真地意识到10管牙膏就是10管预购的沉甸甸的时间,仿佛预示着我的命运——包括当兵在内,我一共在云南呆了七年,如果保持每天刷牙一次的习惯,我应该把最后一管牙膏带回北京。”
陈凯歌对于人生的很多感悟实际上是在那里形成的。《孩子王》中最后的情节 “烧山”,就来源于在兵团的劳动。牙膏虽小,但连带的时间岁月是陈凯歌无法忘怀的。
道具二——父亲的录像带
此道具是电视台在陈凯歌筹备《霸王别姬》时采访其父的片段。找到这个片段是在陈凯歌自家的片库中。因为可能是“N”制的,所以在当时的节目中陈凯歌并未看到。
陈凯歌的父亲是一位中国早期的电影导演,曾执导过《知音》、《大河奔流》、《青春之歌》等等。陈凯歌做导演可谓子承父业。作为一个严厉的同行,父亲从没在媒体上夸过他。在节目录制的时候看到父亲谈他,“打击力度”可想而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
|
|
第1节:序 | 第2节:解读《艺术人生》(1) | 第3节:解读《艺术人生》(2) | 第4节:解读《艺术人生》(3) | 第5节:解读《艺术人生》(4) | 第6节:解读《艺术人生》(5) | 第7节:朱军访谈录(1) | 第8节:朱军访谈录(2) | 第9节:朱军访谈录(3) | 第10节:激情现场之赵本山(1) | 第11节:激情现场之赵本山(2) | 第12节:激情现场之赵本山(3) | 第13节:激情现场之赵本山(4) | 第14节:激情现场之赵本山(5) | 第15节:激情现场之赵本山(6) | 第16节:绝对幕后之赵本山 | 第17节:激情现场之陈凯歌(1) | 第18节:激情现场之陈凯歌(2) | 第19节:激情现场之陈凯歌(3) | 第20节:激情现场之陈凯歌(4) | 第21节:激情现场之陈凯歌(5) | 第22节:绝对幕后之陈凯歌(1) | 第23节:绝对幕后之陈凯歌(2) | 第24节:激情现场之陈坤(1)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