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建筑 》 講述電影之外的圓明園興衰史:日落圓明園 》
第22節:洗劫(1)
範偉 Fan Wei
洗劫
十月七日清晨,法軍指揮官蒙托邦在圓明園稍作瀏覽,像所有人一樣,蒙托邦對圓明園的奇觀印象深刻。十月八日,他曾這樣寫信嚮朋友描述他對圓明園的第一印象:“我們歐洲,沒有任何東西能與這樣的豪華相比擬。我無法用幾句話嚮您描繪如此壯觀的景象,尤其是那麽多的珍稀瑰寶使我眼花繚亂。”(伯納?布立塞《1860:圓明園大劫難》)海軍上尉帕律的感受更加具體,他在《1860年遠征中國記實錄》中寫道:“看見夏宮後,聯軍中的所有人,雖然學歷、年齡與思想各不相同,所得出的印象卻是一樣的:再也找不到可與之媲美的花園了。人們都震驚了,都說,法國所有的皇傢城堡也抵不上一個圓明園。”
十月七日中午,英國特使額爾金和指揮官格蘭特也抵達圓明園,瀏覽之後,他們對圓明園的驚訝一點也不亞於法國人。額爾金評論說:“圓明園確實是一項精緻的文物,像一個英國公園一樣——數不盡具有漂亮的房間的建築,充滿了中國的古董珍品和精美的時鐘、銅器等等。”(《圓明園史話》)英法聯軍中其他人的觀感也都大略如此。不過,大多數人並沒有時間欣賞美景,他們的眼睛全都被園子裏的珍奇寶貝吸引了,搶掠已經開始。
英國人和法國人誰都不肯承認自己率先開始洗劫圓明園的行動。法國人聲稱:“儘管他們比英國人先期到達圓明園,不過,他們的指揮官蒙托邦將軍命令‘在英軍指揮官到來之前,不要觸動園內物品。’”英國人的說法則相反,他們認為“法國人早已占據了好久,並且擄取了不少最可寶貴的庫藏。”不過,他們的共同點是,雙方都沒有嚴令搶劫之風的發生和蔓延。相反,兩軍會合之後,搶劫立刻變得合法化了。英軍特許軍官們任意挑選他們所喜愛的物件,作為紀念品。同時,每個軍團分為兩組,兩個組上午和下午輪換進入圓明園。法軍方面也是一樣。
多年後,在以各種形式出版的回憶錄中,當事者們詳盡地描述了當年在圓明園裏發生的事情。
英軍指揮官格蘭特的翻譯斯溫霍(RobertSwinhoe)在《1860年華北戰役紀要》裏描述了搶掠的場景:
軍官和士兵,英國人和法國人,以一種不體面的舉止橫衝直撞,每一個人都渴望搶到點值錢的東西。多數法國人都拿着巨大的棍棒為武器,遇到不能挪動的東西,就搗個粉碎。在一間屋子裏,你可以看到好幾個各種等級的軍官和士兵鑽到一個箱櫃裏,頭碰頭,手碰手,在搜尋和搶奪裏面的物品;另一間屋子裏,大群人正爭先恐後地仔細檢查一堆華美的竜袍。有的人在對着大鏡子玩弄擲錢的遊戲,另外的則對着枝型吊燈搞擲棒打靶來取樂。尊重身份的事情已經完全看不到,占優勢的是徹頭徹尾的混亂狀態。
法國翻譯官、當年二十歲的德裏鬆在二十六年之後,寫了一本《一個赴華翻譯的日記》,在書中,德裏鬆做了如下回憶: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當代中國出版社 |
|
|
第1節:日落圓明園 簡介 | 第2節:萬園之園 | 第3節:圓明園的景觀格局 | 第4節:圓明園四十景(1) | 第5節:圓明園四十景(2) | 第6節:長春園——園林史上的大手筆 | 第7節:綺春園——圓明園建築餘響 | 第8節:圓明園第一個立法者 | 第9節:禦園聽政(1) | 第10節:禦園聽政(2) | 第11節:圓明居士 | 第12節:跛足皇子 | 第13節:苦命天子 | 第14節:珍寶館與博物館 | 第15節:兩個世界的碰撞 | 第16節:圓明園劫難 | 第17節:戰端重起 | 第18節:兵臨城下 | 第19節:鹹豐皇帝逃離圓明園 | 第20節:洗劫圓明園 | 第21節:禦園“空城計” | 第22節:洗劫(1) | 第23節:洗劫(2) | 第24節:初劫之後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