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高考年轮:高考恢复三十年的民间观察   》 第22节:1980年:迎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代(2)      马国川 Ma Guochuan    赵学勤 Zhao Xueqin

  (二)
  在高等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考生的社会语境下,中学教育中存在的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做法,就成为一个不能,也无法规避的问题。
  一些中学把教学完全纳入到高考的轨道上去。有的学校把生物课停掉了,因为高考不考生物。为了高考,有的学校给学生一年的复习时间。本来,高中只有两年,时间已经少了,还把一年花在准备高考上。有些学校把重点放在毕业班,而忽视非毕业班;在毕业班,只抓少数"尖子"学生,忽视和放弃大多数学生。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减少,体育活动实践和假期被挤占。省市和省市比,学校和学校比,不比毕业的学生是不是真的学到了必须学的东西,而是比高考谁录取得多。
  针对这种情况,《人民日报》记者专门采访了当时已八十六岁高龄的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尽管病愈不久,但是一谈到教育问题,老人家精神就十分振奋。
  他说:"学生在小学、中学学了十年,难道只是为了准备考大学,此外再没有什么要准备的了么?只准备考大学,考不上怎么办?考不上,不是一切都完了,十年的书等于白念?我们现在中学毕业生能升入大学的只有百分之几,难道普通教育就是为这百分之几办的吗?难道剩下的百分之九十几都是这百分之几的'陪客'吗?平时教育学生为考大学而努力,临考才对学生说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这样行吗?应该认识到,普通教育不能光从高考着眼。学生不管能不能进大学,都要培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人才。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引起重视,但是抓得还不够紧。"
  作为高考的亲历者,笔者也深切地体验到高考指挥棒的巨大威力。虽然片面追求升学率遭到批判、受到指责,但是时至今日,有哪一位中学校长对高考指挥棒不是马首是瞻?!不管怎样,高考升学率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特别是广大家长对学校教学水平的认知评定。高考升学率也直接关系到一所学校的社会信誉,直接影响到日后招生质量的高低。"片面追求升学率"难道真成了斯芬克斯之谜?
  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一定会有一句话烙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80年代,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莘莘学子和众多家长中广为流传。"陈景润"这个名字经过徐迟《哥德巴赫猜想》的宣传报道,成为"科学的春天"里一朵最明妍、最璀璨的花朵。"陈景润""勇攀科学高峰"成为时尚词语出现在报刊杂志上,出现在小学生的作文里,成为一代人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由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的转轨历史进程中,数理化成了解放生产力最有力的工具。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且工业体系在当时也是非常注重于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的真正追求的。因此,学好数理化,掌握一门生产技术自然也是社会需要。
  (三)
  根据国发[1980]98号文件的规定,从1981年起,农医院校和有关专业加考生物;从1980年起,外语成绩按30%计入总分,专科学校仍可作参考分。报考外语院校、系科(专业)和师范院校外语系的考生,外语除笔试外,还应进行口试,笔试成绩全部计入总分,数学成绩作为参考分。
  在中国现行的教育考试中,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等20多年的学习中,外语是惟一始终必修、必考的课程,甚至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两门公共必考科目之一,是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唯一公共必考科目。一些高校实行学士硕士学位与外语四六级挂钩,中级以上职称晋升还与职称外语考试挂钩。外语在中国,已经成为升学、晋职的必修课程。因为考试,外语被放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必修制度愈来愈受到各方的批评和指责。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外语必修制度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及其特殊历史任务做一简单了解。
  1954年,中国把英语、法语等外语科目基本砍掉,改学俄语,因为当时中国和前苏联关系很好。上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与前苏联的关系有所恶化,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并与英、日、法、德等语种国家有了密切交往,原来培养的俄语人才显得过剩,而英语、日语、法语、德语等外语翻译人才紧缺,以致于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建设,甚至直接影响到国家外交工作。所以,大量培养英语等外语人才被当作当时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正如1979年11月17日在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国家计委、外交部、教育部《关于全国外语人员普查结果和做好调整、使用工作的报告》中所指出的:"目前,中国外语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还远远不能适应四化建设的要求。今年全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毕业生3597人,而社会各方面需要的则为7921人,相差近一倍。"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新华出版社
第1节:序 言第2节:引子:废除科举后的70年沧桑风雨(1)
第3节:引子:废除科举后的70年沧桑风雨(2)第4节:引子:废除科举后的70年沧桑风雨(3)
第5节:1977年:扔掉锄头,我们报考去!(1)第6节:1977年:扔掉锄头,我们报考去!(2)
第7节:1977年:扔掉锄头,我们报考去!(3)第8节:1977年:扔掉锄头,我们报考去!(4)
第9节:1977年:扔掉锄头,我们报考去!(5)第10节:1978年:跃过高考这道"龙门"(1)
第11节:1978年:跃过高考这道"龙门"(2)第12节:1978年:跃过高考这道"龙门"(3)
第13节:1978年:跃过高考这道"龙门"(4)第14节:1978年:跃过高考这道"龙门"(5)
第15节:1978年:跃过高考这道"龙门"(6)第16节:1978年:跃过高考这道"龙门"(7)
第17节:1979年:高考之船直挂云帆济沧海(1)第18节:1979年:高考之船直挂云帆济沧海(2)
第19节:1979年:高考之船直挂云帆济沧海(3)第20节:1979年:高考之船直挂云帆济沧海(4)
第21节:1980年:迎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代(1)第22节:1980年:迎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代(2)
第23节:1980年:迎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代(3)第24节:1980年:迎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代(4)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