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唐宋才子的真實生活 》
三、 杜甫(1)
閔澤平 Min Zeping
1.童年
杜甫喜歡自稱“杜陵布衣”或“杜陵野老”。“布衣”也好,“野老”也罷,都是文人來把仕途上的失意惆悵轉化為自我安慰乃是自我炫耀的一種遮人耳目的手段。至於“杜陵”,則代表着杜甫的傢族榮耀,也就是時人所稱的郡望,雖然杜甫自己出生在河南鞏縣的南瑤灣村。開元二十九年(741)寒食節的那天,三十歲的杜甫寫過一篇《祭遠祖當陽君文》。這位當陽君,就是杜甫的十三葉祖,曾任西晉駙馬都尉鎮南大將軍當陽成侯的杜預。在整個傢族中,杜甫念念不忘,經常在詩文中拿出來讓世人景仰同時用來激勵自己的,就是這位先祖。杜預不僅為國傢的統一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所謂“繕甲江陵,祲清東吳”,還為民族的文化進步做出了巨大努力,即“《春秋》主解,槁隸躬親”,後人稱之有“《左傳》癖”。總之,這位先祖的文治武功都是那樣的耀眼奪目,如一顆閃亮的星星指引與註視着他的後裔,所以杜甫在祭文中誠惶誠恐地表示他“不敢忘本,不敢違仁”。更重要的是,在杜甫看來,杜預還給這個傢族奠定了優秀的傳統與良好的基礎,即“傳之以仁義禮智信,列之以公侯伯子男”,“奉儒守官”。具體的好處則是“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徵伐”,即可以不交納租稅,可以不去前綫當兵作戰。當然,在那個特別的時期,還是有人為此感到惋惜,杜夫子這樣憂國憂民,可惜還是隸屬“地主階級”。
除杜預外,杜傢中令詩人倍感自豪地還有詩人的祖父杜審言。杜審言是則天皇帝時期的詩人,名氣很大,脾氣更大,曾與李嶠、蘇味道、崔融合稱“文章四友”——這“四友”比起初唐“四傑”,文章水平雖然差一大截,但官位卻高好幾個級別,他們也有足以自豪的地方來彌補藝術上的差距。杜審言與他的孫子在性格上也很不相同。杜甫為人很低調,總是表示要謙虛地嚮前輩學習,如果有人要嗤笑前人,他馬上會挺身而出維護正義。他的祖父正好相反,惟恐人傢鄙視他,所以故意顯得傲慢與狂妄,曾放言說論文學水平,即使屈原、宋玉再世也會退避三捨甘以學生自居;論書法水平,王羲之再生也會望塵莫及甘拜下風。對於當世的名人,杜老先生更不客氣。有天,他突然神秘兮兮地對人說蘇味道就要死了,旁人很奇怪,問其原由,他解釋說:我的文章寫得如此這般好,蘇味道見到後肯定會羞愧而死。後來,這老人傢病重,宋之問等人去探望他,老先生說:我活着的時候,騎着你門頭上,使你們無法出頭;現在我要死了,你們終於有機會揚眉吐氣了。
對於這位杜老先生,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很客氣,很少加以斥責,因為杜甫很愛護他的這位長輩,曾經說“吾祖詩冠古”(《贈蜀僧閭邱師兄》),又說“詩是吾傢事”(《宗武生日》)。天寶四載(745),杜甫還未成名,李邕與他聊天,談起前輩詩人,對杜審言評價很高,杜甫相當激動。大歷元年(766),也就是二十一年後,杜甫還沒有辦法忘記當時談話的那個場面,在《八哀詩》中寫道:“例及吾傢事,曠懷掃氛翳。慷慨嗣真作,咨嗟玉山桂。”後世的批評傢在褒揚老杜時,有時也會捎帶稱贊杜審言幾句,這就使杜審言地位,較之其他“三友”,一直居高不下。在評論杜審言時,人們也會首先介紹他是老杜的祖父,自然也就達到了肅然起敬的效果。如宋人王得臣《麈史》雲:“杜審言,子美祖父也。則天時以詩擅名,與宋之問倡和,有‘綰霧青條弱,牽風紫蔓長’,又‘寄語洛城風與月,明年春色倍還人’。子美‘林花著雨胭脂落,水荇牽風翠帶長’,又云‘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雖不襲其意,而語脈蓋有傢風矣。”王得臣包括宋代著名的藏書傢陳振孫還煞有其事地說,杜甫的詩寫得這樣好,那是傢風所至,繼承了祖父的良好傳統。這些似是而非的話欺騙了不少淳樸的讀者,甚至有些所謂的大傢也相信了這一天真的說法。
當然,我們也不能完全否定傢風對老杜的影響。杜審言對作詩與書法很自負,老杜首先認真學習的也正是這兩個方面。大歷元年(766),杜甫臥病夔州,寫過一些自傳性的敘事詩,講述了他從幼年學詩起,歷敘漫遊齊、趙,洛陽失第,長安十年,經安、史之亂到滯留巴蜀的生活。如《壯遊》中有一段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崇文書局 |
|
|
一、王維(1) | 一、王維(2) | 一、王維(3) | 一、王維(4) | 一、王維(5) | 一、王維(6) | 二、李白(1) | 二、李白(2) | 二、李白(3) | 二、李白(4) | 二、李白(5) | 二、李白(6) | 二、李白(7) | 二、李白(8) | 二、李白(9) | 二、李白(10) | 二、李白(11) | 二、李白(12) | 二、李白(13) | 二、李白(14) | 二、李白(15) | 三、 杜甫(1) | 三、 杜甫(2) | 三、 杜甫(3)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