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兩千年中國歷史中的風雲變局:喋血的權杖(精選)   》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3)      王覺溟 Wang Jiaoming

  這一次,終於沒人往酒裏下毒了。
  春去秋來,日子過得很快。在酒色中縱情享樂的皇帝劉盈,日子就過得更快。惠帝七年的秋天,劉盈就告別了他不喜歡的帝國和母後,徹底解脫了。
  唯一的兒子死了,呂後卻衹是一副幹哭的樣子,沒有一滴眼淚。
  她在想什麽?
  衹有一個人窺見了她的內心。那就是侍中張闢強。他年僅15歲,卻繼承了他父親——漢朝開國元勳張良的政治智慧。他發現惠帝一崩,帝國權力的天平便失去了平衡。一頭是一大群威望卓著大權在握的帝國元老,一頭是一個生性多疑心懷怨懟且孤單落寞的老女人。這種一邊倒的局面必將影響政權的穩定。要避免輕的那一頭強烈反彈的唯一辦法,是主動替她那一頭加上幾個砝碼。
  張闢強把這一切告訴了左丞相陳平。陳平深以為然。遂嚮呂後請求,拜任她的內侄呂臺、呂産、呂祿為將軍,統領帝國的中央軍隊:南軍和北軍。這意思明擺着:軍事大權歸你們呂傢,而行政權仍歸大臣。大傢扯平了。
  呂後高興了。她一高興,那延遲了多日的喪子的淚水,纔終於潸潸而下。
  這就是政治人物的隱忍功夫。為了權力的需要,哪怕最深刻的悲痛也要給它設計一個具有延遲效應的開關。
  淚水是有的,可既要讓它看情況而止,也要讓它看情況而流。
  惠帝死後,小太子即位。無知的小皇帝需要人輔佐,於是呂後正式從幕後走上了臺前,臨朝稱製。朝廷政令從此一律出自太後。
  躊躇滿志的呂後覺得自己發飆的時候到了。她嚮丞相們攤牌:要立那些呂傢子弟為王。右丞相王陵不假思索,立刻把高祖當年的“白馬之盟”擡了出來。
  碰了釘子的呂後意味深長地看了這個不識時務的右丞相一眼,不再說什麽。
  她不相信。
  她不相信這些大臣們的肩膀上扛着的都是這樣一顆不識趣的榆木腦袋。
  她更不相信那個入土多年的糟老頭子的幾句牢騷還抵得過現在她手中生殺予奪的大權。
  她轉過臉,又問左丞相陳平和絳侯周勃。這兩個閱盡滄桑的老政客交換了一下眼色。什麽都不用說了,面對現實吧。
  他們說:“當年高帝平定天下就封自己的子弟為王,而今太後行使皇帝之權封呂傢的子弟為王,沒有什麽不可以的。”
  這就對了嘛!呂後笑了。我就不信偌大的朝堂上就沒幾個明白人。
  罷朝後,義憤填膺的王陵攔住陳平和周勃,厲聲質問:“當初高帝歃血為盟時,你們不在場嗎?現在你們縱容迎合太後,違背盟約,將來有何臉面到九泉之下去見高帝!?”
  陳平和周勃相視一笑,說:“像今天這樣面折廷爭,我們不如您;至於說顧全大局,安定劉氏基業,恐怕您也不如我們。”
  兩人說完揚長而去。
  王陵木立在朝堂外空曠的廣場上,望着浮雲變幻的蒼天,心裏忽然空空蕩蕩。
  不久,呂後罷免了王陵的丞相之職,讓他去給那個傻乎乎的小皇帝當太傅。王陵苦笑,幹脆托病,辭職不幹了。
  此後的四年之中,呂後共封四個呂氏子弟為王,六人為侯。
  當然,儘管她經營呂氏天下的野心路人皆知,可她采取的手段卻十分委婉。比如她在封呂氏之前,一般都會先封幾個功臣後代或者惠帝的後宮子嗣;然後在封呂氏子弟的同時也封劉姓子弟。又比如有時候她想封之前會對大臣們做一些暗示,然後在大臣們的一致請求下表示同意。
  劉姓天下正在悄然易色,可似乎沒有人覺得不妥。
  有人的地方就有秘密,而帝國的皇宮裏秘密尤多。
  有人的地方秘密遲早會泄露。皇宮裏的秘密泄露得更快。
  小皇帝一天天長大了。
  有一天他就聽說了一個天大的秘密。這個秘密關乎他的身世。
  原來他並不是惠帝的皇后所生。他的生母是當年後宮一個無人註目的妃子。因為惠帝的皇后不能生育,所以抱養了他。在他出生不久,那個妃子就死了。因為她必須得死。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言·絮言(1)序言·絮言(2)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1)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2)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3)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1)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2)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3)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4)三 喪鐘為誰而鳴(1)
三 喪鐘為誰而鳴(2)三 喪鐘為誰而鳴(3)
四 一語成讖(1)四 一語成讖(2)
四 一語成讖(3)五 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1)
五 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2)一 一個計劃在緩緩醖釀(1)
一 一個計劃在緩緩醖釀(2)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1)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2)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3)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4)三 趙王府的上空晦氣盤桓(1)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