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 大唐秦王詞話   》 第十八回 桓軍師初犯伊州 唐秦王二下河南      諸聖鄰 Zhu Shenglin

  詩:
  得失榮枯總在天,機關用盡枉徒然。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何窮螳捕蟬。
  無藥可醫卿相壽,有錢難買子孫賢。
  但存善念隨緣過,便是清閑自在仙。
  莫入州衙與縣衙,勸君勤儉作生涯。
  池塘積水須防旱,田地勤耕足養傢。
  教子教孫並教藝,栽桑栽柘少栽花。
  是非閑事都休管,饑衹加餐渴飲茶。
  警心要語君須記,創業功勳更可聞!
  不題徐、魏二人等上長安,且說河南東鄭王,自從翠屏川戰勝之後,兵精糧足。一日,設朝已畢,宣軍師桓法嗣、駙馬單雄信、大將軍郭士衡,上殿商議軍情。鄭王說:“今日唐秦王徵討列國,正遇多事之秋,無暇遠圖。朕要起兵,先取伊州若何?”桓法嗣說:“主人妙算,正合臣機!不可遲延,宜速調遣。”鄭王即傳旨,封桓法嗣總督諸路軍馬大元帥,駙馬單雄信為副元帥,郭士衡為先鋒,周武、艾先為殿後,郝萌、石贊為左監軍,楊佐、雷延為右監軍,長孫安捨、王元、周文英、徐成為遊擊將軍,策應軍馬,張永道、燕義管理糧草。衆將領了旨意,辭駕出朝,全裝披挂,下演武場,整點五萬人馬,長驅大進,殺奔伊州。好似:數萬虎狼行野徑,一群虎豹出山林。兵至伊州,傍山紮寨,近水安營,埋鍋造飯,屯住人馬。桓法嗣、單雄信坐下中軍,喚先鋒郭士衡、左監軍郝萌出軍。二將結束齊整,帶領三千人馬,各執兵器,上馬出營,直至伊州城下,排開陣勢,應聲討戰。伊州總管張善相,正坐帥府,峭馬來報:“東鄭王差桓法嗣,領兵十餘萬,離城十裏安營!今有二將在城下駡陣!”張善相聞報大惱,分付軍士:“備馬來!”帶了副將雲竜,披挂完備,開放伊州城出兵。兩陣排開,張善相出馬駡曰:“逆天反賊,焉敢侵犯吾境!快下馬投降,免遭刀劍之苦!”郭士衡喝曰:“你好不識時務!天下者,乃天下入之天下,何敢妄出此言!”掄槍躍馬,殺出陣來。張善相舉刀就迎。二將戰有二十餘合,郝萌見戰不過張善相,舉方天戟臨陣助戰,這陣上雲竜掄三股叉敵住郝萌。四將使劍掄槍,睜眉怒目;四匹馬左盤右踅,吐霧噴雲。從巳殺至酉刻,不分勝敗。天色已晚,各鳴金收軍。次日桓法嗣、單雄信升帳,聚下將佐。桓法嗣喚過周武,分付:“你今日出陣,許輸不許贏!”附耳低言。又喚石贊、燕義,分付:“如此如此。”三將披挂,領了人馬,各分頭去。且說周武臨城搦戰,伊州哨馬報知張善相。有驍將高翔曰:“某願領兵退敵!”張善相曰:“將軍用心!”高翔披挂完備,點軍出城,排開陣勢。兩陣上搖旗吶喊,二將也不打話,揮刀舞劍,縱馬交鋒。戰夠十合,周武虛砍一刀,撥轉馬詐敗而走。高翔不捨緊追。趕六七裏之地,衹聽得一聲炮響,兩哨伏兵截斷歸路,圍裹殺來,周武回馬往前殺來。高翔舉刀迎敵,被石贊拈弓搭箭,一箭射來,正中高翔鎖喉,墜馬而死,砍倒旗竿,混殺人馬,得勝回營。桓法嗣大喜,賞勞衆將,書記功勞簿。傳令說:“兵貴神速!”發兵圍了伊州城,層層疊疊,鐵桶相似,張善相添兵防守,一時攻打不下。單雄信令附城竪立雲梯,衹見城上矢石擂炮,亂打下來。王兵圍有月餘,張善相每日出兵交戰,互相勝負。城中缺糧,張善相一面差人上長安,急取救兵接應。因秦王徵討在外,無暇發兵救援。以此伊州城內絶糧,人民餓死者大半,軍士缺食,不能出戰,城被王兵攻破。張善相奮勇,格殺數十人,氣力不如被擒,擁見桓法嗣。法嗣以言撫慰,欲招降張善相。相駡曰:“吾受唐朝爵祿,城陷當死,豈從寇賊邪?不日天兵臨城,汝等皆為肉泥!”駡不絶口。桓法嗣大怒,命推出斬之。後來奏聞高祖,高祖嘆曰:“朕負善相!”封其子為襄城郡公,這是後話。且說桓法嗣挂榜安民,扯東鄭王旗號,着郝萌鎮守,起人馬回河南不題。
  且說徐茂功、魏徵行程,正遇融和風景:五嶽朝天忙上馬,將軍桂印便登程。
  衹因楚漢爭鋒日,卻使蘇秦佩劍行。
  雙蝶戲梅花畔繞,群鴉噪鳳滿山鳴。
  桃紅柳緑融春景,天地平分晝夜停。
  順水魚兒行得緊,劍行十道去如雲。
  櫻桃九熟春將盡,緑暗紅稀夏又臨。
  正馬軍隨諸將帥,梅稍月照夜行人。
  時來竜虎風雲會,齊步雲梯上玉京。
  正行程,徐茂功問說:“魏大人!二殿下不知在朝中,不知領兵在外?”魏徵說:“我離長安時,聞殿下徵伐恆定,又下黎陽,如今說屯軍在桃林縣。”茂功說:“既在桃林縣,我們先見二殿下!”二人來至桃林城,到了帥府門首下馬。徐、魏整頓衣冠參謁。
  一個章甫衣冠披鶴氅,一個角巾軟帶嚲深衣,一個威儀整整,一個相貌堂堂。一個開疆展土曉兵文,一個翊國安民興禮樂。居然天府三臺客,來佐開基創業君!
  旗牌報進帥府,行至廳前參見秦王。秦王連忙起身,走下階前,左手輓住魏徵,右手輓住徐茂功,口稱:“二位恩人,請起!當日在金墉,若不虧三位賢士取救,我世民豈有今日?”問:“下面二位是誰?”茂功說:“此二人,名喚邴原真、邴原直,也是魏王手下的謀將,與臣同來投謁!”二將把洛口關地理文册呈獻。秦王說:“邴傢二將,遙授總管之職,待奏過朝廷,給文憑實授!”二將謝了恩。秦王分付設宴,相待茂功、魏徵,共席而飲。秦王問:“你四人在何處相會而來?”魏徵說:“萬歲將魏王首級,懸竿高挂號令,臣偶然經過,不忍,抱竿而哭,被官校拿見朝廷。蒙主恩赦臣罪,封臣洗馬之職。因萬歲問及茂功、秦瓊下落,臣奏過朝廷,往黎陽邀請茂功。茂功又招邴傢二將。路近桃林,先來參謁殿下!”
  正話間,旗牌來報:“有本邦天牌等令!”進帥府叩頭,奏說:“今有王世充着桓法嗣領兵,侵犯伊州,圍城日久,糧絶城陷。總管張善相不屈,駡賊而死!今萬歲旨意,着殿下收捕平定之日,不要歸朝,就領兵徵伐河南!”秦王說:“知道了!你回朝啓奏父皇,恆定、歷陽地方,俱已定奪,即起乒徵剿王世充!”天牌辭了秦王出府,上馬徑回長安去。
  且說茂功遍觀唐將,內中賈閏甫、柳周臣。茂功問:“你二將幾時來歸降的?”賈閏甫將魏王投唐,並蔡建德造反之事,細說一遍。茂功道:“俱有個巧處,我正要你二人用!”連忙取討文具,拂開雲錦花箋紙,寫就勾竜聚虎文。修下一封書緘,付與二將。茂功說:“你二將休要耽擱,先到河南尋着王珪,把我這封書悄悄遞與他說,唐軍一到河南,就要勾引金塘衆將投唐。我這裏先取復了伊州,就到河南來也!”賈、柳二將接書,辭別秦王與茂功,趲出桃林縣,往河南去了。一日,秦王坐下帥府,傳令起兵,再取伊州城去!
  畫鼓喧天響,銅鑼震地鳴。
  旌旗明錦綉,高燭照乾坤。
  磊落能徵馬,驍雄慣戰兵。
  槍刀如雪皎,弓箭似麻林。
  正是百萬貔貅隨獬豸,一群彪豹簇麒麟!正行之間,哨馬來報:“伊州城到了!”秦王傳令安營,屯下人馬,安歇一宵。次日,秦王升帳,衆將參見。秦王傳令:“着長孫順德領兵!”順德全裝披挂,領三千人馬出營,臨城搦戰。
  王將郝萌,正坐帥府,小卒來報說:“唐秦王領大勢人馬,離城五裏屯營。今有一員將官,領人馬挑戰!”郝萌見說,分付:“備馬來!”頂盔慣甲,插箭彎弓,手擎方天戟,點起三千軍士,擁出城來,排開陣勢。二將也不打話,驟馬飛出陣來。一個使大砍刀劈去,一個使畫桿戟刺來。鋼萬施閃電,畫戟走銀蛇。戰有十餘合,郝萌氣力不加,撥轉馬往伊州逃回。長孫順德放馬後追。郝萌逃進了甕城內,一員將擎着刀,喝一聲:“賊將哪裏走!”郝萌措手不及,被斬於馬下,砍了首級,招安軍士。見了長孫順德,一同回營,參謁秦王。秦王問:“你是何人?”那將啓復:“臣是總管張善相副將雲竜,因賊兵圍城日久,救兵不至,糧絶城陷。主將駡賊而死,臣改姓隱跡,以候天兵。今賊將敗回、出其不意,斬首來獻!”秦王賞雲竜斬賊之功,着於筠、雲竜鎮守地方。安撫已畢,傳令起兵。
  且說賈閏甫、柳周臣扮作經商客旅,一路行至河南。進了城,行到王珪門首,說與管門軍士:“通報一聲,有鄉親相訪!”軍士連忙入府通報。王珪說:“請進來!”二人行進廳前,王眭下階迎接施禮,各敘間闊之情。邀入後堂,分賓而坐,置酒款待。三人把魏王的事跡談論一番。賈閏甫身邊取出茂功的書來,遞與王珪,囑付不可泄漏。王珪說:“知道了!”把書拆開細看一遍,藏過了,道:“二位大人!且到書院盤桓,我去幹辦事情就回。”分付從人備馬。王珪跨上雕鞍,徑到單雄信府門首下馬。軍校進內報說:“有兵部來訪!”單雄信冠帶齊整,迎接入廳,敘禮而坐。王珪說:“有樁事,特來與大人商議!我想長隨這幹人,並不曾替朝廷出力,卻與他半俸閑住,空費國傢錢糧。明日早朝,我與大人面奏朝廷,把這幹人俸糧,暫且停止,也好接濟軍士。待有功之日,纔與關支!”單雄信說:“王大人言之有理!明早我同大人,面君啓奏。”言畢,王珪辭別出府,自回衙門去了。不覺斜日沉岩岫,餘霞散綺羅。晚景不題。
  次日早晨,東鄭王設朝。單駙馬與王珪出班啓奏:“臣等計議,軍國重務,面主奏聞!今有長隨營衆將,並無尺寸功勞,都與半俸閑住,虛費錢糧,理合暫且停止,待有功之日,加官給祿,則人思報國之勤,將有奮為之志。臣等愚見,請旨定奪!”東鄭王說:“依卿所秦!”即時傳旨,着戶部把長隨營魏將的糧,都扣除了。旨意一出,長隨營中衆將,見說大惱:“王珪這賊,甚是無理!想當日同在魏王朝內,一殿之臣,今日不得已,寄跡別邦。他不念故舊之情,如此薄情,可恨!”衆位約齊,都到王珪傢中嚷駡一番,也消心下不平之氣。內中有幾個心高氣硬的,口中說:“希罕他的糧!我自不去!”止有裴守方、裴守義、裴行恭、裴行儼、裴仁基、魯明星、劉思立、張公瑾、梁建方、劉世讓、王源、王浩、王於新、王當仁衆將,直擁到王珪府中嚷駡。
  王珪連忙出來迎接,道:“列位大人息怒!我有件機密之事,要到長隨營,與公等議論,猶恐走漏消息,所以定下這個計策,諒列位大人,必然到捨面責,方可盡言!”把衆將直邀入書院中,見了賈閏甫、柳周臣。王珪取出茂功書來,遞與衆將,同看一遍。王珪說:“二殿下即日領兵取了伊州,就到河南,要請列位投唐,諸公可棄暗投明。天下不久盡屬唐朝一統。事不宜遲,唐軍早晚就到,列位大人,作速收拾行裝寶眷。天時人事,智者自明,機會一失,悔之晚矣!”衆將見說,都願歸唐。辭別王珪回營,各收拾細軟之物,並帶傢小。也有出東門去的,也有出西門去的。或一日去一傢,或一日去兩傢,衆將的傢小,都悄悄安頓出城。
  且說唐秦王兵離伊州,徑到河南。軍行流水急,馬走逐風奔。哨馬來報:“河南城到了!約十裏之地。”秦王傳令安營,屯放人馬,造飯供給。長槍巨斧,排列營前;青鋒利刃,護遮帳後。秦王坐下中軍帳,聚集衆將。有賈閏甫、柳周臣入營參見秦王,把王珪的事,回覆茂功。茂功說:“即日諸將盡來歸順,主公親自出軍受降!各總管明盔明甲,錦綉戎裝,各執兵器,以耀軍威。大勢人馬,刀斬斧齊,排下五方陣,鳴鑼擂鼓,吶喊搖旗。差幾個衝鋒勇士,臨城搦戰!”
  東鄭王正視朝,哨馬來報:“今有唐秦王領兵,約十餘萬,取了伊州城,殺了郝萌,離城十裏安營。帶領將士保駕,親自出軍挑戰!”東鄭王聚下將佐,問:“誰領兵迎敵?”閃出王珪啓奏:“有長隨營衆將,因住了他的俸糧,將臣懷恨。如今可令領兵對敵,有功者加官給祿,無功者戴罪隨軍操練。賞罰一公,這於人方纔心服!臣督軍臨陣。”王聞奏準,即時着金牌官校,傳旨到長隨營:“但有新停半俸將官,俱各領兵退敵。戰勝回朝,重封官職!”衆將頂盔慣甲,挂劍懸弓。刀槍如雪皎,戰馬似竜鱗。不使英雄扶偽主,卻教竜虎佐明君。帶領人馬,開了河南城。兩陣旗開,衆將擁出陣門。衹見唐陣內徐茂功,縱馬攆出軍前,把令劍一揮,王珪等望河南城高叫:“東鄭王!衹因你輕賢慢士,我們今日投唐去也!”吶一聲喊,衆將縱馬加鞭,都往唐陣內跑去。將近中軍,長孫無忌擋住,喝一聲:“殿下在此,快下馬!”衆將一齊滾鞍下馬。
  棄鐙離鞍飛下馬,各拋兵刃在埃塵。
  將士參王王答禮,將軍拜主主躬身。
  河南城下君臣會,竜虎風雲自古聞。
  秦王收軍回營,升帳坐下。新降將官,都到駕前。參拜已畢,王珪與徐茂功、魏徵,並諸將士,各相見施禮。茂功問:“王大人!共幾員將官?”王珪說:“共一十五員。裴傢五將、王傢四將、魯明星、劉師立、張公瑾、梁建方、劉世讓,並臣一十五人!”秦王分付,把衆將傢小,權安頓後營不題。
  且說河南哨馬,飛報東鄭王駕前:“王珪等衆將,都投唐去了!”東鄭王問:“怎麽就都投唐去?”報馬說:“不知有何緣故!也不通名,也不交戰,邀喝一聲,都跑入唐陣中去!”鄭王說:“單駙馬!你當初保舉王珪忠孝兩全,可以重用,因此寡人封他在駕前兵部官職,誰想到是一個姦賊!詐行詭計,約會長隨營去了,何為忠孝之人!”單雄信叩頭說:“臣該萬死!臣衹保王珪身,不保王珪心!指望同扶王室,豈料他懷姦謀叛,懇望天恩,赦宥臣罪!”東鄭王即差刀斧手:“快到長隨營,將衆將傢小,都綁赴市曹取斬!”不多時,刀斧手來奏:“衆將傢小,盡都去了!”鄭王說:“有日拿得這幹賊,碎屍萬段!”
  且不說東鄭王朝事,再說秦王。一日,升中軍帳,喚過唐儉分付:“你帶領半千軍士,護送各將傢小上長安,奏聞朝廷,安頓居處。留徐茂功在營,計議軍情,要他的官銜牌印,好提調人馬。河南新降衆將,俱封官職與他。外有恆定王項拔,盡行擒剿寧息;歷陽杜伏威,歸順軍門!”唐儉領了令旨,辭秦王。正行間,又見魏徵奏說:“殿下!臣奉上命請徐先生,今臣要回朝啓復聖上!”秦王說:“先生就同唐儉回朝!”二人辭別秦王,上馬,帶了軍士,護送衆將傢小,上長安去不題。
  古來治極還生亂,亂極還須見治平。
  天下總歸真命主,紛紛誰識敗和成?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大唐秦王詞話唐朝開國演義捲—
第一回 李公子晉陽興義兵 唐國公關中受隋禪第二回 唐高祖郊天頒大赦 王世充毀詔殺欽差
第三回 洛陽城世充被圍 北邙山秦王受誘第四回 唐秦王私看金墉地 程咬金斧劈老君堂
第五回 唐秦王失陷金墉 劉文靖親賫軟表第六回 高祖試三仙鬥術 李靖誘梁王起兵
第七回 金墉城玄成改偽赦 千秋嶺叔寶送真竜第八回 西秦偽霸主起兵 河南假周公顯聖
唐朝開國演義捲二第九回 飛鼠耗糧同天譴 美人睏使亦人謀
第十回 桓法嗣定計奪糧 李玄邃興師伐鄭第十一回 桓軍師大布神師計 李魏王兵敗翠屏川
第十二回 李密計窘投唐 高祖寬恩賜爵第十三回 李藥師智降薛仁杲 邢國公愧接小秦王
第十四回 定巧計十羞李密 吟反詩三忤秦王第十五回 桃林縣李密反唐 ????岡嶺建德中箭
第十六回 野豬坡李玄邃敗兵 斷密澗王伯當死節唐朝開國演義捲三
第十七回 魏玄成抱竿哭主 徐世勣被說降唐第十八回 桓軍師初犯伊州 唐秦王二下河南
第十九回 朱燦醉蒸段學士 公瑾智破楚王兵第二十回 楚朱燦窮投王世充 李藥師計破鄭仙妃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