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孔學感悟集:論語力   》 第22節:於丹日本講座(6)      於丹 Yu Dan    孔健 Kong Jian

  我在前兩天剛剛去過秋田,在秋田的時候看到像童話一樣厚厚的積雪,非常非常厚,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風景,到了那裏的時候,就感覺到,這就是莊子所說的天地之間的大美,你不到那個雪地裏面是不能想象出來那種神話世界。
  我從又秋田直接飛去了衝繩,我在那裏看到了滿樹櫻花,在一個寒冷的鼕天,我早晨還在冰雪中,但下午已經在櫻花的海洋裏,其實這就是莊子所說的天地大美,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風景我們是來不及看完的,當我們看見的時候,它會照亮我們的內心,它讓我們的內心像孩子一樣快樂、天真,會在花中、雪中讓我們一直在歡呼着。
  其實如果我們僅僅做孔子,做儒傢會每天都恭寬信敏惠,努力工作,穿着套裝,但是纍到最後自己會變成要去看醫生的喜劇演員,所以在我們工作的時候做儒傢,但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做道傢,去看天地大美。
  佛學有句話叫:"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說我們的一顆心是否有分別心,在乎與不在乎的區別。如果在乎,心似千江水,天上衹有一輪月亮,但是千江有水千江印月,處處都有一個月亮,心一旦想開了,心似萬裏晴天。
  乘物以遊心盡量去瀟灑
  道傢有這樣一句話叫做:"乘物以遊心"。"乘",就像我們乘車一樣,比如大傢在東京要去一個地方辦事,你可能要搭一段車,也可能要乘一段地鐵,也可能會坐一段公交車,這些都是你的工具。"乘"就是你在這個世界上搭乘各式各樣的東西,"物"就是你要搭乘的那個工具,就好像我們的一生,有的人是做生意的,有的人是做政治的,有的人是做學術的,每個人做什麽行業都不重要,他就好比你是搭乘出租車還是乘坐地鐵一樣,它都是一種搭乘的工具,所有的這些搭乘,一生我們做過所有的事情,最終衹為一個目的就是:遊心,讓我們的一顆心靈,在天空上飛翔起來,讓我們能夠快樂,能夠讓我們發現生命的激情,能夠讓我們永遠有夢想,這就是"遊"字。
  所以我想中國的道傢是讓我們每一個人在自然生活中能夠看見天地萬物的美好,去感知四季的風花雪月,讓我們覺得人生的價值並不僅僅在你的工資上,在你的房子上,在別人的肯定上,你還有自己生命獨立的價值,內心永遠保持着自己。
  有些朋友可能會說:"你剛剛講的儒傢是要進入社會,要對他人好,而道傢是在天地自然中讓自己心靈自由,這個中間不是矛盾的嗎?"
  其實我想,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不衹有一個角色,簡單的說,我的理解是:一個人在工作的時候就做儒傢,去努力做事,在自己的個人生活裏,就做道傢,去盡量瀟灑,比如我們穿職業裝的時候,就去做儒傢,我們穿休閑裝的時候就去做道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前言 《論語力》"出籠"花絮(1)第2節:前言 《論語力》"出籠"花絮(2)
第3節:前言 《論語力》"出籠"花絮(3)第4節:前言 《論語力》"出籠"花絮(4)
第5節:序一 為日文版《論語力》出版所作的序言(1)第6節:序一 為日文版《論語力》出版所作的序言(2)
第7節:序二 中國出現"於丹現象"的背景(1)第8節:序二 中國出現"於丹現象"的背景(2)
第9節:於丹:在成長中的感悟(1)第10節:於丹:在成長中的感悟(2)
第11節:於丹:在成長中的感悟(3)第12節:於丹《論語》扶桑行(1)
第13節:於丹《論語》扶桑行(2)第14節:於丹《論語》扶桑行(3)
第15節:於丹《論語》扶桑行(4)第16節:於丹《論語》扶桑行(5)
第17節:於丹日本講座(1)第18節:於丹日本講座(2)
第19節:於丹日本講座(3)第20節:於丹日本講座(4)
第21節:於丹日本講座(5)第22節:於丹日本講座(6)
第23節:於丹日本講座(7)第24節:於丹日本講座(8)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