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 永遠的越野之夢--越野中國   》 在大陸,我通過越野更好地瞭解了祖國的大好河山      張亞軍 Zhang Yajun

  2001年我回到國內後,通過加入北京越野者汽車俱樂部再次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伴侶。然而,直到2003年7月,我纔開始了我的首次長途旅行。我從北京出發,經山西跨越壺口瀑布入陝,穿越秦嶺經蜀道進川,瀏覽九寨美景後奔赴蘭州,再經西寧沿青藏綫最終抵達拉薩,行程8 000公裏。按照事先安排,這是一次集體活動,但出發時僅有兩輛車上路,行至半途就剩下我單人獨行。雖然大部分時間是在公路上行駛,但也並非一帆風順。我曾在途中親身目睹過泥石流暴發的猙獰面目,更糟糕的是路經唐古拉山口因斷路施工,我被迫忍受高原反應,於車內度過漫漫長夜。一路上祖國壯美的河流山川盡收眼底,至今仍歷歷在目。在此以前,我並未想到國內很多路段比美國的道路質量還要好,更沒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在自己的國土上如此暢快淋漓地飛馳。千百年間,在這片廣博滄桑的土地上,多少英雄興起、奮鬥、沉淪,留下多少佳話悲歌。即使在天蒼蒼野芒芒的青藏高原上駕車飛馳,那不時映入你眼簾的經幡、塔影也會提醒你,這裏藴藏着深厚的歷史和文化沉積。  在我的越野經歷中,就開車的類型、開車的時間、經過的地方、擁有駕駛執照的種類,相信無人可比。我從拿到駕駛執照即開始越野,至今已有二十餘年;我駕駛過從普通轎車、摩托車、越野車到各種業內人士纔有所耳聞的專用越野車輛,甚至駕駛過公共汽車和近二十米長的18輪貨櫃車;我先後開車去過二十多個國傢,遊歷了中國內陸19個省市和港澳臺、美國本土的48個州;我幾乎拿到了中國、中國香港、美國所有類型的執照,包括美國聯邦運輸處的危險品車輛、公路火車等多項附加執照。  目前,越野已經成為我生命中難以遏製的激情,成為我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通過車,我實現了諸多夢想,完成了他人未完成的事,悟到了不少人生哲理。正因為如此,我希望大傢不要把越野置於“玩”的層次上。儘管越野在國內方興未艾,受到越來越多各界人士的推崇與參與,我也積極投入到每一次活動中去,但我始終認為,越野不能僅僅簡單地歸結於一種時尚,越野擁有屬於自己的文化。  文化退一步講,就是生活;生活除卻對傢人的義務,還應該為自己保留對外界事物永無休止的好奇心。一旦這種好奇心得到滿足,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加多姿多彩。  越野需要淵博的知識堆積。每次越野都使我積纍了豐富的經驗,同時不斷促使自己“行千裏路,讀萬卷書”。萬裏徵途孕育着求知的渴望,知識如同我們手中的車輛,為我們的不斷徵服提供了另一種堅實工具。當我們利用所擁有的設備、知識和經驗達到探索頂峰時,境界也就達到了極緻。  與浩瀚的大自然相比,人的生命是異常脆弱的,我們在越野時必須考慮保護自己的肉體不受傷害。在美國,越野俱樂部組織各類活動都要進行周密的策劃,有着嚴格的業內規範,使探險並不等同於單純的冒險蠻幹。  通過越野,我對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要求有了更深刻的體會。越野並不是簡單地企圖戰勝自然,而是要進一步加深人與自然的交流。我在旅途中,往往為大自然的奇偉瑰麗所感嘆,為真切地擁抱自然而忘情。越野過程中註重保護生態是每一個越野人應有的基本素質。  世界上的路有陽光大道也有羊腸小道,我寧願選擇後者。它不是什麽人都能走,也不是什麽人都願意走的。我總是喜歡嘗試別人做不了的事,喜歡享受這個過程,瞭解這個過程,開拓自己的視野。越野是為了徵服,不僅是徵服自然,更是要徵服自我,徵服已經融入我的每一寸骨骼、每一根血管。  (文/何宏竜)  [返回目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作傢出版社
生命中的“越野之路”從那個時候我便對越野車情有獨鐘……安靜的“古典美女”,談到她的陸虎便興奮起來
李莉對中國SUV市場的看法呼籲女性參與越野活動我和你一樣
旅行改變人生為中國着迷吉普(越野者)文化
回歸陪伴的生活很美好“越野者”衹要有活動我就參加
常玉的一段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感動了我……苦苦經營衹為羽毛球的希望“愛車”是一副良藥
遊歷人生遊歷輪上在香港,我開始對越野産生興趣
在美國,我的這種興趣得以最大程度地發揚在西歐,我體驗到了極速的快感在東南亞,我嚮自己的身心極限提出挑戰
在大陸,我通過越野更好地瞭解了祖國的大好河山越野越生活(1)越野越生活(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